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初中音樂課教學學生參與度提高策略的設計與實踐

2018-02-26 19:45:11朱建芳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2期
關鍵詞:提高策略生活化教學

朱建芳

【摘要】生活即教育,這句話非常準確地詮釋了教學生活化的內核。文章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針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缺乏興趣,教學效果低下的教學現象,進行了音樂課“教學生活化”策略的實踐。好的教育理念需要不懈地堅持,好的教育策略也需要度的把握,好的教法運用時并非是單一性的。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教學;生活化教學;學生參與度;提高策略

一、研究緣起

某日下午,筆者比往日時間稍早了一些去幼兒園接女兒。教室外小朋友們課堂上歡快的場面,令筆者怦然心動:看,小朋友們個個神情專注,揮舞著刷子,活脫脫一個個小小粉刷匠。幼兒園老師告訴筆者:孩子們畫的不是什么“大作”,而是給地板、樓梯、墻壁洗澡澡,在快樂的游戲中學習畫筆的運用。是啊,孩子們的洗洗刷刷,在參與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學習任務,這種教育不就是我們所要的快樂教育嗎?這種教學策略不就是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嗎?我們有理由相信,假如某一天老師要真正開展美術教學時,孩子們一定會重拿起這只充滿誘惑的大畫筆畫得不亦樂乎。望著忙碌著參與活動的孩子們,作為初中音樂教師的筆者陷入了深思:為什么我們初中的學生就不能像幼兒園孩子那樣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呢?我們的音樂教學瓶頸在哪里?是什么遏制了初中音樂教學學生參與積極性呢?有沒有什么有效的策略可以加以剖解?

回到現實教學實踐中的筆者帶著這些問題開始了自己的研究與實踐。筆者在研讀最新版的《音樂課程標準》資料過程中看到:“音樂教學要注重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的關聯性,教學要凸顯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自我體驗從而提高想象力與創造力;教學要打破學音樂和用音樂的時空界限,使學生利用課堂上的‘知音樂,到生活中去廣泛地‘用音樂。”這也就強調: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筆者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查閱到有關生活化課堂教學的文獻,從中也找到了印證。基于這些,筆者堅定了從事初中音樂課教學學生參與度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能夠給同行們帶來一定的參考與借鑒。為此,本文以生活化教學為例對初中音樂教學學生參與度提高策略的設計與實踐進行了研究。

二、研究對象

本文以初中音樂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為研究對象。

三、研究方法

(一)問卷法

筆者試圖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教學對象的興趣愛好、生活習慣、家庭教育、學習態度及學習困惑等方面的情況,從而為生活化教學策略設計與實踐做好前期準備。在問卷上,筆者采用了傳統的紙質和網絡問卷(問卷網)兩種形式。

(二)文獻法

為了更為準確和深入地開展研究,筆者通過查詢中國知網數據庫,對2013-2017年間有關研究初中音樂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文獻進行了選擇性閱讀與分析,同時對生活化教學相關理論性研究文獻進行了重點閱讀,豐富自身的理論儲備。

(三)歸納法

對教學實踐中的做法進行經驗歸納,從而提出可以借鑒的建議與意見。

四、理論研究

(一)課堂參與度

“參與”一詞最初出現在管理學和組織行為學研究領域,主要是指群體活動中參與的個體以有形實體身份所呈現的外顯行為。一般認為,參與行為主要包括參與程度(頻率、持續時間及強度)、參與性質(實際的參與或替代參與)、參與類型(情感的、行為的或認知的)和參與形式(看、聽、說、練)。

相關文獻對影響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因素研究因不同理論而結果各異。筆者綜合相關文獻的研究成果,對其具體梳理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學生課堂參與度影響因素分為學生、教師、教材和教學環境四個維度。這主要是依據教學的四要素加以分析的,雖然不一定很準確,但對于一線教師而言比較容易接受。

