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 要:翻轉課堂主要以學生的自學為主,學生在家通過視頻完成學習,在課堂上,師生進行互動學習,教師就學生提出的疑惑進行答疑解難,并就相關的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練習。翻轉課堂關注的是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求學生積極發現問題,主動提出問題,進而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問題。主要分析翻轉課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翻轉課堂;應用
目前的初中物理課堂學生預習情況不佳,并且課堂較為死板,學生產生了畏難的學習情緒,并且在課堂中沒有實踐性的教學,學生動力能力有限。鑒于這樣的教學現狀,在初中物理學科中使用翻轉課堂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如何更好地使用翻轉課堂呢?
一、教師指導預習,幫助學生學習理論知識
翻轉課堂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想要落實這樣的教學模式,需要學生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為了保證學生自主預習的學習效果,教師要指導學生預習,幫助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為學生的探究學習奠定基礎。在指導學生預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預習主要分為讀、劃、查、思、練五步,教師要教授學生預習的基本步驟,幫助學生掌握預習技巧。其次,在初次使用翻轉課堂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列好預習的提綱,提示學生課時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例如,在預習“光現象”這一知識點時,首先要理解反射的概念,分清楚什么是漫反射,什么是平面反射,預習的重點是如何計算反射角和折射角。最后,教師要重視學生預習后的評價工作,只有準確地評價,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糾正預習過程中存在的誤區。
二、開展趣味教學,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在翻轉課堂實行過程中,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為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必須開展趣味性的教學。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入人文性的知識,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學習“萬有引力”時,牛頓和蘋果之間的故事就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物理課堂中使用實物教具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化。直觀形象的物理演示不僅能夠拉近學生和物理之間的距離,還有利于增強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如,在學習反射時,平面鏡和凹凸鏡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內化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重視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新課程改革以后,初中物理教學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實踐教學,讓全體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從而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例如,在初中物理課堂中教師可以進行演示實驗,就教學現狀而言,目前大多都是教師演示實驗,讓學生觀看,這樣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夠觀看到,坐在后排的學生觀看起來非常困難。還有部分教師將實驗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自由進行實驗。然而,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進行多次實驗也只是徒勞無功。最好的實驗教學應該是在教師示范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過程,然后教師進行指導,糾正學生在實驗中的誤區,解決學生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在學習聲音這課時,教師可以組織一項實踐活動,課前準備好多媒體、投影儀和音響等,將教室的桌子布置成半圓形的,然后將同學們分為不同的小組,教師準備好可以改變音色的電子琴和可以調節松緊的鼓,并給學生準備相關的獎品。活動正式開始后,教師先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視頻,視頻中海風吹著海浪,海浪碰擊著礁石,海鷗在鳴叫。然后教師提問,日常生活中,我們聽到過很多動物的聲音,如鳥、青蛙,大家知道它們的發聲器官嗎?知道它們是怎么發聲的嗎?然后小組討論,陳述結論。接著,回答海風吹動海浪,海浪碰擊礁石的聲音是如何發出的?隨后,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樂器,播放相對應的音色,然后用電子琴的不同音色演奏同一首歌曲,讓每個小組的同學猜一下樂器的名稱。并調節鼓面的松緊,聽鼓的聲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四、加強師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使用翻轉課堂,教師必須鼓勵學生多和教師交流溝通,建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不受課堂氛圍的約束,大膽向老師提出自己的疑惑,積極主動的和教師展開交流。只有學生主動開口講話,教師才能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案,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使用翻轉課堂,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教師還可以構建課內外統一的教學模式,教師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選擇合適的教學支撐系統,引導學生參與到在線平臺的交流過程中。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使用過程中要求師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累更多的經驗,在短時間內更好地掌握知識,加強對知識點的實際應用,進而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袁澤祥.論翻轉課堂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觀察,2017,6(22):115-116.
[2]羅鏡成.初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及實踐解析[J].科教導刊(下旬),2017(4):145-14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