趙磊
摘要:隨著人們對小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的提高,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基于此,本文將針對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特點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激發小學生的思維興趣、發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推動小學生的思維實踐等培養路徑,希望可以對小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培養方式的優化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引言:
現階段,人們對于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特點的認識程度還不夠,對其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方式還不夠科學,而相關的理論研究也還不夠成熟,所以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路徑的分析研究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一、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特點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小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思維能力的增強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而要想找到科學的培養路徑,明確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特點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小學生在直觀形象思維方面,能力相對較強,也就是說小學生對自身切實接觸到的事物容易留下深刻印象。例如,當你問一年級的學生,1+3等于多少時,遠不如你先給他一塊糖再給三塊來的快。其次,小學生在抽象概括方面能力是比較弱的,小學生的抽象概括是借助于直觀事物。例如,小學生對于“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就是需要小學生自身經歷的直觀事物的引入的。再次,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有效思維時間一般都是比較短的,這是因為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最后,小學生在思維內容方面還比較淺顯,沒有很強的靈活思維能力。例如,小學生經常會遇到的找規律問題,如果規律不是顯而易見的,小學生可能會在找不到規律性的幾分鐘內選擇放棄,這與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也是分不開的[1]。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路徑
(一)激發小學生的思維興趣
激發小學生的思維興趣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前提和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激發興趣,就要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自身生活需求出發,進行多種途徑的探索。首先,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巧妙進行疑問的設置,從而引發小學生的積極思考。例如,在進行乘法的認識教學時,可以通過連加法的引入,比如,7+7+7+7+7+7+7+7題出來后,教師立刻說出結果,然后向學生進行一系列提問,引發學生計算方法的思考,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其次,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讓小學生也參與到實際的操作之中來,讓小學生在手腦結合的情況下得到思維的啟發,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知識把握程度。例如,在進行認識圓柱體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把教學模具交到小學生的手中,讓小學生進行觀察與觸摸,從而明確圓柱體的特點與組成。最后,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進行相關情境的創設,從小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出發,舉問題相關的案例,以情境來激法學生的思維興趣。
(二)發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發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核心以及關鍵環節。從小學生思維特點可知,小學生是以具體形象性為主的思維模式,與數學學科的特點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而要想縮短差距,發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而發展小學生思維能力,就要根據小學生的形象性認知特點,進行直觀化的教學,首先,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加強小學生心理特點以及認識規律的探索,以此進行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究。其次,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用直觀化的教具進行數學抽象知識的外化,促進小學生的理解與認識,但是不可以過分依賴與教具,否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最后,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利用數字與圖形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在進相關公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一些較為抽象的圖片引入到教學過程之中,增加學生圖文印象,從而在形象化記憶的背景下,促進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深入發展。
(三)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
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必要環節。據調查,在看、寫、說三種方式中,說的思維效率是最高的,也就是說,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思維效率。所以在進行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也要做好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首先,小學數學教師要進行自身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提高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語言的表達不僅要具備目的性、科學性以及邏輯性,還要有鮮明的規范性以及啟發性,也就是說,小學數學教師還要注意小學生語言特點的考慮,提高自身語言的趣味性以及激發性。其次,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要給予小學生語言訓練的機會與時間,使得小學生生的思維與語言表達達到融合統一。例如,可以讓小學生講述自己的解題思路與過程,指導他人學習等,讓小學生在敘述的過程,得到自身思維的強化。
(四)推動小學生的思維實踐
推動小學生的思維實踐同樣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重點環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深化思維理解的重要途徑。也就是說,在小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進行思維實踐方面的教學,從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推動小學生數學思維的理解。首先,小學數學教師要把數學理論知識生活化,把課本內容與小學生生活相結合,利用小學生的所見所聞進行數學知識的思考,從而推動生活問題解決過程中數學思維的運用程度是提升。其次,小學數學教師還要注意生活問題的數學化,從而加深小學生的理解與認識。例如,可以針對小學生起床時間進行提問,從而讓小學生指出該時間的寫作方法,強化小學生的時間認識[2]。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實際出發,加強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特點的分析,與時俱進,做好課堂教學思維培養策略的制定,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完善、數學成績的提高以及未來的全面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潔,李寶峰.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反思能力及數學素養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8 (26):80.
[2]張茜.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研究[J].學周刊,2018 (3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