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鋒
摘 要: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差異較大,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復雜性,因此需要輔導員及時調整個人心態,適應工作角色,幫助學生提高職業素質,促進學生身心的全方位發展。本文針對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進行闡述,并就輔導員如何加強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策略,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素質;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強黨對思想意識形態工作的指導,全面推進黨的理論,發揮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中的指導地位,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彰顯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軟實力。當今的高職生,普遍缺乏理想信念,即使有理想,也是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普遍理想,并不是發自內心的信念,因此往往在面對一點挫折的時候就一蹶不振,甚至會自暴自棄。而輔導員平時與學生接觸的機會很多,對其思想動態有較為充分的了解,學生在校期間無論大事小事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輔導員,如心理問題、請假問題、生活困難、宿舍調換、情感問題等。但由于師資力量的缺失,高職輔導員日常事務較為繁忙,不僅要處理學生的瑣事,還有課堂考勤、學生資助、學生宿舍內務、學生活動策劃等任務,減弱了工作的專職化程度。同時,許多輔導員本身也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管理經驗不足,往往會忽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時代發生的變化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文化傳播方式也有所不同,如今的高職生,其知識的獲取量方面,其實已經遠遠超過父輩,同時個性鮮明,更具自我意識,形成了他們獨特的價值觀,這無疑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下面,我們就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時代發生的一些變化進行分析。
(一)高職學生自我意識增強,思考問題的方式發生變化
現階段的文化環境更為開放自由,高職生往往是大部分來自農村家庭,其成長環境導致了其更具自卑和不自信的心理,不敢大膽去嘗試新事物,希望得到他人的帶領、認可和關注。其次,他們不喜歡被傳統的條條框框束縛,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生活,因此缺乏全局觀念,集體意識和奉獻精神,在面對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就很容易走極端。針對這一情況,思想政治工作就應找準重點,對癥下藥。在十九大報告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二)高職學生抵觸說教,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階段,受政治環境、經濟水平以及教育理念的限制,事物的更新換代較慢,學生在思想上和行動上也相對具有穩定性。而當前社會網絡發達,文化傳播途徑的多樣化導致高職生敢于向傳統道德挑戰,年輕人紛紛迫不及待的想擺脫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縛,追趕所謂的“潮流”,敢于對權威說“不”。這種強烈的批判精神對思想道德教育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如果輔導員還是采用傳統的說教方式,甚至是威逼利誘學生,勢必會引起學生反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可能適得其反。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師生的主客體關系發生變化
首先,輔導員的地位從原來的主導者變為引導者,而學生成為教育過程中的主體。由于獲取信息渠道的多樣化,學生不再完全依賴老師的教導,并且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有時老師還不知道的事學生就已經先知道,教師優先占有知識技能的前提已經淡化。
其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權威地位受到挑戰。隨著西方文化的沖擊,傳統的“尊師重教”的理念已經不能根植于學生的腦海中,輔導員用教師的身份強迫學生聽從指導已經不再奏效。
最后,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輔導員要能夠上得講臺,用得平臺,登得了舞臺,充分利用輔導員與學生互相信任的價值維度奉獻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收獲學生健康成才的喜悅。
三、高職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提升高職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實學生職場職業素質的必然要求。高職階段的學生,往往對社會接觸的少,沒有社會經驗,思想較為單純。為了能讓學生畢業后能順利的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很多輔導員卻忽視了該項工作的重要性,認為專業知識才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學生畢業后能夠真正記住的專業知識其實并不多,但根植于內心的思維方式,理想信念和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卻不會輕易改變。輔導員只有對思想政治教育做一個全面的規劃,才能使之適應新的時代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
四、新時代高職輔導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
(一)高職輔導員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感和主動性
加強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學生職場職業素質不能只是一句空話,需要輔導員切實做好各項工作,將提升學生隊伍的整體素質落實到位。輔導員必須三觀正,就是輔導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夠在輔導員言行中具體體現。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宣傳片等方式傳播黨的綱領以及大政方針,時刻不能偏離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政治工作有著深遠思考,反復強調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從“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到“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從“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到“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從“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營造良好輿論環境,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到“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2016年5月,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廣大理論工作者認真學習思考講話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基本要求,撰寫了一大批理論文章,闡釋講話蘊含的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這些“拳頭產品”不僅在社會上產生了重要影響,也成為理論研究闡釋能力有效提升的印證。力爭讓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更覺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倍感精神振奮、更添前行動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現代化的工作方式
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墨守成規,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到三能強,既要組織紀律觀念強、溝通能力強和實際操作能力強,也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有所創新,開展工作的方式要更加現代化。互聯網在學校基本已經普及,輔導員可以利用學生喜愛新鮮事物的特點,采取網絡辦公的手段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如互加微信、QQ、微博等,及時關注學生動態,與學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如發現學生情緒上的變化,應及時與其溝通,很多學生在生活中不善言談,但是在網絡上就沒那么拘束,因為可以避免尷尬,也不會緊張,只要輔導員親切熱情的疏導,學生大多數都愿意敞開心扉與老師交流,向其訴說心事。同時,網絡的實效性能讓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更加便利、直接。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借助媒體的力量不斷普及傳播正能量
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僅憑輔導員一人的苦口婆心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把三心定作為新常態,在日常工作中要時時處處要給自己信心、給學生愛心、給工作耐心,還需要依靠媒體的力量宣傳正能量,鞏固黨的思想路線。習近平指出,“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面對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主流媒體順時應變,媒體融合蹄疾步穩。首先,中央媒體堅持移動媒體優先,著力突破采編發流程再造這個關鍵環節,著力抓好“中央廚房”建設這個龍頭工程,努力建設新型主流媒體和媒體集團。經過幾年的努力,媒體融合發展成效日益顯現,逐步形成了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互補、此長彼長的局面,深度融合的良好態勢正在形成。一大批網絡化、移動化新型媒體開辦,立體多樣的傳播矩陣已成規模。“學習小組”“俠客島”“新華視點”“央視新聞”等一批中央主要媒體打造的微博、微信公眾號正能量充盈、影響力廣泛。人民日報微博粉絲突破9300萬,新華社客戶端下載量高達2億多次,央視新聞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粉絲數達5700多萬。一批現象級融媒體產品產生“刷屏之效”。人民日報推出的《最牽掛的人》、新華社打造的《紅色氣質》、中央電視臺制作的《厲害了,我們的2016年!》等融媒體產品,生動講述中國故事、中國共產黨故事,贏得網友紛紛轉發點贊。在網絡輿論場唱響主旋律的同時,網絡安全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一系列管網治網的法律法規出臺,針對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侵害人身權益等問題出臺相關司法解釋,為加強網絡管理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近年來,主流媒體和廣大新聞工作者始終聚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忠實記錄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充分展現時代的精彩畫卷,高聲唱響民族復興的奮進凱歌。
五、總結
綜上所述,高職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是培養高素質的全面發展的人才的必經之路。因此,高職輔導員一定要肩負起育人的責任,不斷提高自己觀察力、判斷力和執行力,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推動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為社會源源不斷的輸入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郭興華.淺析高職院校輔導員情感管理工作[J].科教文匯,2014(04).
[2]張治平.微博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科學時代,2015(04).
[3]吳繼君.微博文化沖擊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