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新
摘要:教材在教學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從編寫理念、內(nèi)容、特點及優(yōu)勢與不足之處著手對《大眾漢語》(初級Ⅰ)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幫助教師充分了解本教材,從而在教學中能很好地利用其優(yōu)勢,以專業(yè)知識填補其不足,進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大眾漢語》(初級Ⅰ) 教材分析 設計特點 不足之處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1-0183-02
一、《大眾漢語》的編寫理念
(一)教學法理論
本套初級教材旨在培養(yǎng)學習者的交際能力,以技能訓練為核心,采用結構和功能相結合同時兼顧文化的編寫原則。如在第一課“你好”中,功能層面注重教會學生打招呼的基本用語;語法層面主要學習主語、謂語,形容詞謂語句和用“嗎”的疑問句;文化層面介紹中國人的稱謂。課文安排多為會話體,在掌握一定語言基礎后,也含有適量閱讀理解,內(nèi)容貼近日常生活和實際需求,情景真實自然,語言規(guī)范且不失實用。
生詞選用以《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的甲、乙級詞為主;語法點按照由易到難、重點分解、難點分散、適時小結的原則編排;隨文出現(xiàn)的文化內(nèi)容以“注釋”作簡要介紹;同時每課都附有練習,便于及時溫故復習。每課內(nèi)容充實,結構完整。在對內(nèi)容進行說明講解時,多采用直觀的語法翻譯法,用英語翻譯,避免了學習者的錯誤猜測,提升了學習效率。
(二)適用對象
任何一本對外漢語教材都要具有針對性,學習對象不同,目的不同,則決定著編者所要編寫的教材內(nèi)容不同。從教材中的注釋及英語對譯可以看出,本教材是針對有英語基礎漢語初學者所編寫的;從課文編排看,主要是為了滿足學習者的日常生活、學習和社交需求;從教材的難易程度和講授方式來看,語法具有系統(tǒng)性且注重交際性,符合成人的學習原則。
(三)體例安排
該書是綜合單課制體例,全書共有36課,每5課后有一課復習課。雖為單課制,每課話題獨立,但有單元制的傾向,每5課的話題關聯(lián)度較大。其中每課有5個部分,分別是生詞、課文、注釋(文化)、語法和練習。每課建議用4個課時,先學習本課將要出現(xiàn)的生詞,通過拼音和英語注釋解決音和義問題,為后面的課文學習掃除障礙,然后進行文化介紹,語法規(guī)范說明,最后練習進行鞏固,檢查學習效果。
二、《大眾漢語》(初級Ⅰ)的內(nèi)容設置
(一)話題設置
隨著對外漢語教學的發(fā)展,人們對所學語言的實用性和交際性更加關注。《通用大綱》一級目標及內(nèi)容中話題板塊的目標為掌握基本的交際用語,了解個人和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如家庭、數(shù)字、日期等。《大眾漢語》(初級Ⅰ)共有36課,30個話題,每課為一個話題,其余6課為復習課。涉及的話題有打招呼、自我介紹、數(shù)字、購物、問路、點餐、天氣、健康、生日、旅游、交通工具等。有的大話題又細分為幾個小話題,進行分類教學。如對“時間”話題的教學,就分為3課:第7課“今天星期幾”,注重對星期的具體表達,第8課“我們幾點上課”,注重鐘點表示法,第9課“我家有幾口人”,注重數(shù)量的表示方法。通過這3課對數(shù)字表達進行了系統(tǒng)的介紹。以上本教材所設置的這些話題符合大綱要求,基本涵蓋了初學者的日常生活需求,可以很好地調(diào)動初學者的學習積極性,也能讓其在課堂學習后及時應用,從而提高交際技能,滿足學習者的學習目標。
(二)語言要素和文化知識分布
《大眾漢語》(初級Ⅰ)每課所涉及的語言要素很全面,從語音、生詞、語法到文化都有所涵蓋,且難度、數(shù)量均由低到高呈遞增趨勢。
語音學習集中在前12課,出現(xiàn)順序由話題所需的生詞拼音所決定,前6課對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diào)、拼寫規(guī)則、變調(diào)都進行了初步學習,且并非專門學習語音,而是融入到話題中,以口語交際為手段,避免了系統(tǒng)學習語音的枯燥,從一開始就讓學生能運用漢語簡單交際,調(diào)動學習者的積極性。第6至12課則對一些易錯、發(fā)音相似的音進行辨析,具體體現(xiàn)在課后練習里。
