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科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很顯然,傳統的農村教師培訓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農村教師培訓的各方面需求,所以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充分地利用網絡環境開展農村教師培訓是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主要以農村教師為研究對象,探究在“互聯網+”如何開展農村教師培訓,從而充分發揮培訓優勢,提高農村教師培訓的效果,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農村教師;培訓策略
在“互聯網+”時代,農村教師的培訓模式也應當與時俱進,轉變為新型培訓思路,即“參與—體驗—觀察—思考—分享”培訓模式[1]。在這種模式下,應當重點突出學員在培訓中的自主性以及培訓者在培訓中的引導地位,這兩方面特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分別是知識獲取方面和技能指導方面。現在重點介紹這兩方面的具體情況。
一、知識獲取教學
首先是課前,農村教師培訓者在確定教學內容和課程作業時應當考慮農村教師這一職業群體的具體學習特點,即根據農村教師在工作中的實際需求或者可能會遇到的實際問題為題,然后結合理論知識開展教學工作。在“互聯網+”時代下,培訓學習也應當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農村教師學員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在線觀看或者網絡下載培訓課程視頻以及相關課程資料[2]。農村教師學員可以自行觀看網課,然后完成培訓者布置的課程作業,如果在觀看視頻或者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存在任何問題,可以先行記錄下來,然后留到集中學習課堂上共同討論。
其次是課中,課堂培訓的主要開展模式應當是農村教師與培訓農村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這是因為農村教師本身已經具備獨立學習理論知識的能力,培訓主要是培養農村教師的思維能力。那么培訓農村教師應當認真地歸納和分析農村教師學員可能存在的問題,然后準備足夠的課程案例以供課堂上讓農村教師學員進行充分的討論。在研討的過程中,培訓農村教師應當起到引導者和指導者的作用,一方面組織農村教師之間進行有效的討
論,另一方面根據其討論情況進行實時指導。當農村教師都對問題或者案例進行充分的討論和分析以后,再對農村教師學員的想法進行點評,并且從個人角度提出一種新的思考思路,達到啟發思維的目的。
最后是課后,由于集中培訓的時間非常短,所以培訓農村教師必須將知識進行充分的濃縮,重點培養學員的知識內化能力,使學員能夠將學到的新知立即應用到教學之中。那么,培訓機構可以搭建一個網絡交流互動平臺,在平臺上發布一些與實際教學息息相關的作業,然后在平臺上與學員進行充分的互動和交流,有效促進學員的知識內化,從而有效提升教學培訓的質量。
二、技能指導教學
首先是課前,農村教師通過教學培訓應當具有一定的教學技能,所以農村教師培訓者應當提供相應的技能視頻或者精品課程,然后發布到網絡平臺上,讓農村教師學員在線觀看學習。農村教師學員需要反復觀摩學習教學視頻,思考其中的特定教學技能,并且根據自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然后整理好反饋給培訓農村教師。
其次是課中,教師在收到農村教師學員的學習反饋以后,應當總結農村教師學員的主要問題,然后根據問題設計教學專題,在專題課上針對農村教師學員的實際難點和問題進行串門的技能點撥,保證所有農村教師的問題都能得到充分滿足。如果農村教師無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解決所有問題,那么可以將一些細小問題的分析錄制成微課,發布在網絡上,讓有需要的農村教師學員自行觀看學習。在集中培訓的過程中,農村教師學員應當共同分析精品課程中重點突出的專業技能,然后教師根據農村教師學員的討論結果進行適當的補充。當然,教師應當主動在集中培訓的過程中起表率的作用,分享自身在實際教學中的經驗和方法,這種直接的經驗分享能夠帶給農村教師學員極大的啟發和幫助,使得整個技能培訓更具真實感和感染力。
最后是課后。培訓機構在完成技能培訓以后,還應當注重后期的回訪以及農村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這樣的話可以保證培訓的延展性[3],農村教師學員在培訓以后可以在實際教學中充分運用所學的技能和知識,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什么心得體會或者問題,都可以在交流平臺中進行分享。不管是培訓機構,還是培訓農村教師,都應當實時關注這些學員的后期反饋,并且對其中價值較高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不斷完善自身的培訓方案,使后期的培訓課程更加完善,保證所有的農村教師學員都能夠充分掌握教學技能,并且提升農村教師學員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技術的發展使得教師培訓模式更加多元化,農村教師的發展離不開農村師資力量的提升,所以提升農村教師的教學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從知識獲取方面和技能指導方面分析了在“互聯網+”時代的農村教師培訓模式,希望能更好地促進農村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瑞營.“互聯網+”時代的教育信息技術與教育變革研討會在華南師大舉行[J].中國科技產業,2015(6):34.
[2]孟慶國,宋剛,張楠.創新2.0研究十大熱點[J].辦公自動化,2015(5).
[3]郭紹青,張樂,陳瑩.網絡環境支持的參與式農村教師培訓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12):28-33.
基金項目:本文系平涼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2018年度《“互聯網+”時代下農村教師培訓策略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2018]PLG335)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