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娟
摘 要:很多學困生在學習中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為了解決他們的學習問題,教師就需要致力于研究如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鑒于此,本文從多個角度出發,圍繞如何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提高;學困生;學習興趣
引言
學困生顧名思義,是在學習上有著一定困難的學生,很大原因在于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造成學生車成為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法,突破傳統教學的的束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欲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提高。因此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是解決學困這一問題的重點。身為教師應該想方設法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愛上學習,才能不斷轉變成優等生和進步。
一、查找原因,制訂計劃
學困生學習困難肯定是有著一定的原因的,而身為教師就應該熱心幫助學困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根據每個人的能力的不同,為其制訂適合學困生的學習計劃。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因素通常有以下幾個:自身的身體能力、智力發育落后、家庭教育沒做到位、家庭經濟影響、社會地位、學困生自身的心理原因等等。以上都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而在實踐教學中,老師應該做到明確狀況,掌握學生的特點,長處和不足,做到因材施教。
二、師生互動,培養興趣
(一)在和睦的師生氛圍中培養學習興趣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到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教師是服務于學生的,學生是受教于教師的,教師不應該是絕對的、難以撼動的權威,而應該是學生的伙伴,師生關系應該是一種公平對等的關系。教師應該尊重學困生,鼓勵其表達自己的思想,提出自己的疑問,對于其獨樹一幟的思想和見解,教師應該給出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認可得到滿足,從而更加激發他們的自信和學習的興趣。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鼓勵減少批評,對他們的錯誤提出指正同時又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期待,以激發學困生的自尊感和被信賴的責任感。
(二)情景互動,激發學習興趣
在開始新課之前,先從實際生活入手,選取跟現實息息相關的材料,將課堂引入其中,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尤其是低年齡段的學生,玩的天性依然健在,在教學中融入玩的元素,創立更多玩的情景,將學習變成一種玩耍,可以讓學困生自然而然的融入學習中。
(三)利用多媒體,寓教于樂
電子多媒體技術是一種看聽說全方位的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技術制成動畫教學課件,使傳統的教學資料變得栩栩如生,刺激學困生的各個感官,全方位對其進行灌輸,激發學困生的好奇心,誘導其加入學習中,使其在360度的渲染中自發、愉快的進行學習。
(四)善于自我總結并幫助學困生總結
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不斷總結工作心得的同時也幫助學生總結每天的所學,將龐大的知識總結成簡單的關鍵點。所以教師要有很好的自我敦促意識,善于自我總結完善才能幫助學困生總結并進步。
三、在課外活動中提升學習興趣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以更好的提升學困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讓其親自動手參與,讓思維和實踐操作相結合,能夠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的引導作用,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動手嘗試的欲望,是師生互動的良好表現。一般的課外活動主要有:家庭小實驗,各種知識技能競賽,畫報、手抄報,統一組織的課外互動興趣小組等。學生們的特長各不相同,有的善于思考,有的善于實際操作,教師在課外活動的教學中,應該注意發現學困生的特長,針對他們的特長,如前面所述的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不斷的讓學困生在互動中發揮特長,使他們建立起自信心,培養其學習的興趣和習慣,從學困生變為自信的特長生。
四、提高學困生家庭教育層次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不能太高,采用適當的激勵措施,每個孩子都希望進步與提高,當孩子遇到生活和學習困難時,父母不應該憤世嫉俗,而應該肯定他們,鼓勵他們,贊美他們,孩子一般都喜歡家長表揚他們,鼓勵和鼓勵的效果遠遠超過專制和放任的效果,希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給予足夠的重視,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得以建立,家長要經常鼓勵孩子,經常表揚他們,使孩子的表現得到很大的提高,貧困學生的家長只有提高自身素質,知識增長,孩子的教育才會自然提高,家長要定期學習家庭教育相關知識,這對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至關重要,家長學習教育知識的途徑有很多,可以借鑒班主任和老師的學習經驗,也可以像好孩子的家長一樣學習如何教育,還可以通過網絡技術觀看相關方面的視頻,對于一些不好的家教方式,家長要逐步拋棄不良的教育方式,多學一些好的家教方式,完善輔導策略,少罵、不打,多多激勵孩子,讓他們重拾信心。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要多關注學困生,但不應該給學困生貼上不公正的標簽,要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現代信息技術,更重要的是懷著寬容和負責的心態來面對學困生,這樣才能全心全意的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把學困生變為優秀的尖子生。
參考文獻:
[1]李以芬.提高學困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4,(3):66-66.
[2]李慎民.論課堂上提高學困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成才之路,2011,(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