(二)教學生活化

360百科將生活化教學界定為:“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而林良富認為:“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指在教學與生活相溝通的教學情境中,教材內容以生命狀態呈現,教師與學生作為各具生活樂趣的完整的人,以教材為中介,以強烈的生活意識和生活態度相互交往,謀求科學世界、人文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整合,進行文化傳承和創新,在各自主體性建構中,獲得協同發展。整個教學過程就是師生共同發展的生活過程。”當然,中國知網數據庫中還有很多關于教學生活化的定義,本文不再贅述。無論何種定義或者論述,生活化教學都不能脫離生活,課堂與生活緊密融合。

(三)教學現狀

筆者以自己所授課班級為例,通過紙質和網絡兩種形式的問卷調查以及教學觀察,對音樂教學現狀進行了自我剖析。筆者認為,音樂教學最大的問題是缺少快樂。缺少快樂的不僅僅是學生,還包括教師。理想化的音樂教學應該是每個學生盡情地歌唱,歡快地演奏,師生在快樂氛圍中互動。現實中,筆者的課堂卻是沉悶、無趣的,雖然試圖改變,但終不得法。教師過于形式化,授課過程過于空洞化,這些問題無法避免。盡管一些多媒體技術被運用到音樂課堂教學中,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并未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這說明好的教學手段如果運用不當,同樣會對教學效率的提升起到阻礙作用。所以,選擇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策略)的同時,我們還要知道如何有效地運用,從而使方法(策略)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發揮。

五、策略設計與實踐

(一)用生活化形象,嫁接學科相融

生活化形象是指在文學、音樂等作品中所形成的藝術形象非常貼近現實生活,近似于生活中人、物的再現。案例中,筆者沒有直接呈現生活化形象,而是通過語言引導,在音樂聲中促使學生進入情境,然后結合生活經驗用簡單、明了的簡筆畫繪制貼近現實生活又能表現音樂形象的生活化音樂形象。

如,八年級上冊交響音畫《圖畫展覽會》。endprint

師:同學們,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自己來到了街心公園……

(設計意圖:利用語言進行情境教學。等學生進入狀態后,教師放音樂。)

師:你看到了長相、身高、脾氣性格怎樣的人,請用簡筆畫表現出來。

(聽完,學生作畫,然后展示作品。)

師:為什么你畫的是這樣的形象?從音樂要素入手來談談。

生1:我畫了個瘦骨嶙峋的病人。音樂厚而沉,好似腳步沉重,間歇的節奏表現他講話斷續,好像已病入膏肓。

生2:我畫的是個警察。因為音樂速度較慢,且時不時出現重音延長,表現出警察反著雙臂,踱著大步,昂首挺胸地一會兒朝這邊瞅,一會兒向那邊望,一副長官模樣。

生3:我畫的是個胖子。音樂都在低聲處,緩慢的速度,出人意料的重音,仿佛一個趾高氣揚的胖子,他財大氣粗,不把別人放在眼里。

(教師沒有給出最后答案,而是選擇繼續播放音樂,隨著音樂步步深入,希望最終能由學生自主得出結論。教師繼續放音樂。)

師:你又看到了怎樣的人?再用簡筆畫表現。

(學生完成畫作后,展示并解說。)

生4:我畫的是小偷。細碎的節奏好像小偷出現了,生怕被發現而鬼鬼祟祟的樣子。

生5:我認為表現病人的應該是這段音樂。微弱的音響、密集的節奏,仿佛看到一個突然發病、雙膝打顫、叫喊不得的人,危在旦夕。

生6:我畫了個窮人,他社會地位低下,瘦弱膽小,又有著幾分市井小民的刁鉆與神經質。

(教師笑而不答,仍繼續放音樂,這是一段以復調形式交織在一起的旋律。)

師:你聽到了幾條旋律同時在進行?分別用什么樂器主奏?各主奏樂器分別代表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再創作一幅簡筆畫。

生7:我聽到了兩條旋律,用圓號奏出的旋律代表胖子,用雙簧管奏出的旋律代表瘦子。胖子指手畫腳、傲慢粗暴地對待瘦子,瘦子低聲下氣,處于弱勢地位。

生8:我也聽到了兩條旋律。大號用來表現警察,小號用來表現小偷,音樂旋律由強到弱的變化向我們展現了兩個場景:一個是警察審問的場景,另一個是小偷灰溜溜地承認了罪行。所以,我畫了兩幅簡筆畫。

