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君
摘 要:在當前的高校英語教學當中,教師必須要和學生們進行很好的協作,這樣才能營造出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讓學生們有著更高的自信心,讓他們更加愿意去學習。而實際上,在當前大學英語課堂中還存在一定的“課堂沉默”現象,阻礙了師生課堂內外的交流。在本文中,作者立足高校的實際情況,分析了學生們在英語教學中持沉默現象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互動優化方法,希望能夠改善這種教學狀況,從而構建起很好的師生關系,提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從而讓學生們能在這樣的環境當中不斷的去進行學習并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師生互動;優化;英語教學
在近些年里,伴隨著現代教學理念的不斷轉變,伴隨著學生們年齡的不斷增長,大學生原本應當在課堂上更加的活躍和積極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當中。而事實上高校英語課堂中比較多地存在學生面對教師授課表現比較沉默的現象,甚至還時常出現教師唱獨角戲的情況。這給英語學習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一、學生們課堂出現沉默的原因
(一)學生存在工具性的動機
動機這一種因素在進行第二語言學習當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中包含了綜合性的動機和工具性的動機。具有綜合性動機的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學習時往往都會呈現出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在進行學習期間也有著很好的耐心,極少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工具性的動機在第二語言的學習當中是為了達到別的目的而進行語言的學習,對第二語言本身就沒有什么興趣。如果是學生存在工具性的動機,如果是失去了這一種動機,那么他們就會停止對第二語言的學習。當前高校學生的這一種動機主要是體現在:等級考試、考研、出國深造、就業等等。
(二)心理上出現變化
高校的新生往往都會對校園當中的生活充滿幻想,特別是在教師的表揚和鼓勵下,進行知識學習的熱情是不斷的高漲。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們那高漲的熱情就很慢慢的消退。另一方面來講,大學生們常常都會認為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像中小學生那樣積極的進行搶答以博得教師的表揚的行為在他們看來是一種愛出風頭和幼稚的表現,所以他們明明知道答案卻要將沉默保持到底。
(三)學生失去自信心
在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相關調查當中可以發現,有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在英語的課堂當中保持沉默的狀態。經過和學生談話和他們寫的英語作文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們在進入到高校的前期雖然是有著較高的學習積極性,都可以積極的參與到學習當中,但是隨著成績沒有提升、教師沒有給予他們很好的指導和鼓勵,從而就使得學生們的心理產生了挫敗感,沒有繼續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
(四)教師的問題設置不均
通過初期的教學,教師對學生們的成績和學習情況都進行了基本上的了解。在后面的教學當中,教師為了加快教學的進度就只會點名成績較好的同學來進行問題的回答,使得那些成績本來就不好的同學沒有機會進行回答,慢慢地就被教師給忽視掉,使得他們不愿意參加到學習當中。
(五)學生們參與的機會不斷變少
絕大部分高校都告知學生,他們的畢業證或學位證都會與英語四六級證書掛鉤,加大了學生英語等級考試的壓力。為了在英語等級考試當中獲得好成績,那么就他們就必須要在備考當中投入大量的時間,有時教師為了也會將后面的課程和等級考試融合在一起進行教學。這種情況常常會使得學生們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降低,本來就是不太積極的學生則會更加的沉默。
二、英語教學是一種情感交流的過程
在當前的英語教學當中,如果是對情感的教學進行很好的拿捏,可以對學生們的情操進行很好的培養,也可以很好的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來提升英語教學的質量。
(一)使用合理的方法來表達情感教學
沒有愛就沒有很好的教學,對于這點筆者十分贊同。情感教學當中必然要以“愛”為核心。在當前的英語教學當中,所有學生們的成績都是不相同的,往往都會呈現出有高有低的情況,這是很多教師在英語教學期間回避不了的一個問題。教師在英語教學當中傾注的愛不單單要體現在優秀的學生身上,同時也必須要將愛傾注到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身上。在進行英語教學期間教師也必須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案進行很好的設計,從而才可以很好地顧及到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不會被落下,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應有的收獲,并且還可以讓成績不好的學生不會應為聽不懂而放棄英語的學習。
(二)在課堂教學外進行情感教育
在當前的英語教學當中全程都必須要進行情感的教育,但是教師和學生們在課堂當中溝通的時間是有限的。個體的情感教育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師在課外對學生們進行情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課后或課間,通過組織學生們看英文電影、賞析英美金曲等活動,對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師生互動,提升情感教育效果十分有好處。
三、良好的教師互動是確保教學任務完成的關鍵
教師只有在教學期間成為學生們好朋友,才可以稱之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在進行教育期間必須要以溫和、人性味、愛心的方法來對學生們進行教育,尊重學生的個人行為,這樣才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很好的交流,從而才能達到促進情感教育的目的。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的效果往往都取決于教師的個人素質和修養。如果教師想要在師生互動中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他就必須要在學生們面前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形象或主動地樹立起一個榜樣的
形象。
