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紅燕
摘 要:優化農村小規模學校音樂教學是提升農村小學生音樂素養,豐富其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手段。下面,筆者將從“將打擊樂器引入音樂課堂,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利用多媒體優化音樂教學形式,創設音樂情境”“利用互聯網將音樂和圖畫、動漫、影視相結合,延伸音樂學習”“優化農村小學音樂設備,提升教師的音樂素養”四方面入手,針對如何優化農村小規模學校音樂教學,展開淺顯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農村;小規模學校;音樂教學;音樂素養
音樂是幫助人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加強與世界溝通和聯系的媒介。音樂教師應當將打擊樂器引入音樂課堂,利用多媒體優化音樂教學形式,創設音樂情境,利用互聯網將音樂和圖畫、動漫、影視相結合,深度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而學校應當優化農村小學音樂設備,加強對音樂教師的培訓,提升教師的音樂素養,進而優化農村小規模學校音樂教學,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優化農村小規模學校音樂教學做出探究,望筆者拙見能引起眾讀者的深思。
一、將打擊樂器引入音樂課堂,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樂器是音樂發聲的媒介,通過使用各具音色和特征的樂器,我們才得以創作出悠揚美妙的旋律。故而將打擊樂器引入音樂課堂是優化農村小規模學校音樂教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期間為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豐富音樂授課形式,教師可以引入小鼓、木琴等常見的打擊樂器,以實物演示指導學生掌握最為科學實際的演奏技巧。筆者在講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快樂的do re mi》時,便利用小鼓為學生演奏了歌曲,引導學生根據筆者的節奏演唱歌曲。另外,農村小規模學校音樂教學應當向特色化、個性化、地方化的方向發展。因為地方性小樂器極具特色且被當地人廣為熟知,故而音樂教師可以把握當地的特色樂器,并將之引入音樂課堂中,打造個性化的音樂課堂。
二、利用多媒體優化音樂教學形式,創設音樂情境
傳統的音樂模式以歌曲講授和欣賞為主,教師往往直接切入主題,欠缺一定的音樂情境設計。而創設多樣化和趣味性的音樂情境有助于在課堂之初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幫助學生融入音樂課堂的重要手段。音樂教師可以根據每課內容打造多樣化的音樂情境,為農村小規模學校音樂教學構建更具有吸引力的課堂。例如,筆者在講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農家孩子的歌”時,針對歌曲《放馬山歌》和《老爺爺趕鵝》,筆者在課堂伊始便利用多媒體模擬了一陣歡快的馬蹄聲、駿馬嘶鳴聲還有白鵝拍動翅膀東風聲音,瞬間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隨后,筆者便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以上情景的視頻和圖片,構建了一個趣味橫生的農家情境,并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大家是否在草原上騎過高高的駿馬呢?又是否幫助家里的爺爺方養過大白鵝呢?今天就讓我們學習兩首歌曲,體驗一下音樂與農村生活交織的魅力吧!”筆者通過提問和視頻展示構建了符合農村氣息的音樂情境,幫助學生快速融入音樂課堂,并對音樂學習產生親切感和認同感。
三、利用互聯網將音樂和圖畫、動漫、影視相結合,延伸音樂學習
音樂教師可以在課上利用多媒體開展音樂欣賞的活動,將具有趣味性和指導性的歌曲、音樂動畫、音樂電影等作品展示給學生們,引導大家在欣賞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另外,互聯網上面有著古今中外的音樂資源,和豐富多樣的影視、動漫等作品,教師在教學期間可以將音樂和圖畫、動漫、影視相結合,引導學生觀看《白雪公主》、《貓和老鼠》等音樂類的動漫節目,幫助學生在動漫欣賞中品味配樂的魅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提醒學生要善于利用網絡上的資源加強自身音樂核心素養的提升,鼓勵大家利用自身的思維和創造力為歌曲創編舞蹈動作或進行改編歌詞活動。筆者在教學期間便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喜愛的動漫或影視作品,進行音樂改編或是以自導自演的形式開展音樂活動,進而讓學生有一種音樂自豪感!
四、優化農村小學音樂設備,提升教師的音樂素養
農村小學因為環境和財力的限制,加之對音樂這一課程的相對忽視,導致音樂設備較為落后和單調,許多學校和家長亦未認識到音樂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音樂教師缺乏專業的培訓且對自身的要求也未達到一定高度。種種原因導致農村小學音樂教學受到滯后和制約,未能得到很好的發展。為改變這一局面,筆者在次呼吁大家,應當優化農村小學的音樂設備,為農村小學生提供多樣化和先進性的設備,為其音樂學習創造良好的音樂環境。同時,學校應當加強對音樂教師的專業培訓和考核,引導眾教師學習和改進音樂教學手段,提升教師的音樂素養,進而促進學生音樂水平的提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眾音樂教師應當優化音樂授課模式,引入打擊樂器、動漫、圖畫等多種元素,創設趣味性和多樣化的音樂情境。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應當提升自身的音樂教學水平和音樂修養,進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
參看文獻:
[1]唐軍琳,談音樂教學中的興趣激發與培養[J],藝術教育出版社,2006-07.
[2]梁俠賓,音樂教學要重視學生個性興趣的培養[J],廣西教育,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