[設計意圖:通過三個小環節(三次簡筆畫)的進行,學生自主地體驗分析作品音樂要素(節奏、樂器、旋律、音量等),并結合生活觀察創作生活化形象,實現音樂和美術課程的適當融合。]

課堂進行到這兒,已沒有學生畫出“病人”這個形象了。正因為音樂是可以自由想象的,不同個體對同一音樂的感受會存在個體差異。警察與小偷也好,胖子(富人)與瘦子(窮人)也罷,都是學生在音樂聆聽中進入情境,依托生活經驗通過想象創作出的畫作。且此刻音樂呈現的情景已不再是單一的個體,而是你來我往的互動場面。學生調整了前兩張簡筆畫音樂形象的身體角度、姿勢和表情的夸張度等,盡力讓自己的作品充分接近音樂所描繪的場景。當然,對于主奏樂器兩位學生只講對了一半,正確答案應是圓號奏出低沉的音色,加了弱音器的小號奏出纖細哆嗦的音色。為了讓學生能正確區分圓號和大號、雙簧管和小號的音色,筆者對這幾件樂器進行了音色對比聆聽。

何為交響音畫?就是用以描繪自然風光或生活中的事物的交響詩,也可稱為“音畫”。可以說,在這樣的音樂題材里,哪怕是一個短小的樂句都是在呈現風光或事物。例如音畫《圖畫展覽會》中的《兩個猶太人——胖子和瘦子》,教師沒有按照先充分聆聽、體驗,再運用美術學科表現的順序,而是通過語言的誘導讓學生邊聆聽邊分析邊聯系生活經驗,并結合相關藝術間的橫向聯系,融合其他相關學科知識。這樣不僅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了更深理解,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對學生思維的拓展,加強了學生對不同藝術的綜合感受。

(二)用生活化分享,完善師生互動

分享有三層含義:其一是與他人分著享受、使用、行使,讓他人分享自己的勝利的喜悅;其二是讓別人也感覺到自己的感受,或者同別人述說自己的感受;其三是共同享受。分享可以讓快樂加倍,憂傷減半。因此,教學中注重分享,可以是分享過去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可以是分享當下的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可以是分享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對問題的看法等等。

中學音樂教材中不乏思想性與藝術性很強的音樂作品,但由于學生年齡、音樂素養及作品本身的深奧度等因素影響,學生很難一下子進入音樂情景,了解和體會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那么這時,就可以通過分享實現相互間的交流,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記得早年學校實行部分班級寄宿制時,在一個住校生班上九年級第四單元《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二樂章一課時,筆者是這樣教學的:

師:同學們都來自各地,能說說你們的家鄉在哪里嗎?

生1:良渚。

生2:在下沙。

生3:黃湖。

師:想家嗎?

生4:想!

生5:不想,習慣了。

生6:想念家中的美味佳肴“刺毛肉圓”啦!

哈哈……

生7:每次回家,爸爸總會在車站接我,見到他那一刻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師:同學們,當年朱老師比你們大一歲那個光景,也背上行囊離家求學。第一天父母將我送到學校安頓好千囑咐萬叮嚀后離開了,第一次離家的我站在湘師門口目送遠去的父母,久久回不過神來……

生8:后來呢?

師:往后的日子雖與同學慢慢熟識起來了,但念家的心常常促使我在夜晚來臨時站在高高的練功房的樓道口向家鄉的方向望去,爸爸媽媽辛苦了一天下班了嗎?可愛的堂弟、堂妹是不是又在阿堂小店門口的石堆里找蛐蛐了呢?……

生9:朱老師,我和你有同感,也老想起家里的人啊!

生10:朱老師別說了,我心里難受……

師:看來同學們還真的想家了!不管我們走到哪里,不管走得有多遠,家,永遠是我們每個人牽掛的地方啊!endprint

沒等我話音落下,一位操著濃厚北方口音的男孩站起來說:“我寄住在這兒的大伯家,我很想念我的媽媽……她……病了!”

