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瑩 徐鋒 徐偉
摘要:本文介紹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總結了這一文化形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重要性,并通過歸納總結,提出了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方法,以此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高校 ? 思想政治 ? 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我國偉大民族的靈魂,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點內容是繼承和弘揚具有正能量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它不僅能強化當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還有利于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新理念
在新時期背景下,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目標,而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與建設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最終目的。
長久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經歷了巨大的洗禮,并逐漸形成了能夠經得住風雨的堅定文化理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課理論教師應深入分析教學內容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間存在的內在聯系,深入探索兩者之間的互利性、互補性、互動性內容,不斷更新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教育理念,從而在教學中有效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還可以基于馬克思、恩格斯等偉大作家的經典作品,在開展傳統文化融入教學相關活動時,讓教學內容呈現出多樣化,達到弘揚傳統文化的作用。作為新時期的高校教師,要不斷更新思想政治課教學理念,充分發揮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與思想政治課的理論優勢,并結合社會發展中衍生的育人理念,培養高水平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重點內容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擁有獨具魅力的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古而新的國家,中國應該將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力發揮出來。因此,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課理論教學時,高校必須把中華文化發展歷程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先幫助高校學生建立完善傳統文化發展歷程的概念。
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基于獨特的自然、社會、歷史環境的背景,我國祖先智慧的結晶不斷積累,形成了獨有的文化形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詳細講解中國文化道路發展的歷史性和特殊性,深刻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中農業文明與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文化的影響,同時滲透社會結構中家族本位的概念。此外,教師應重點滲透文化形成與發展中重要歷史人物對歷史塑造的促進作用,如孔子、老子等思想家著作的理念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從而幫助學生更加真切地體會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的歷史背景、文化基本走向、發展脈絡等。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方法
從實踐角度來講,在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無論是從深度還是廣度上,都表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程度不夠。不僅如此,由于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顯得過于平淡,同時高校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心態,鉆研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另外,高校學生對重要歷史人物知之甚少,相比中國傳統節日,他們更樂于慶祝國外的節日,在學習傳統文化時也表現出冷漠的態度。因此,高校教師應該基于高校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發展的現狀,分析兩者結合的阻礙,建立完善的教學計劃。
高校教師應該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歷史使命,強化文化意識,并在教學過程中,從政治功能方面幫助學生建立認知文化,從而更好地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強化高校教師專業素養的同時,切實提高高校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陳衛平.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五個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2017,(36).
[2]王延隆,劉蓮香,王晶.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J].高校輔導員,2018,(4).
[3]渠彥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理性審視[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7,(11).
(作者單位: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