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 鮮若冰 陳中辰 柳子豪
摘 要: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高校學生干部更是青年中的佼佼者,不僅在高校日常管理中,而且在我國社會未來的發展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強對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創新培養策略,讓其逐漸成長為擁有較高的政治素養、良好的生活工作作風、較強的業務技能,并能擅長處理人際關系的復合型人才,關系到我國社會的進步,國家的長治久安。尤其在我國社會轉型的新時期,時代對青年學生們不斷提出新要求,對學生干部的培養更應該順應時代要求,為其今后的就業創造優勢。本文即從我國社會新時期對青年要求現狀談起,試圖探討對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新途徑,并分析在這些新途徑培養下,給學生干部們帶來的就業優勢。
關鍵詞:新時期;學生干部;培養;就業優勢
高校學生干部包括高校中各種組織中擔任職務的學生,如學生社團、各級學聯等,是學生中對學校日常工作的組織者與管理者。這部分學生在校期間即執行管理任務,積累管理、組織的經驗,也是今后社會各行各業中的棟梁之才。不同時代的社會對青年群體有不同的要求,在新時期對高校中的管理儲備人才也同樣有新的要求。因此,對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需從新時期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出發,使其獲得適應社會發展的各項能力,為就業創造條件,也為各行各業輸送優秀的人才。
一、新時期對高校學生干部的新要求
為了培養出更適應社會的青年人才,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其中,對當前及未來10年的形勢作出明確界定,即“兩個100年”目標,以及實現中國夢的關鍵階段,需要加大創新力度,協調發展,并以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促進社會的改革、發展和穩定。《規劃》認為,青年是發展的首要力量,需加強青年思想教育,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需要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靈,提高社會教育、實踐教育的質量,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網上思想領導,培養終身學習的品格,促進青年公平就業,鼓勵青年創業,將青年發展放在重要戰略位置。上述內容是我黨對新時期青年的要求,也是我國社會對青年中的佼佼者—高校學生干部的新要求。
二、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途徑
(一)選拔制度規范化
對學生干部的選拔需建立規范的制度,擇優選拔。可在學生入學前,即通過檔案查詢以往初高中擔任學生干部情況、處理事務能力以及教師的評價,將曾有擔任干部經歷的學生記錄在案,納入新生年級學生干部的候選范圍。在新生入學階段做好摸底,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特長等,關注學生在系列新生活動中的表現,觀察學生平時的言談舉止,將其中組織、號召能力較佳者列入重點對象。在具體選拔過程中,需注意全面評價、競爭上崗,使選拔過程公平公開、透明化,建立選拔的民主制度,尊重學生群體的意見,選取獲得大多數人認同者成為學生干部。
(二)拓展業務培訓與專業學習
雖然當選的學生干部大多數曾有過任職經驗,但大學管理與以往更多注重學習的中學管理形式、內容皆不同,因此,學校需注意定期對學生干部展開工作業務培訓,進行管理知識、管理心理學、大學校園常規工作等方面的學習,根據當選學生干部不同的性格、特長安排合適的管理職位。充分利用培訓資源,因材施教,讓學生干部們均能獲得適合自己管理崗位的業務知識培訓。同時,學生干部需要全面發展,不能重管理能力而輕專業能力,所以,對學生干部除了業務方面培訓外,還需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才能為今后的工作單位培養適合的人才。
(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學生干部個人素質的核心是其思想政治素質,直接影響到其理想信念的堅定性,以及今后在工作單位中能否起到積極作用。學校需要展開多種形式的思想教育,包括統一上政治課,聘請專業政治工作者開展相關講座,上黨課、團課,對黨的重要思想、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宣傳活動,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文娛活動等。讓學生干部沉浸在這一校園氛圍中,自覺提高思想政治素養,糾正自身觀念中的不當部分,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努力成為思想信念堅定、專業知識過硬,同時又有較強號召力的優秀干部。
(四)強化責任意識
需要強化學生干部的責任意識,明確自身角色定位,使他們認清自身擔負的職責,增強對本職工作的榮譽感,明白學生干部在學校各項活動和日常管理中的示范帶頭作用。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從而能自覺規范自身言行,樹立榜樣的力量,展現學生組織的優良作風,發揮其在學習、工作、活動中的個人魅力,以獲得其他學生對學生組織工作的支持。
(五)加強實踐鍛煉