他深深吸了口氣接著說道:“病得很重!可我只有到寒假才能見到她!”(男孩的眼圈紅了。這時教室里一片安靜。)

我沒有說任何話,《自新大陸》那沉重、略帶哀傷的主題音樂在我的點擊下緩緩響起。無需再說什么,就讓大家在音樂中宣泄思鄉念家的情緒,用真實的情感去享受音樂吧。此刻,他們的心情已與這凝重的音樂氛圍合而為一了。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情感共鳴,為作品欣賞做充分鋪墊。)

正因有了這樣的生活化分享談話成功實現了情境鋪墊,才讓筆者接下來引領學生對整個音樂作品的深入賞析變得事半功倍。學生很自然地將自己的那份思鄉之情遷移到作曲家德沃夏克對家鄉的那份念想中去。在筆者的誘導啟發下,學生感受和理解了作曲家對捷克、對波西米亞的無比熱愛之情。

(三)用生活化教材,點燃學習內驅

教材是教學四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載體之一。剖析當下的中學音樂教材,筆者認為其中一些教材內容在題材上過于老化,和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教學中無法做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欲望。那么該怎么做呢?筆者認為內化,進行教材內容的重組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最為有效的途徑和策略之一。

對原有教材進行重新組合,就需要我們正確認識教材。只有深入地了解教材,才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優化與整合。我們可以把現有的教材看作是教學參考材料的一部分,從而在實際教學中調整其表現形式和教學順序,可以將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的題材恰當地引入到課堂中來,進而設置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地探究、體驗、發現、學會、掌握以及運用。例如,筆者曾對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亞洲弦歌》中的《櫻花》教學內容進行了生活化的處理。

《亞洲弦歌》是整部教材中倒數第二個單元,如果按照單元順序來,上到這一單元時浙江已近初夏。為此筆者的做法是把這一單元調整到學期的第二單元位置來上。因為,那個時間段,正是綠樹發芽,櫻花開放,燕子春歸之季。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望著教室窗外怒放的櫻花,欣賞著春風一起櫻花舞的美景,嗅著春泥的氣息,賞著櫻花唱著《櫻花》,一派怡人景象。學生們陶醉在美景和歌聲里,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快樂,感受人生的美好。

再如,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雪域高原》(老教材)。歌曲《走進西藏》是一首音域寬廣、旋律高亢、節奏又相當自由的歌曲,作為學唱歌曲有一定難度。筆者對其進行生活化處理,選用韓紅老師所演唱的《家鄉》加以鋪墊,讓學生通過對這首歌的學習,掌握教材中所要求的知識與能力。因為這首歌曲的傳唱度非常高,且對學生要求較低。通過對生活中較熟悉的、健康向上的《家鄉》歌曲有效地學唱,為《走進西藏》歌曲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做好了鋪墊。

上述兩個案例僅僅是筆者在教材生活化處理中的一部分。通過上述生活化教材實踐,課堂變得生動了,學生參與度也提高了。如果一種方法能夠讓課堂變得如上所述,那么我們可以認為這種方法是有效的,是一種好的方法。

(四)用生活化載體,構建參與情境

這里的載體是指教師為了實現某一目標而選用的教育載體。就音樂學習而言,音樂形象的建立對于學習者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認為學生所學習的內容與其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那么其接納知識的自覺性程度就會越高。我們知道,孩子天性好玩,游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各種娛樂活動沖擊著年輕的一代。基于此,筆者就想如果在音樂教學中能夠將娛樂游戲加以融入,勢必將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我愛記歌詞》是浙江衛視非常成功的一個音樂娛樂節目。這個節目主要考驗的就是參與者對歌詞記憶的熟悉程度。而初中音樂教學中也有對歌詞記憶的要求。將二者加以融合,不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載體嗎?于是,筆者就設計了如下的一節課(節選)。

師:前些年我們浙江臺有一檔很有名的娛樂節目《我愛記歌詞》,讓我們回顧領略下當年超人氣的節目片段吧。

生(齊聲):哇……

(熟悉的明星歌星,完美的接唱,卡殼的尷尬,觀看的過程中笑聲、嘆息聲、叫好聲此起彼伏。)

(設計意圖:用生活中的娛樂節目為載體,激發學習興趣。)

(此刻,筆者鼠標一點,大屏幕呈現《我愛記歌詞》的舞臺背景。)

生1:老師,我感覺自己來到了《我愛記歌詞》節目現場。

師:哈哈哈,接下來就讓你們當一回明星!來,第一組:周杰倫組!第二組:劉歡組!第三組:那英組!第四組:陳奕迅組!哪組接唱成功,就按音準、節奏、情感標準加分獎勵,并計入期末總成績。

生2:我來!我來!

