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春
摘 要:一提到傳承文化,很多人都會想到語文這一學科,不過現實中卻不是這樣的,中國文化的傳承不僅僅包括語文相關知識,同時還有數學知識文化方面的傳承。基于此,文章主要在傳承視角下進行了小學數學文化教學的分析探討。
關鍵詞:傳承視角下;小學數學;文化教學
一、創造合理的數學文化學習環境
數學文化要想更好的傳承,那必須有良好的學習環境作為依托,而數學課堂是數學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重視課堂環境的創造,具體可以在班級黑板報中留出一定的位置,然后將其設置為數學文化傳承角,定期進行內容更新,如將一些著名數學家的生平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出來。同時還可以在班級中開展相關的閱讀活動,例如,閱讀《趣味數學》《數學家的故事》等相關書籍,以此使學生了解更多的數學文化,加深對數學文化含義的影響,這樣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夠讓學生將數學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1]。
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還應適當地為學生布置相關的課后任務,使學生課下也能夠積極地進行數學文化的學習。例如,課堂閱讀的數學小故事中涉及長方形怎樣剪角的故事,那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故事的發展來學習和練習剪角,并且在這一過程中認真仔細地觀察會有怎樣的情況發生。將學生的閱讀和操作有機結合,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知識的探索,提升教學質量。
二、強調數學文化合作學習
傳承數學文化是全體師生需要共同承擔的重任。所以,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將所有的學生團結起來,讓他們一起進行數學文化的學習,從而將優秀的數學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2]。具體可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強調數學文化合作學習,鼓勵學生開展數學文化學習,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必定能夠很好地優化數學觀念、數學思維以及數學價值觀等,提升學生對本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除此之外,數學文化的合作學習能夠很好地幫助教師進行教學目的的轉變,從學生利益這一角度出發,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合理地設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環節,同時還應該積極地創新教學方式。并且加強數學文化合作學習還能夠幫助學生打破傳統學習模式的束縛,充分發揮出他們個性化的特點,很好地挖掘出學生潛在的數學思維能力。在當前教育背景下,強調數學文化合作學習已然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其不僅能夠滿足師生各方面的需求,還能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三、提升數學文化練習的強度
在當前傳承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文化教學的過程中絕對不能急于求成,而是應該循序漸進。具體可以通過逐漸加強數學文化教學的強度,利用分階段和分層級的教學方式來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在第一階段,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開展一些基礎性的練習,以此來加深和鞏固學生所掌握的基礎性的數學知識。例如,在“兩條線是否垂直”這一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先提出較為簡單的問題:“我們班級中有哪些線條是相互垂直的?”這時候學生必定會踴躍的舉手發言,很好地加深學生對垂直這一概念的印象和理解。然后在第二階段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對比練習,先向學生展示幾組形狀和圖片,讓他們指出這些圖形中垂直的線。第三階段就可以開展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多為學生提供一些想象的空間,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例如,為他們提供數學文化中一些非常著名的錯覺圖,然后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觀察,找出其中符合要求的線段。
必須注意的是,在增加數學文化練習強度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按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進行階梯式的增加,每一層次的問題都應合理地進行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班級學生共同進步,促使學生更好地將數學文化傳承下去。
四、結語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基于傳承文化的視角來開展實際的教學工作,重視數學文化在教學活動中的滲透,使學生能夠清晰感受到數學文化的魅力,提升其數學思維的能力以及數學文化素養,為其今后的數學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文君.傳承傳統音樂文化視角下的小學器樂教學改革研究[J].兒童音樂,2017(4):70-73.
[2]王 珀.文化傳承視角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學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