學校需要盡可能創造學生干部參與實踐鍛煉的條件,通過具體實踐幫助學生干部們消化業務培訓知識,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雖然在組織活動、日常管理方面都需要人際關系的協調,但今后社會工作的協調中由于需要平衡各方人員的利益關系,較學生活動更為復雜。所以,讓學生干部們提前進行社會實踐,可以讓他們更好的認識社會,加強對各活動相關人員的心理把握,更好的運用管理的力量。而且,社會實踐還能實現校園和社會的銜接,加強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讓學生干部在實踐中嘗到奉獻的快樂,進一步健全人格,樹立社會責任意識。
(六)健全考核機制
除了公平公正、規范化的干部選拔機制,和對學生干部專業、業務、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培訓機制之外,還需要健全干部考核與激勵機制。為保證學生干部群體的優秀與先進,學校需定期組織學生干部考核,以評價一定階段內學生干部的工作成績、思想品德、專業技能等,建立優勝劣汰的機制,建議考核成績排在末尾的干部退出學生組織,重新招納優秀的學生競聘上崗。對考核成績優秀的干部,實施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以激勵其在新階段繼續再接再厲。通過上述方式,促使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始終處于高校學生的前列。
(七)促進文化交流
只有比較和交流才能進一步提高,每個高校都有自己固定的工作方式,對人才的培養方式也比較固定,若一直處于同樣的環境中,人才的能力發展有一定限度。因此,高校間需要開展各種合作活動,建立信息平臺,加強不同層次學校學生干部之間的交流,以開拓學生干部的眼界,不斷吸收其他高校學生工作開展的優秀經驗,為本校學生活動及日常工作拓展心得思路。
(八)加強對學生干部的關心
學校在放手讓學生干部們開展工作、著力培養后,還需要加強對他們的關心。在工作中對他們加強指導,當出現挫折、困境或工作失誤時,需適時開導,幫助他們進行分析,尋找解決辦法,恢復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由于學生干部需要擔負各種職責,也就比普通學生面臨更大的壓力,所以,需要實時掌握學生干部的心理狀態,疏導心理問題,培養他們積極、樂觀的品格,頑強進取、不畏挫折的毅力和決心,讓他們對別人能多一份理解、寬容,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以便于各項工作的開展。
三、學生干部就業的優勢
通過上述培養途徑,能幫助大部分學生干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較高的政治素養,在實際工作中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以及較廣的人脈關系,這些都能為他們的就業創造較大優勢。
(一)較高的政治素養有助于入職機關單位
一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在招納新人時比較喜歡在校期間擔任過干部職務的學生黨員,因為在這些單位招聘人員的概念中,有過任職經驗的學生會比較有大局意識,組織、協調能力較強,大多有干部情結,自我意識較強,愿意通過踏實工作體現自我價值。事實上,經過上述特殊培養后,高校學生干部較一般學生來說,普遍綜合素質較高,政治思想較堅定,在語言表達、辦事效率等方面均較強,符合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要求。
(二)較高的工作能力有助于通過企業面試
由于市場競爭激烈,企業本身會面對較大風險,經常會面臨如逆水行舟、博弈等局面。因此,相對于事業單位,企業則更注重于學生在任期間的具體作為、處理事務時的靈活機動、遇到挫折時能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在高校學生干部的實踐鍛煉中,往往會經歷不少較為復雜的局面,需要靠他們較強的責任心、沉著干練,特別是在面臨實踐鍛煉中出現的突發事件,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沉著應對。同時,在較豐富的社會歷練中,學生干部也往往具備了較強的抗壓能力,以及控制場面的能力。而上述所有這些能力、素質,都是現代企業人才所必須具備的。
(三)較大的社交范圍有助于利用就業資源
在不同高校之間的合作交流中,學生干部們除了有更多可借鑒的工作方式和經驗,也較一般學生擁有更廣闊的人脈和學習、工作的信息和資源。社交能力在工作薪酬中作用較大,一般與薪酬的數額呈正比,所以,也是大學生重點培養的能力。而且,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能讓他們更快適應新環境、新身份,對新工作更容易上手,也能更快獲得別人認可,得到更多鍛煉機會,各方面的能力素質也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四、小結
總之,新時期對學生干部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學校規范選拔制度,加大培訓力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增加社會實踐與高校間合作交流,健全考核機制促進學生干部加強自我素質的提高,增加對學生干部的身體、心理健康的關注,努力將學生干部培養成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增加其就業的優勢。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Z].2017-4-13.
[2]周贛琛.論高職院校商科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35-37.
[3]劉曉明,侯巍,李海波,等.淺談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和管理[J].讀寫算(教研版),201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