生3:讓我來!

師:哈哈哈,別激動,我沒開唱呢……準備好嘍,(唱)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接——

(設計意圖:創設、模擬節目現場,營造氣氛,調動參與積極性。)

(太熟悉的校園歌曲了,有的學生為了加分,手舉得特別高,喊的聲音也特別大,有些學生已經即將離開座位,就差沒有沖上講臺了。利用大家喜聞樂見的身邊的娛樂節目的引導,讓學生置身于模擬出來的情境中體驗一把明星歌星的感覺,以此激發學生課堂參與興趣,并為接下來教材歌曲《青年友誼圓舞曲》的背唱做好情緒和氣氛的鋪墊;且加分獎勵規則激發了學生“唯有努力才有收獲”的熱情。)

師順勢而唱《青年友誼圓舞曲》:藍色的天空像大海一樣。接——

(許多學生躍躍欲試,不熟悉歌詞的學生有的偷偷在翻書,有的和同桌著急地商量,只要為接唱而努力都是值得鼓勵的。同一首歌經過幾輪的接唱,順利完成背唱已水到渠成。)

當然,類似《我愛記歌詞》的娛樂節目還有《中國好歌聲》《中國好歌曲》等。這些平時學生喜歡看的娛樂節目給音樂教學載體的生活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我們教師只需做一個細心人、有心人即可。endprint

(五)用生活化實物,強化感觀參與

俗話講得好:“百聞不如一見。”這句話讓我們明白了如何認識客觀事物,其實音樂的生活化情境教學也一樣適用。在音樂教學中,如果面前有一個實物,學生可以看得見,摸得著,那么就會讓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一些難易理解的理論會變得通俗易懂。

筆者通常會在學生學會一些歌曲之后,讓學生用打擊樂器的形式給歌曲進行伴奏。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其一是有效地鞏固所學歌曲;其二是鍛煉學生,加強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感知。前兩次的教學實踐,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是蠻高的,可是隨著課時的增加,學生參與度開始下降。其實這種現象非常正常,那么如何加以化解呢?筆者的做法是讓學生自己去找材料做成打擊樂器,并且對所制作的打擊樂器進行評比,可以比創意,也可以比伴奏效果。同時,筆者還鼓勵學生利用廢舊物品進行“土樂器”的制作。

所以,在筆者的音樂課堂上出現了很多古怪的樂器,如有用鐵絲把啤酒瓶蓋串起來的樂器,有用鉛筆盒、硬紙板、橡皮筋做成的古箏,有用卷樹葉做成的哨子,有用塑料管子做成的笛子,有用易拉罐制成的沙球,有用塑料袋做成的雨聲模仿器……

圖2 學生課上制作××的樂器過程

看到學生所制作的各種樂器,筆者為學生的奇思妙想所驚嘆,被他們的聰明才智所折服。正是有了這些“土樂器”,筆者的音樂教學不再死板,不再無聊。

(六)用生活化角色,滲透知識體驗

理實一體化教學理論認為,學生不僅需要理論學習,同時還需要參與實踐。剖析以往的教學,教師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實踐體驗。如果能夠通過某種形式讓學生加以親身體驗,那么學生必然會對知識主動探究與掌握。基于這樣的思考,筆者結合生活化教學理念設計了生活化角色體驗。所謂的生活化角色體驗是指通過選擇一個生活中的角色(人或物)讓學生加以扮演從而體驗、感受其生活中的情感。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重歸真實的生活,回歸人性的本質。

如,在七年級上冊《哈腰掛》一課中,筆者在教學中通過以下方式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