教學當中要做到敬愛學生,進行無私貢獻。在教學當中人們往往都會把教師稱之為辛勤的園丁,是祖國未來接班人的培育者,因此教師在教學期間也應當像園丁照顧花木一樣去照顧學生們,并且在對學生們進行教育期間必須要有著很好的耐心,必須要對每一個學生都平等的對待,成為學生們的知心朋友,同時在教學當中傾注更多的愛。這種教學方式是對學生們的一種尊重和嚴厲的要求,是對學生們未來負責的一種體現,這種愛必須要保持常態,同時也必須要是公正的,不但要將這一種愛給予優秀的學生,同時也不能落下每一個成績較差的學生。如果是教師出現歧視和偏心的情況,會對他們造成嚴重的打擊,從而讓他們失去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會讓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擊,并且還會讓他們拒絕教師的一切要求,且出現叛逆的情況,嚴重的會導致不思進取的情況,最后徹底地放棄英語的學習。因此教師想要取得學生們的信任和尊重,那么就必須要積極的去接近學生們,并且對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很好的了解,做好本職的工作,對每一堂課都認真負責,將自己的知識全部都傳授給學生們。真誠是教師在教學期間最為重要的品質,如果學生們犯了錯,教師就必須要進行批評指正,這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師必須要對學生們滿懷期待之心。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期待的,在期待的過程當中必然也會給相關的人帶來不同程度上的影響,期待從根本上來講也是一種信任的體現。信任是人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這是人格評價的一種肯定。學生們成績的優差情況很大程度上都會受到教師的影響。期待在這當中起著很重要的激發作用,這一種作用很好的激發學生們主動而熱烈的情緒,從而讓他們可以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克服一切的難題,同時也能讓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教師在教學期間必須要對學生們滿懷期待,必須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著很好的學習潛質,從而不斷的挖掘他們的能力,讓他們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每一個和你相關的人都對你充滿的期待,學生們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勁頭會更足,會讓他們產生極大的探索欲和學習的自信心。
在英語教學當中教師必須要作為學生們的指引者和幫扶者,而不是灌輸者。在當前英語教學不斷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學生們必須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去學習一種語言和文化,而不是簡單的進行練習等。教師在進行教學期間必須要對內容進行仔細地檢查,并且要選取最具教學效果的內容和課本進行融合,從而讓學生對教材當中最為重要的知識進行掌握。在選出某些具有很強代表性和時代性的話題,讓學生們可以將已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其中,讓他們獨立地進行語言的交流,從而讓他們的個人能力得到不斷地磨煉,這樣在起到提升成績的同時,也可以起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進而讓學生們在日常的英語交流當中更加的順利和得心應手。教師在教學當中使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切記不要在一堂課當中就將所有的內容都給講完,在授課過程中注意就相關內容提出問題,給學生們留下思考的空間,而在這當中教師也不一定要做到有問必答,而應當是給予學生們一點點的啟示,從而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構建素質教育體系,注重實際技能,優化教學方案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英語教學需要加強學生實際技能的運用,即語言的實際交流能力。想讓學生們重新找回學習的信心和能力,培養學生們的自我觀念,那么可以嘗試使用以下幾種方案:
第一是幫扶學生們進行學習。幫助那些自信心不是很好的同學,制定出短期有效的方案為他們找回自信心,讓他們更加的自信,且在這期間給予他們很好的鼓勵,從而讓他們熱愛學習。
第二是培養學生們的思維創新性。思維的創新性指的是在學生們遇到問題時可以快速的做出反應,且可以對問題進行很好的處理。教師可以從多方面來對學生們的思維創新性進行培養,在這期間引導他們去從不同的視角去探索問題和知識。
第三是讓學生們進行互幫互助的學習,對傳統的教學方案進行改革和完善,讓學生們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通過這些年里筆者在高校英語教學的實踐來看,如果想課堂教學取得一定成效,那么教師和學生之間就必須要構建起融洽的關系,消除學生們心理的各種不好的觀念,為學生們灌輸正確的知識,并且在教學期間也必須要對他們沉默的情況進行改正,讓他們可以積極的參與到英語的教學當中來,這樣才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們之間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們可以接受教師所講的內容并與之產生互動,從而來達到高校英語教學的互動教學優化,有效的達到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航. 外語課堂師生意義協商:互動與優化[D].西南大學,2012.
[2]潘紅梅,寶福凱,宣群. 師生互動優化大學課堂教學[J]. 科技信息,2011(36):678+680.
[3]王俊紅. 強化師生互動優化英語課堂教學[J]. 河南教育(職成教版),2015(09):27-28.
[4]湯蓮,嚴高榮.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普通高校英語專業課堂沉默現象的啟示——以樂山師范學院為例[J]. 時代教育,2015(19):277-279.
[5]喬春華,王揚. 地方高校英語專業學生課堂沉默的現狀與對策[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15):49-50.
[6]王超,曹梅. 新疆高校英語課堂維吾爾族學生沉默現象探析[J]. 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13,21(02):67-70.
[7]鄧雪芹. 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的課堂沉默現象研究[J].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32(12):107-110.
[8]喬春華. 從學生視角看地方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學生沉默[J]. 教育與職業,2010(11):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