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璇
摘 要:殘疾人工作是企業人性化管理的重要表現之一。國有企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對殘疾人的幫扶援助。面對新時代新形勢,國有企業必須瞄準方向,積極研究工作策略,合理高效開展殘疾人幫扶工作。本文將結合實踐工作經驗,從落實宏觀布局、鞏固理論基石、壯大組織機能、拓展活動影響等方面分析國有企業的殘疾人幫扶問題,以期為國有企業的殘疾人幫扶工作提供可行參考與啟示。
關鍵詞:國有企業;殘疾人;幫扶;就業;和諧發展
步入新時代以來,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殘疾人幫扶援助工作是國有企業落實人性化人力資源管理方針的重要內容。如何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推動殘疾人工作邁上新臺階,如何更加合理高效地解決殘疾人幫扶問題,仍是亟需企業思考和研究的工作難點。以筆者所在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例,作為國有大型煤炭企業、全國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基地、全國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有多項殊榮加身,同時還是全國助殘先進集體,是山西省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以西山煤電多經局殘疾人聯合會等組織機構為行動先驅,更應在當下解決好殘疾職工及家庭的幫扶問題,為其幸福生活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
一、落實宏觀布局
國有企業殘疾人工作的良好發展,離不開企業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應積極組織決策部署,優化頂層設計,落實宏觀布局。面對新形勢新問題,國有企業必須瞄準方向,積極研究工作策略,合理高效開展殘疾人幫扶工作。
首先,要推動更有利政策的研究出臺,要與時俱進擬定或修正內部管理方案,確保未來工作有方向,有目標,有指導,有評價,有考核,不斷升級更新,持續出成果。其次,要確保配套資源的支持力度,要強化健全組織機構、擴大職能輻射半徑與影響覆蓋面,激活人力資源調度機制,保障充足活動資金儲備,促進系列扶殘助殘活動階段性開展。第三,共建和諧溫馨的企業文化氛圍,企業要將更多關注殘疾人事業的理念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在推動企業職工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主動落實殘疾人幫扶工作,以殘聯組織為主,發動更多力量共建和諧環境。如可主動協調醫院、學校、社保等機構,積極爭取殘疾職工家庭就醫及子女就學享有一定優待政策;可主動協調工商、稅務等部門工作,申請稅費減免來幫助殘疾職工經商創業;可主動協調城建、交管等部門工作,出資投建殘疾人無障礙基礎設施幫助殘疾職工解決出行難題;可主動協調司法系統相關部門,保障殘疾職工在司法維權過程中可得到更多法律援助以維護自身權益。
二、鞏固理論基石
國有企業殘疾人幫扶問題的解決,需要建立更充實更可靠的理論支撐體系,才能確保殘疾人幫扶工作不走彎路,不涉風險,溫暖更多人。
目前,黨和政府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律,諸如《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就業條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等文件,讓殘疾人幫扶問題有了化解之法,讓企業扶殘助殘工作有了嶄新的局面,讓企業的殘疾人幫扶事業有更牢靠的理論基石。為此,國有企業應該積極調整工作思路,做好政策法律的宣傳引導工作,讓理論之風首先吹暖世人的同情、關愛之心。宣傳工作可從多角度多舉措并行,一是注重會場宣講,通過企業職工大會、工作總結匯報會、小組學習討論會、職工培訓會、專題座談會等多種場合,宣講相關政策法律,加強對殘疾人扶殘助殘工作的宣傳;二是注重媒介傳播,利用企業自建網站、電臺、職工QQ群、微信公眾號、朋友圈等多種媒介,加強相關新聞報道,樹立殘聯正面形象,擴大知名度,提升影響力;三是注重殘疾人關愛節日的普及,在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等殘疾人節日中,調動廣播電視、報刊專欄、橫幅標語、文藝表演、助殘活動等力量,面向更多群體普及殘疾人關心關懷工作必要性,積極營造殘疾人事業發展良好輿論氛圍。