首先是感受音樂,進入音樂角色。要求學生要帶著強烈的感情去欣賞音樂,并體會作品所表現的人物思想感情、生活以及勞動方式。

(設計意圖:通過感受、分析音樂,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體驗、了解并理解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其次是體驗音樂,直接角色表演。教師擼起袖管,擺起勞動的架勢領唱道“蹲腿哈腰”“掛鉤就掛好”。學生邊應和“嘿”并齊做動作。

[設計意圖:體驗生活化角色(抬木工人)的勞動動作和過程,并對勞動號子的特性有更深的體會。]

通過上述實踐,學生在體驗、表演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感受到勞動號子的特性——起源于勞動,服務于勞動。

再如,七年級上冊《伏爾加船夫曲》一課,筆者采用的是集體式生活角色體驗。

課的一開始,筆者展示大屏幕:黃河纖夫震撼人心的圖片。

師:同學們看到了什么?

生:面朝河灘背朝天的纖夫在艱難地拉船。

師(指著大屏幕):對,是黃河纖夫!(動作和聲音同時停頓了十秒鐘,留給學生足夠的觀察時間:無情的歲月、黃河的風霜在他們臉上刻畫出一道道溝壑,裸膀露背的身軀格外纖細瘦削。他們逆著狂風,弓著脊背,奮力拉著一艘銹跡斑斑的大船。波濤因他們的號子激起回響,河水因他們的汗水騰空飛浪。高粱紅的膚色象征著他們的堅韌勤勞,可永遠拉不直的如問號般的身軀卻在質問沉重苦難的命運。十秒鐘的觀察時間,有的學生緊皺眉頭,有的張著半合僵硬的嘴巴,有的雙眸微微閃著淚光。)

[設計意圖:圖片展示,并給予足夠時間觀察,直觀感受生活形象(黃河纖夫)飽含風霜、艱難命運卻仍堅韌頑強的精神品質,從而從視覺刺激上升為情感共鳴。]

(各種表情在提示我時機已到。)

師(激動的表情):同學們起立!讓我們加入纖夫的隊伍吧!

(生齊刷刷地站了起來。)

(師強有力地邊唱號子“哎——喲——嗬”,邊引領大家拉纖舞蹈……)

(此時的教師儼然成了波濤澎湃的黃河岸,學生整齊劃一的口號,堅定豪邁的步伐,弓背有力地拉著纖,場面著實感動了教師。)

(設計意圖:設境激情,引領學生進入生活化角色,通過實踐,體驗勞動號子整齊劃一的特點和拉纖人不屈的豪邁氣概。)

師:凄涼而悲壯的號子聲,在黃河灘邊,在太陽的光芒里,在月亮的皎潔中,響徹了一年、十年、一個世紀……醬紫的肌膚,弓形的背脊寫滿了歲月的崢嶸、人世的滄桑。同學們,在沙皇統治下的俄國也有著與黃河纖夫同樣命運的一群人,他們是——伏爾加船夫。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

六、結果與建議

(一)結果

為了判斷上述教學策略對學生課堂參與度是否有正向影響,筆者通過紙質和網絡(微信、QQ)向學生進行教師授課語言、師生互動、學習內容、學習形式等方面的調查。發放問卷150份,回收問卷150份,有效問卷137份,具體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初步判斷學生對于教師所設計的教學策略是接受的,且效果也非常明顯。當然,由于教學實踐時間還不是足夠長,在效果驗證上還需進一步進行。但是,筆者相信這些策略設計方向肯定是正確的,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有效地加以實施,這一點不作深入探討。

總之,根據對教學實踐的觀察并結合后期的問卷調查,本文認為生活化教學對于提高初中生音樂課學生參與度是有積極作用的,是發揮著正向推動作用的。本文所設計與實踐的六種生活化教學策略取得了成功。

(二)建議

1.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沒有盡頭。通過本研究實踐,筆者認識到對于教學生活化策略的研究是沒有盡頭的,研究只會隨著教學對象、教育環境以及其他相關教學要素的變化提出更新的研究目標。因此,不斷思考,不斷實踐,通過實踐驗證思考,只有這樣,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具有實效性。endprint

