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廣庶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是小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喜歡一探究竟,這是求知欲的啟蒙。這個階段正是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大好時機。而在培養批判性思維的過程中,語言教學是培養這種思維的良好途徑。所以小學英語教學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簡單探討如何在小學階段將小學英語教學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進行結合,并提出幾點教學建議。
關鍵詞:小學階段 小學英語教學 批判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1-0070-02
21世紀的新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個技能就是擁有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的提升必須依靠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而對批判性思維培養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語言的教學,最佳時期則是小學階段。所以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密不可分。長期以來,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培養方式陳舊,上課工具單一,課堂互動很少。這種教學模式只注重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并不注重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那么制定小學英語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無論對小學英語教學還是對創新能力的提升,都有著重要意義。
一、批判性思維的概念內涵及培養意義
1.批判性思維的概念及內涵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從淺顯的層面上來講并不是為了批判而批判的思維,而是對事物能通過分析和思考,作出準確的判斷。在現如今的信息時代,批判性思維就好比一個龐大的系統,需要主體對客體進行一種綜合的評估、反思、分析和評價。培養這種批判性思維不僅是對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標。美國早在1911年的《國家教育目標報告》中就提及批判性思維,美國將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作為國家教育目標,提出培養具有批判性思維,具有創新能力,能獨自解決問題的學生。而“批判性思維”這一名詞,在20世紀80年代末才傳入國內。雖然目前來看,國內的專家及學者對批判性思維有著各種各樣的看法,沒有形成完整的統一的體系,但對要創新首先要批判的這一觀點都持認可態度。批判性思維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核心因素和必備品質,但在長期以來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往往忽視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批判性思維最早源于蘇格拉底的思想,廣為人知并流傳千古的代表討論方式“蘇格拉底問答法”也叫產婆術,這是批判性思維的起源。著名的教育家杜威也提出過“反思性思維”。在當今學術界,被廣泛采用的關于批判性思維的概念是恩尼斯所提出的觀點:“批判性思維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維,其目的在于決定我們的信念和決策。”這種思維是高于自然思維的高級思維模式,要在自我的理解上,構建對批判對象新的認知與思考。
2.培養批判性思維的意義
在這個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每天接觸的信息和知識層出不窮又成百上千,當我們面對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信息時,就需要運用批判性思維對信息進行篩選和過濾。而信息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擁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正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批判性思維能夠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在國際全球化的飛速發展與變化中,急需獨立思考與獨立判斷的能力,而批判性思維正是這種能力的核心。當我們面對外來文化時能夠做到揚長避短,既不全盤拒絕也不全盤吸收。
二、批判性思維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現狀
盡管新課程改革已經實施多年,但小學英語的教學模式長期以來都還是教師為主導,采用“填鴨式”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知識傳遞,學生機械地接受。這樣導致學生并不能真正地融進課堂與教學,只能是不知所云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小學生甚至不需要作出思考,這就導致學生沒有了主見,更別說分析和批判。這種狀況對批判性思維的創造及培養帶來了重大羈絆。教學模式也仍然沿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仍然占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注重小學生的詞匯量及簡單生活用語的教學。學生被動接受而不是主動探究。這種汲取現成知識的教法,使得無論是英語教學的效果還是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都將大打折扣。這種教法不僅不會培養出擁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學生,甚至會使學生的思考能力有所下降。小學英語教師沒有意識到,只有批判性思維才能夠真正激發小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也就是說,批判性思維與小學英語教學的作用是相互的,雙方相互促進。面對批判性思維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現狀,小學英語教師應該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創新教學手段,培養小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同時也使得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效得到提升。
三、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1.提升小學英語教師自身的批判素養
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皞鞯馈?,是指老師言傳身教同時培養人格品質?!笆跇I”是指老師傳授知識技能?!敖饣蟆笔侵附處熌苡行У亟鉀Q學生知識上的疑問。所以教師作為教學的實施者,不只是簡單的知識傳授,在與學生日常交往中,教師的思維方式對學生的思維方式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要想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必須先自己具備這種思維,才能在與學生的日常交往與課堂教學中有所滲透。倘若教師在教學中一味地只傳授書本知識,而不是教給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那么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得不到開發與發展的。學生只有獲得了學習英語的能力,才能進行思考與分析,在學習英語時,才能帶著批判的眼光看問題。在看問題的同時,學生利用批判性思維還會進而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這種教學方法要比單純地傳輸給學生單詞量和英語短句高速有效,并且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有著開創性的意義。
2.注重師生的互動,創建活躍的課堂氣氛
如果將上文所提及的教師做課堂的主體轉換為教師與小學生通過互動共同成為課堂的主體,那么小學生的參與度將大幅度提升,學生會感受到“活”的課堂。教師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應該突破固有的傳統的思維模式的禁錮,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盡量做到因材施教,放棄千篇一律的思想。盡量做到讓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比如讓小學生對教材內課文中的小主人公進行角色扮演,鍛煉學生在不同情況下該作出何種反應,教師事后引領學生對表演者的種種反應與表現作出批判與評價。除此以外,要多鼓勵學生進行用腦的活動。比如教師引導學生對英語課文中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分析,篩選。教師引領同學對不同學生所得的成果進行比較,引導學生發現同一任務不同結果的原因。最后教師循序漸進地領導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與不同思維。
3.引導學生自我思考,全面綜合看問題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不僅是言語知識的傳遞,更是教育方法的傳遞。對小學英語課文中所提及的問題,不只是給出淺顯的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對問題積極探索,由淺入深,又能做到深入淺出。這要求學生進行自我思考,鍛煉學生培養自我思考能力,提出相應的問題,所提問題不能只從一個角度看問題,要全方位、多視角地提出并解決問題。而在所提問題中,盡量選擇開放性程度大、話題議論性價值大的問題。在同學們進行討論并解決問題時,采用雙方觀點互換的方法,讓學生切實從不同方面思考問題,這種方法對培養小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總之,語言教學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小學英語知識是培育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媒介。教師應不遺余力地構建批判性英語課堂,使語言課的教學變得不再枯燥。而批判性思維也將在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中,慢慢發展為學生必備的一種心理過程、思維技能,更是新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智力品質。
參考文獻:
[1]郭紫陽.自然拼讀法在小學生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知識經濟, 2017(18) .
[2]于紅麗.淺談小學英語趣味游戲教學法[J].才智,2017(22) .
[3]籍俊慧.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2017(16) .
[4]蔡艷蓮.適切教研視角下的小學英語轉崗教師培訓探索[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7(4) .
[5]古越,孫慶.小學英語繪本閱讀中的多模態教學[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2017(4)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