生詞學習貫穿全書,每課一開始就列出本課要掌握的生詞,每個生詞均會標明詞性、拼音和英語解釋,排列順序與在課文中出現(xiàn)的順序一致。這樣方便學習者查詢、運用,學完生詞后立馬能在課文中再現(xiàn),加深印象,利于記憶,同時也便于掌握用法。
語法也是從一開始就進行學習的,每課基本有3~4個,都會專門列出,排列順序也是隨課文而定,難度由低到高逐步上升,有英漢雙語解釋,且至少有3個例子作以說明。輔以英語解釋,可以幫助初學者更好地理解每一個語法點,再加上舉例說明,就能更好地掌握語法點的應用。
文化在本教材中以注釋的形式出現(xiàn),在課文后對一些詞句的特殊用法及文化含義進行進一步說明,解釋一些現(xiàn)象中的文化差異,內(nèi)容設定緊緊圍繞課文,沒有過分擴展。這主要是因為初級學習者水平有限,過多的擴展無法用漢語呈現(xiàn),一旦借助英語講解,就起不到學習漢語的作用了,甚至可能喧賓奪主。
本書采用結構功能相結合的方式編寫,注重系統(tǒng)的語言知識講解外,也不能忽視功能。以培養(yǎng)交際能力為目標、技能訓練為核心的主要功能在書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每課的話題、課文安排都是以此為基準的。通過對課文中句型的學習,能夠掌握日常常用的交際語言,達到交際目的。
三、《大眾漢語》(初級Ⅰ)的設計特點
(一)練習設計特點
語言學習歸根到底是要落實到運用,所以練習是習得語言的主要途徑。本教材的練習在每課的第5部分,題量為6~10題,篇幅基本為兩頁,題型多樣化。注重語音部分的練習題主要有聽后模仿、朗讀四聲、辨音、辨調(diào)、詞語搭配(全拼音單音節(jié)或雙音節(jié)的搭配)、替換練習(全拼音句子中的某一部分進行替換)、完成對話(全拼音)、朗讀對話(拼音在前漢字在后)、多音節(jié)連續(xù)、讀繞口令、變調(diào)、認讀漢字并注音。注重生詞的練習類型有讀詞組(未標注拼音)、替換練習(詞或詞組在句中替換)、填上適當?shù)脑~完成句子、連詞成句、寫出相同部首的字、選詞填空、認讀獨體字并組成合體字。注重語法的練習類型有改寫句型,如改寫為否定形式,改寫為“是……的”句;用所給語法結構完成句子或回答問題,如用程度補語完成句子,用“把字句”回答問題等;改正錯句。注重交際功能的練習類型有完成會話、回答問題、朗讀并模仿會話、自由會話、畫線部分提問、看圖說話等。
以上所有練習題干都有中英雙語說明,內(nèi)容緊扣課文,部分擴展練習也是在課文的基礎上適度改變,使學生不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能及時有效地鞏固應用所學內(nèi)容。
(二)插畫設計特點
本教材共有48幅插畫,其中除復習課外,每課伊始就會附一張與本課話題相關的插畫,共30幅,剩余18幅出現(xiàn)在練習中的看圖說話里。所有插畫均為黑白插圖,每幅大約占一頁篇幅的三分之一,清晰度高,趣味性強,個別有英語或漢語提示,使學習者對本課話題一目了然,便于對課文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
四、《大眾漢語》(初級Ⅰ)的教材評析總結
總的來說, 本教材結構清晰,目標明確,內(nèi)容豐富,針對性強,可以滿足漢語初學者的日常生活需求,有利于提升學習者的交際能力和漢語水平,筆者在前面已經(jīng)做了詳細分析,在此不再多說。但在分析教材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漢字教學缺失,尤其對筆畫、筆順書寫欠缺;生詞數(shù)量略多,且未標明哪些為表達性詞匯,哪些為接受性詞匯;語法講解術語過多,過分依賴英語翻譯;文化方面多為詞義特殊用法講解,缺少文化內(nèi)容拓展。整本教材難度對于零基礎初學者來說偏難,趣味性欠缺。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時巧妙處理教材,充分利用本教材的優(yōu)勢,盡量規(guī)避缺點。
參考文獻:
[1] 國際漢語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國際漢語教學通用漢語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3-7.
[2] 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4.
[3] 李連杰.大眾漢語(初級Ⅰ)[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