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尚文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語文教學的進程會產生很大影響,小學生如果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有助于其成長和發展。縱觀我國的文學大家,如魯迅、徐志摩、巴金等,他們小時都非常喜歡閱讀,并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逐漸形成健康的審美心理,為他們今后成為文學大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閱讀教學,通過閱讀教學進行審美構建。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
縱觀我國的文學大家,如魯迅、徐志摩、巴金等,他們小時都非常喜歡閱讀,并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逐漸形成健康的審美心理,為他們今后成為文學大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閱讀教學,通過閱讀教學進行審美構建。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構建的含義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構建主要指的是通過閱讀教學,逐漸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通過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提升,使得學生能夠形成對美的正確認識,樹立起正確的美的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構建的特點
首先,審美構建具有一定的難度。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意識形態不夠成熟,使得審美構建存在難度。其次,審美構建比較淺顯。對小學生的審美構建應當讓學生淺顯易懂。最后,審美構建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對小學生的審美構建,應當讓其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美。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構建的意義
第一,有利于陶冶學僧的情操,完善學生的審美心理。第二,有利于培養學生感知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第三,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良正確的審美觀念,并應用到其他學科中,形成良性循環。
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構建的問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構建收集整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教師對審美的構建不夠重視;二是部分學生對閱讀教學不是非常感興趣;三是審美構建不符合教材實際;四是審美構建的手段和方式比較單一。
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構建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興趣的推動力非常大,很多小學生都是憑借興趣進行學習的,對于感興趣的內容努力學習,對于不感興趣的事物拋在一邊。在閱讀教學中,小學生語文教師要想進行審美構建,必須要使得學生逐漸熱愛上閱讀,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擺脫傳統閱讀教學觀念的影響,將學生視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感受到閱讀的快樂,一旦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審美構建也就事半功倍。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美并且經典的古詩詞,如《望廬山瀑布》《鋤禾》《憫農》等,學生初次接觸這些古詩詞的時候,閱讀起來非常繞口,不喜歡這些古詩詞的閱讀。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講解,描繪出詩詞中的景象,如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農民田間勞作的辛苦等,通過這些情景來激發學生的學興趣,并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去感受美的意境,在不斷地引導下,逐漸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
(二)從教材內容發現美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寫美的內容,有描寫景物的,有描寫人物的,有描寫動物的,各種各樣的文章都能夠體現出大自然的美以及社會的美。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年紀比較小,對新鮮事物容易感到好奇,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從熟悉的文章著手,引導學生學會從閱讀中發現美,從而能夠從閱讀教學中進行審美構建。有的描寫景物的,如《美麗的南沙群島》;有的描寫動物的美,如《珍珠鳥》;有的描寫人物的美,如《師恩難忘》。當然除了上述幾種美之外,教材中還有各種各樣的美,無論如何,小學語文教師都應當善于發現教材中的美,能夠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審美能力。因此,充分利用課本教材是教師閱讀教學進行審美構建的重要途徑之一。
(三)注重對閱讀的分析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僅僅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主動去發現文章中的美還遠遠不夠,還應當讓學生對美形成正確的理解。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教材中的美學形象、文章語言等,對閱讀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使得學生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的同時,還能夠形成對美的理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正確的美的觀念[3]。比如,在課文《珍珠鳥》中,有一段這樣的描寫"......它小,就能輕易地由疏格的籠子里鉆出來。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后背還沒有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這段描寫非常精彩,十分形象地描寫除了珍珠鳥的美。教師在講解這段文字的時候,一定要將其視為文章的重點,讓學生在心中構建一幅描寫珍珠鳥的圖畫,并詳細講解這段文字,使得學生領會到這些句子的美感,感受到作者的實現情感以及內心世界,最終實現審美構建的目的。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審美構建的關鍵階段,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雖然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構建存在一些為,但只要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能夠應當充分利用閱讀教學環節,讓學生去發現閱讀中的美,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引導,提高學生對美的欣賞水平,使得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