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穎
摘 要:時下,很多小學語文課堂給人的感覺仍然拘泥于課本、受制于課堂狹隘的時空。這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為此,教師要敢于打破方方面面的拘囿,努力追求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已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重要任務。但是,從課堂實踐來看,我們的很多課堂教學依然存在著重知識而輕實踐的現象。這種課堂教學如不加以切實改變,將嚴重制約我們的課程改革進程。為此,教師要從現實出發,將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聯結起來。下面,筆者就結合小學語文教學來具體說一說這方面的一些嘗試。
一、秉持理念,找準方向
將課堂教學生活化,教師可以從教育教學主管部門所出臺的一些方針政策中,找到答案。那么,什么是教學生活化呢?我們應該怎樣具體去解讀,才能夠比較貼合這些方針政策的本意呢?筆者認為,將課堂教學生活化,就是將平日生活中的一些因素融入教學知識體系,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此,教師要積極地將廣闊的生活資源納入整個教學體系之中,以豐富教學資源。
為此,在設計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要以現行的部編教材為基礎,結合小學課程的教學進度,靈活地加以處理,做好統一的規劃工作。具體來說,就是教師要根據自己所教學段學生的年齡等方面的特點,將本區域的一些風俗習慣、生活趣事等,以教師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和處理后,用到課堂中。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只重視知識教學的狹隘做法。所以,教學中我們一定要秉持生活的教學理念。
二、挖掘素材,生活呈現
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上。同樣,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也不能僅僅只涉及教材、文本所體現的知識層面上。如果眼界只停留在這些要求以及知識這一層面上,這顯然就會陷入“唯書本”的局限之中,不利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更不利于他們今后的發展。所以,教師要認真研究相關要求,并通過一定方式,將這些要求具體化、細致化。這樣才便于生活化的教學。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為了拓展教學,豐富教材內容,很多時候,對一些課文的作者,以及文章之中所涉及的一些重要人物進行細致挖掘。通過生動化的處理,采取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這些人物的事跡故事化說給學生聽,這就可以將這些人物所處的時代、性格特點、理想愿望等活生生的素材加以還原,呈現給學生。比如,教學《鄭和遠航》時,教師可以將鄭和一生的經歷故事化,讓學生認識到英雄的壯舉不是說來就來的,而是一種必然。這樣的處理,就是將歷史人物現實化,讓他們感受到課本中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是鮮活的。這就大大地拓展了教學內容。
三、角色體驗,加強感受
要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生活化,除了要將教學內容生活化,還要求實現教學過程的生活化。實現課堂教學過程的生活化,其實就是將課堂教學上出生活的氣息、生活的節奏。為此,作為課堂活動的重要參與者,一定要綜合利用各種手段,采取靈活的方式,將課堂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都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
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加以選擇性的利用。對于那些制約課堂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一定要加以摒棄。這里,筆者特別想推薦角色扮演這一靈動的教學方式、方法。《公儀休拒收禮物》這篇課文,對于培養學生的“清正廉潔”的思想有著非常大的現實意義。對于公儀休人物性格的把握,學生成長的生活背景不同,其解讀就可能不一樣。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將學生分角色化朗讀或表演。形象生動的“課本劇”就可以給學生真實的感受,學生可以帶著自己的生活經歷去理解,從而實現學生“親歷性”學習。
四、小組合作,培養個性
對于相同的文本,閱者不同,最后獲得的體驗也就可能不一樣。這是很自然、很正常、很生活化的一種現象。但在平時教學中,教師往往追求答案的標準化、統一化,這個顯然與教學規律相左,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更不利于學生今后的進步和發展。所以,在課堂教學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解讀,讓他們可以盡可能自主地提出讀后的疑難,大膽去發表自己的讀后感受,從而做出自己的思考以及相應的判斷。
為了達到上述的要求,特別是能夠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的需要,課堂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就能夠很好的實現和達成。考慮到小學生思智特點和閱讀需要,這種小組合作方式的開展,要遵循“先小后大”的原則。意思就是先進行小規模的看法交流,形成一定的思想傾向后,再進行大范圍的觀點碰撞。教學《愛如茉莉》這篇課文,要理解課文的難點,有一個捷徑就是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中的一個關鍵句子“真愛就像平淡無奇的茉莉”。教學時,筆者就是在學生充分讀好課文的基礎上,安排小組合作,按照上述原則進行。這就很好地達到了課堂教學的預期。所以,教學中,我們要照顧到不同學生不同的閱讀需要,就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讓有限的課堂時空實現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就要打造開放的課堂模式,將課本與生活對接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搭建更為寬闊的學習空間,打破狹隘課堂的拘束,讓他們都能夠得到進步,體味到成功。這樣的課堂,才是學生喜歡的課堂。
參考文獻:
張明貴.淺析如何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J].師資建設,2017(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