三、壯大組織機能
國有企業要通過自己的資源優勢,積極組建并持續健全基層殘疾人聯合組織,讓所有的殘疾職工及家庭都將殘聯視為“第二個家”。要讓殘疾職工體會到“第二個家”的溫暖,就必須激活并壯大組織機能。
第一,機構實體健全。國有企業的殘聯組織一定要配齊配強,硬軟件設施設備要及時填充,使機構實體實現功能完善、作用積極、效果顯著、影響深遠。選好工作負責人或組織聯絡員,建立基層殘聯與集團機關、各級殘聯組織的密集交流網絡。第二,組織機制完善。要建立健全重大節日慰問幫扶機制,在特殊節日里走進殘疾人家庭送溫暖送慰問;要建立健全特殊助學幫扶機制,為殘疾職工的學生子女建立助學檔案,主動通過聯系來了解在校學習生活及思想情況,為其加油鼓勁,充實信心;要建立健全“愛心助殘志愿服務”周期性活動機制,將政策、文化、技術等精神食糧同食品、醫療等物質幫扶結合,讓殘疾人幫扶工作更有意義,更顯親情。第三,機能自建有序。國有企業的殘聯組織還應該有序加強自身建設,必須主動提升人員素質,優化服務質量,建立更嚴格的目標責任管理制度,對不同職責、不同工作要求要有具體的細化分解過程,讓各項工作都能有具體落實,產生良好效果。
四、拓展殘疾人幫扶工作的影響
國有企業殘疾人幫扶工作,應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正視殘疾人的社會弱勢地位,洞悉他們因自身缺陷而易自卑,情緒波動較大。為了讓殘疾職工的生活充滿陽光正能量,讓他們在融入社會中毫無羈絆與障礙,國有企業應該認真組織更多的活動,主動搭建溝通橋梁,與殘疾職工共享新時代的發展成果。
第一,強化情感激發的活動影響。首先是加強組織調研來增進情感溝通,如西山煤電經常面向殘疾職工開展基層調研,在掌握所有職工基本信息的過程中,重點了解當前生活、思想等方面情況,了解實際需求與困難,讓殘疾職工感受到企業的人道主義關懷。其次是加強特定工作回訪紀實。企業對已經面向殘疾職工所開展的幫扶工作,要有計劃地回訪,重點就康復、就業、維權等工作問詢其中的不足,在訪談紀實中探討改進之策。在進行工作回訪過程中及時發現殘聯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有利于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強化才華迸發的活動追求。國有企業在殘疾人幫扶過程中,應該設計策劃更多的活動供其選擇和參加,這樣就讓他們的心中有了更適宜的情感寄托載體。無論是企業崗位技能大賽、業務培訓還是文體娛樂、競技活動,都可以鼓勵殘疾職工報名,讓他們在新的戰場上揮汗灑淚,釋放自己的壓抑等負面情緒,迎接更陽光燦爛的自己。西山煤電在2016年的全國助殘日節日中,先后開辦殘疾人系列文娛活動,大量有攝影、書法、美術、文學創作愛好的殘疾職工參加到比賽過程中,在豐富所有人文化生活的同時,更是塑造了礦區扶殘助殘新風尚。
第三,強化品質共勉的活動績效。企業殘疾人群體的生活過得好不好,其中一個影響決定因素就是自身的精神品質建設,殘疾人更應該奮發自強,讓世人都能為其精神品質鼓掌點贊。殘疾人首先應在日常生活或其他活動中宣揚自立自強精神,在接受現實的基礎上勇于挑戰不可能,迎接嶄新的自己,在自己成為新的“自強、自立、自尊、自愛”精神典范,為世人戰勝艱難困惑帶去更多的正能量。殘疾人應正確詮釋“身殘志堅”的真正內涵,身有隱疾但心存大志,同樣能夠干出一番事業,應該讓自己成為殘疾人群體中的自強奮斗標兵。企業殘疾職工應逐漸明白,雖然自己無法在企業原有崗位上創造效益價值,但仍有其他的地方可供自己放光發熱,應積極調動自己的頭腦自謀發展主動創業,從而成為新的人生贏家,為自己的人生書寫不一般的傳奇。
五、結束語
殘疾人作為社會中的一份子,由于肢體上的殘疾導致就業困難以至生活困難。殘疾人幫扶工作是社會穩定與企業和諧發展的所在,國有企業應本著“想殘疾人之所想,急殘疾人之所急”緊緊圍繞殘疾人的基本就業需要提供“量體裁衣”式服務項目,零距離為他們辦實事、解難題,積極探索尊重、關心、關愛殘疾人群體的有效幫扶途徑,對國有企業和諧穩定健康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國有企業殘疾人幫扶問題的解決,關鍵在于企業要正視殘疾職工的合法權益,盡可能創造條件來滿足殘疾人群體的正常訴求。新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領導要保持重視,從全局部署各項幫扶工作,正確學習和應用政策法律,不斷健全殘聯組織機構與制度,引導殘疾人參與各項活動,共同打造幸福的別樣人生。
參考文獻:
[1]袁麗芝.如何做好新時期國有企業殘疾人工作[J].現代企業文化,2013(33):74-75.
[2]時曉敏.新形勢下的國有企業殘疾人工作探討[J].青年時代,2017(11):116-117.
[3]張紅梅.國有企業殘疾人幫扶問題探討[J].山東工會論壇,2013(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