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 要:我國近年來對于大學生就業創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相比父母一輩的群體,許多家庭的子女有能力、有自己的想法去完成自己的大學夢。同時對于就業創業有了很多不一樣的想法。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現狀與路徑
我國自改革開放發展至今對于教育事業一直致力于改革發展創新。隨著更多的義務教育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于自己未來的想法不再單一,他們也有了更豐富化的選擇,但是在獲得了這樣的權利的同時,也迎來了在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時的困難和糾結,而這也已成為整個社會的熱點話題,引來了極其多的關注度。
一、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分析
目前,現代大學生的就業與創業出現了極大的矛盾性問題,在有極多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時,卻也有極多的企業招不到新生力量,在此過程中就出現了一個非常大的關系錯位問題,尋其本質:就是現代大學生理論知識與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嚴重不符,許多大學生高分低能的表現。(1)實踐工作經驗不足,盡管非常多的大學生在校期間考取了各種各樣的證書,比如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證書,教師資格證書,職業漢語證書,普通話證書等等,但是實際上在工作中很難及時的將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工作結合起來,就直接導致在實際工作中不能滿足企業的職業要求,也就在自身的發展和就業上增加了許多難度。(2)對自己的期望太高,現代大學生所接受的是開放式教育的思想,聽聞太多改變自己命運的勵志故事,自負心理的影響極其嚴重。據有關數據顯示:有60%的大學生在就業時信心較強,普遍具有較高的就業預期,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薪酬,在調查的大學生里,有42%的大學生對自己剛畢業時的工作的首月收入在3000~5000元,這說明大多數的大學生沒有摘下那所謂的“精英教育”的頭銜,自視甚高,然而自身的能力達不到自己的所要求的期望。(3)在創業過程中,專業性基礎的障礙何其繁多:資金匱乏,人脈的積累不足,社會關系處理不善等等多方面的問題,在此基礎之上,現代大學生必須要去充分了解國家給予大學生在自主創業時所提供的優惠政策。即便在大學生活期間,也有相當多的學生有過想要自主創業的想法,但是由于在很多獨生子女的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度很高,對他的期望也相對較高,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走自己所設想的那條道路,不關心現代大學生自身的意愿與其是否真的適合如此的發展,從而被迫形成了父母包辦子女包括衣、食、住、行等一切的生活瑣事的情況,導致現代大學生自理能力較差,社會的適應能力較弱,受到打擊時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從而在創業初期就放棄了自己的創業想法。
二、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路徑分析
(一)提高大學生自身素質。在改革背景下,需要對大學生的就業狀況進行簡要分析,爭取對我國大學生就業難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目前,我國各大企業對高素質人才更加看重,因此,大學生不僅要有高學歷,還要有很強的綜合能力。對大學生來說,首先,做好就業準備,注重自己的職業規劃,正確的進行職業分析和自我分析,根據我國經濟市場的發展狀況、國家的政策等要素,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興趣條件等,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設計相應的預選方案和職業通道,從而為日后就業奠定基礎;其次,大學生要提升就業能力,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增強自己的社會經驗,加深對社會的認識。最后,大學生要培養自己的基礎能力,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應變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廣泛涉獵文史、哲學、科學、藝術等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二)借助社團培養團隊意識、溝通技能。創業型領導者需要通過團隊建設來培養高效率的團隊,并與團隊成員進行溝通來建立愿景、消除困惑。領導作為一個動詞時體現在與下屬或追隨者的互動中,領導者需要將自己的愿景與團隊成員進行分享,并通過溝通來激發他們實現愿景的動力。綜合考慮創業型領導的能力特征和高校學生實際環境,高校社團是培養大學生溝通意識和團隊意識的最佳實踐平臺。許多高校已將學生社團作為第二課堂,并納入學業考核。各類性質的社團成員來自于高校各院系,打破了學生本身的專業限制。學生需要與不同學科和專業的同學進行交流、溝通,以促進社團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注重師資力量建設。教師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主力軍,他們對于高校內創新創業教育具有較大影響力。因此,應提升高校教師在創新方面的能力,積累實踐經驗,加強綜合能力建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為人師表,做好學生的榜樣,在創新能力上給予學生激勵,引導學生積累創新經驗和方法。例如,教師可真正進入到創業事業當中,進入一些社會中的企業完成進修,從而掌握一些企業的管理和運行模式,將掌握的經驗在課程中進行傳授,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經驗和方法。高校還可定期組織培訓課程,幫助吸收一些創業相關的知識,積累更多經驗,并鼓勵一些教師在企業中進行掛職。除此之外,學校應創造合適的環境,幫助教師爭取更多考取資格證的機會和時間,以更好地服務教育事業。
關于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是現代大學生、所有大學高校以及政府所關心的重要話題,如何解決企業的“招工難”和即將迎來更多一批大學生的“就業難”是每個大學生,每位家長,每位教師,政府以及社會所熱議的。
參考文獻:
[1]唐秋紅.當代大學生就業創業特點、現狀與路徑探析[J].高教學刊,2016(12).
[2]王劍劍.探究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以及實現路徑[J].經濟研究導刊,2017(33).
[3]傅建平.新時期共青團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