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奎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學科的教學環境也出現了較大變化。但是,由于部分高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方法等問題的影響,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誤區,想要保證新課程標準在高中數學課程中的實施效果,解決教學誤區困擾至關重要。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實施對策;設計合理;教學目標
一、對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誤區的分析
(一)教學目標誤區
新課程改革中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其推行技能、思想、品質與知識的全面發展。然而,由于我國長期處于應試教育環境下,這使得學校、教師、家長、學生乃至整個教學環境都出現了教學誤區,分數成為了衡量學生學習效果、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標準。在這種錯誤的教學目標下,高中數學成為了學生考試得分的一種工具,而并非是一種知識、一項技能。在新課程改革之后,高中數學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但是作為知識傳播者和教學引導者的教師并沒有真正正確的認識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育,其教學目標也沒有發生改變,以“分數”為目標的高中數學教學行為仍在繼續,這將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帶入到了誤區之中。
(二)教學關系誤區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高中數學的教學關系是教師為施教者,整個課堂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師來展開的,在課堂上教師負責教學引導、知識傳播、教學提問以及知識總結等。學生則是高中數學的受教者,他們只需要負責聽課、記憶和記錄即可。從新課程角度分析,這種教學關系是存在弊端的。因為在這個教學活動當中,學生應該是教學主體,課堂上對知識的探索、分析以及吸收行為都應該是學生主動進行的,因為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效果才會更好,學生才能夠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實現對思想、技能、品質的鍛煉。然而,從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環境看,很多教師仍然是以自我為中心展開教學,這種使學生失去學習主體性的教學模式,讓高中數學教學關系發生了顛倒,同時也將高中數學教育帶入到了誤區。
(三)教學方法誤區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是極其單一的。無論什么教學內容、無論難度高低,都是以教師講例題,學生學習,最后教師出題學生解答的這種模式。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讓學生學會如何解題,但學生學習知識的動機、欲望都沒有被激發和調動出來,這也是為什么學生只會解答題目,但不會實際應用數學知識的主要原因。新課程理下,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探究過程以及學習技能的重要性都實現了提升,這說明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知識的傳授并非是唯一目標,圍繞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教學方法也由此出現,合作探究法、差異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然而其在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并沒有得到真正的應用,教師的高中數學教育方法仍然沿用傳統,這使得高中數學教學方法與新課程之間出現了誤差。
二、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的對策
(一)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
合理的教學目標是新課程實施的基礎支持,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至關重要。現代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育,其所要達到的培養效果并非只是讓學生具備數學知識,而是一個能夠認識數學、理解數學、掌握數學、應用數學的學科型人才。為了達到這種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要改變自己“分數論”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和理解數學,并從中激發出他們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為實現新課程背景下正確的高中數學教學目標打下基礎。
(二)做好學習思維指導
相比于基礎教育階段的數學知識而言,高中數學知識的難度實現了較大的提升,這使得很多已經適應基礎教學階段數學學習模式的學生,在遇到高中數學后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實際上,數學知識作為一門具有系統性的科學知識學科,其所有內容都是具有關聯性的,學生之所以遇到了學習困難,是因為他們并沒有真正的找到基礎數學與高中數學之間的聯系。為此,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出自己教學引導者的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環節中,做好對學生的思維指導與啟發,幫助他們正確的渡過“水土不服期”,給學生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學習感受,幫助他們正確的認識高中數學,理解高中數學,學習高中數學。
(三)堅持“以教輔學”
在新課程實施環境下的素質教育過程中,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得以被確定,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已然展開。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必須要認識到自己在教學行為中角色變化的重要性,并能夠適應此種教學角色的轉換。在新課程教學方法當中,合作探究法、差異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法都是以學生為主而建立起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深入的對這些教學方法的研究,并將其落實到實際教學行為當中,從而達到確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目的。讓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理解高中數學,并在教師的教學輔助下去學習和掌握高中數學,將高中數學知識內容融入到學生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當中,使學生能夠在數學方面獲得進步,從而在將來的學習、工作、生活當中正確的運用數學知識,為學生的數學素質提升打下基礎。
新課程標準作為推動我國教育事業改革與進步的關鍵,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所遇到的誤區,嚴重阻礙了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性。為了保證高中數學的教學有效性,高中數學教師必須要為新課程標準與高中數學的有效融合付出努力,通過對教學目標、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方法的改變,來提升新課程標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效果,為高中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李葉梅.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8:98+114.
[2]焦彩珍.高中數學新課程教學改革存在問題的思考[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0,05:70-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