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志宏
摘 要:生活化的高中政治教學就是將教學內容有機地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來促進政治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但現實教學中,高中政治教師對于教學生活化存在理解上的偏頗,未完全深入掌握生活化教學的內涵,以至于出現了在教學中以生活化教學的數量代替教學質量、現代化的多媒體代替黑板教學、教師和學生的經驗代替了課本知識等問題。因此,要真正提高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課教學有效性,教師就必須理解生活化教學的實質,通過高效合理的生活化教學促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全面提高。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有效性;興趣
新課程理念倡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且課堂教學過程要體現開放和包容,具有實踐意義,學生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將課本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進而更好地適應社會,成為合格的公民。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就高中政治開展生活化的教學談一些粗淺的看法,與同仁共勉。
一、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概述
政治教學內容有著學科自身獨有的特點,這一特點須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只有將教材內容運用于現實生活才能促進學生扎實理解,提高所學內容的實用性,促進學生更加愿學、樂學。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學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現實生活化和日常生活化。其中現實生活化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與現實的國家和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緊密結合,這些現實的生活與學生的前途息息相關,將教材中具有現實的知識內容與學生實際聯系起來,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日常生活化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吃、穿、住、用、行上,與學生的學校和家庭生活緊密相關,相較于現實生活,日常生活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開展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學生更樂于參與教學,教師應更加注重開展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
二、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以經驗代替知識
教師的主觀想法往往左右著學生的認知,尤其是政治學科教學,部分教師往往將個體的經驗凌駕于教材的知識基礎之上,這樣的做法違背了新課程標準中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精神,教師的生活經驗是可以運用于教學中的,但須符合培養學生價值觀的要求。同樣,部分教師也存在弱化教材知識的現象,生活化的教學不是教師的“一言堂”講故事,更不是撇開教材自行教授學生知識。因此,實踐教學中,高中政治教師須把握好生活化教學的度,在讓學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的同時,更多地考慮自己的經驗是否與教材知識相符,是否與培養學生高尚的價值觀相符。
2.以數量代替質量
生活化的高中政治教學應根據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實際適時地進行,該本本分分地教授教材知識就應該以知識講授為主,輔以創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而不是濫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以數量代替質量的生活化教學只能讓學生生厭,而且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的教學案例也不符合教材內容,課堂教學的開展顯得十分牽強。因此,教師須精心挑選生活化的教學案例,寧缺毋濫,精心設計案例與教材內容的切合點,進而使順暢的生活案例教學降低學生對抽象枯燥的政治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難度,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三、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1.課堂導入環節開展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持續有效參與課堂學習的基礎。高中政治課教學內容繁雜不易理解,在課堂教學伊始的導入環節就應該有效地開展生活化教學,通過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有趣的、古今中外的政治生活案例相融合,讓學生一下子就喜歡上學習本節課教學內容?,F實生活化的故事、古今中外的經典事例都可以運用于政治課教學中,但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學生對于有趣的、具有啟人心智的案例十分樂于聽、講,通過師生、生生的互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例如,教學“事物間的聯系”一課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生活的城市環境的變化,讓學生感知城市十年前的面貌和現在面貌的差別與聯系,引導學生進行對比,找出它們變化的和未變化的地方,通過對比讓學生感知城市十年間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前后的差別和緊密的聯系,從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事物間是相互制約而又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通過在導入環節讓學生感知與教學內容切合的生活實際,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了支撐。
2.課堂教學中設計生活化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
教師應在備課環節對即將教學的內容進行設計,將教學內容與精心選取的生活實例進行融合,為課堂教學的過程有趣、有效提供保障。例如,即將教學“價格變動”一課時,課前教師可以當地菜市場或超市里近期豬肉、土豆、雞蛋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變動與教學內容融合,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盡情地討論價格變動的原因與影響,從而更好地幫助他們理解與價格有關的知識點。
3.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學習
生活化的情境是促進教學內容更加淺顯易懂的催化劑,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潤滑劑。教學中,教師應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出發,以促進教學內容由抽象變具體、易于理解掌握為基準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學習。例如,教學“勞動者”一課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以小組的形式深入人才市場了解當前的就業信息、市場需求,讓學生更為深切地體會到在社會爭得一席就業崗位需要具備較高的素質,進而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總之,高中政治開展生活化的教學,對于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有效性大幅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無定法,教師須循著高中生和政治課的發展規律,實施創新性的生活化教學,從而全面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
參考文獻:
[1]陳萌杉.淺析高中政治科“生活化”教學的實現策略[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2):133-134.
[2]徐小娥.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4):77.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