2.好的教育理念需要不懈地解讀。通過本研究實踐,筆者認識到一種好的教育理念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認同上,而要通過不懈地解讀加以充分吸收并在自己的教學設計中加以體現。生活化教學是一種非常好的提高學生課堂教學參與度的策略或途徑,關鍵在于不斷地對其進行解讀。

3.好的教育方法需要不斷地踐行。通過本研究實踐,筆者認識到一種好的教法如果僅僅停留在思想上或者紙上,那么其所發揮的作用僅僅是局部的,而要發揮出全部效果,需要研究者不斷踐行。正如本文所研究的教學生活化策略設計一樣,如果僅僅是紙上的設計,那么其教學結果必然會受到影響。而通過實踐與設計的多次重復,最終就會將其所有的功能發揮出來。

4.好的教學經驗需要耐心地提煉。通過本研究,筆者也認識到一些好的教學經驗并不是在一次成功后所提煉出來的,因為這樣的經驗具有不穩定性。只有那些經歷多次實踐驗證后所提煉出的經驗才具有長期性,才具有更大的推介價值。

七、結語

音樂是初中生所學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有效地進行音樂教育是推動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與抓手。本文是筆者對生活化教學在初中音樂課程的一些嘗試,雖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但筆者清晰地知道還有一些研究成果、觀點乃至一些研究數據需要進一步加以研究與踐行。雖然,在后續的研究中會遇到一些困難,但筆者有信心繼續堅持下去,從而取得更加準確的研究結果,更加有效地實施好初中音樂的生活化教學。

【參考文獻】

[1]王問俠.生活化理念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新探[J].中華少年,2017(26):193.

[2]崔競丹.農村中學音樂教學生活化策略微探[J].教育藝術,2017(08):11.

[3]孫媚.開展生活化音樂教學探析[J].成才之路,2017(05):36.

[4]潘菲.陶行知生活化教育理論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6(35):321-322.

[5]劉超.音樂課堂教學應該生活化[J].基礎教育參考,2016(12):44-45.

[6]俞曉倩.生活化教學在音樂課堂中的運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6(15):75.

[7]程菲.音樂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成才之路,2016(05):87.

[8]何苗.試析中學音樂課堂的生活化教學方式[J].吉林教育,2015(29):68.

[9]汪濱.音樂教學生活化的思考與探索[J].甘肅教育,2015(15):60.

[10]顧惠娟.教學做合一,打造生活化音樂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5(21):146-147.

[11]陸慧.構建生活化音樂課堂,讓音樂教學煥發活力[J].文理導航,2014(33):94.

[12]滕焱.陶行知生活化教育理論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時代,2014(10):198.

[13]林良富.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4:7.

[14]王璐.構建初中音樂互動課堂的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7(36):158-159.

[15]雷佳男.四川民歌走進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初探[J].黃河之聲,2017(15):84-85.

[16]史運微.淺析初中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19):61,63.

[17]孫雪飛.調動學生參與盡享音樂之美——初中音樂教學探索[J].藝術評鑒,2017(10):91-92.

[18]林碧珠.初中音樂課堂合作學習的開展與教學方式解讀[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8):217-218.endprint

猜你喜歡
提高策略生活化教學
提高青海牧區物理教學水平的思考
亞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0:35:42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進小學生素質教育的措施
初中語文教育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策略探究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0:37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5:44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4:04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7:41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中国毛片网| 精品久久久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免费在线a视频|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99热最新网址|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综合久久五月天|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少妇|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亚洲第一视频区| 9cao视频精品|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久综合日韩|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色国产视频| 亚洲91在线精品|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另类|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av手机在线| 伊人AV天堂|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免费aa毛片| 久久毛片网|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99手机在线视频| 91九色最新地址| 欧美69视频在线| 欧美日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2020国产精品视频|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欧美啪啪网|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超碰色了色| 亚洲h视频在线|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伊人色在线视频|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正在播放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99手机在线视频|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91线观看| 欧美国产视频| 美女视频黄又黄又免费高清|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小视频| 日本久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