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玲
摘 要:為了準確了解電子商務行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我們課題組對南通市電子商務相關行業開展了市場調研。通過調研企業發展現狀、相關學科職業的技能人才需求和本專業畢業生就業與發展情況,希望能夠再次科學定位電子商務五年制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和人才培養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電子商務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體系改革。
關鍵詞:南通市 市場調研 電子商務專業 五年制高職
中圖分類號:F71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8(c)-0123-03
1 概述
1.1 調研時間
2018年6月至2018年8月。
1.2 調研地點
南通市及周邊地區。
1.3 調研對象
本次調研對象有淘金信息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南通瑞升運動休閑用品有限公司、南通瑞林經貿公司、江蘇卡萊絲紡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東洲青創空間(下屬多家電商公司)、江蘇固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等10多家具有代表性的相關企業,調查工作崗位近30個。
1.4 調研方法
主要采用第一手資料進行調研。
(1)典型企業(業務骨干):重點調查法、設計問卷調查、觀察法、訪問法(設計問題)。
(2)電子商務行業專家:重點調查法、訪問法(設計問題)。
1.5 調研的基本觀點或結論
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再次科學定位我們學校的電子商務五年制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和人才培養層次,構建“商教一體”的教學新模式。緊密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以電子商務職業技能要求為核心,課程內容對接工作崗位,教學過程對接工作過程,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學生崗位技能以及職業能力,最終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2 調研情況介紹
2.1 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趨勢
在國內電子商務行業如火如荼發展的同時,人才供給卻相對缺乏,形成供不應求的局面。這主要是由于電子商務行業比較注重實踐技能,雖然很多學校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但是畢業生僅憑著在校期間學到的專業知識還不能很快進入角色,勝任工作崗位,導致該專業就業率偏低,畢業生在就業時搖擺不定,從而也劇了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緊缺。
2.2 電子商務人才供需狀況
2.2.1 就業崗位
從調查結果來看,有60%的受訪企業都設置了專門的互聯網相關從業崗位,包括網絡環境的建設和維護人員、技術研發人員、電子商務活動相關人員等。互聯網對傳統經濟的影響不僅改變了傳統電商企業的運營方式,也形成了新型的電商經濟結構和電商營銷模式,而且推動社會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解決了部分就業問題。
2.2.2 電子商務企業新增用人需要
在本次調研的企業中,從業人員需求數量十分旺盛。以淘金信息科技江蘇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正在建設自己的網絡商城,特別是近期與政府合作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由于缺乏專業的電子商務人員,有一部分業務還未開展,僅此一家企業電子商務人才缺口就達30~40人。
2.2.3 人才的滿足率
從目前的調查數據看,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數量完全滿足的只占11.5%,基本滿足的占60.3%,不滿足的占22.8%,特別急需的占3.3%。據此可以看出,不滿足和急需的占了受訪企業的1/4。大部分被調查企業,其電子商務業務才剛剛起步,如同上述描述的淘金科技一樣,但隨著業務的發展和公司對電子商務的進一步了解和依賴,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程度必然會越來越迫切,也就是說不滿足率和急需性會迅速提高。企業電子商務人員的滿足率如圖1所示。
2.2.4 企業對人才知識與技能的需求
電子商務人才屬于一種新型的、特殊的人才,其培養模式、使用模式及社會認可度等都還在探索之中。因此,在本次調研中,課題組特別征詢了企業對三類人才需求的實際情況。其中需要戰略策劃型電子商務人才的企業約占34.27%,需要管理運營型電子商務人才的企業約占54%,需要技能實操型電子商務人才的企業約占56.57%。由此可以看出,技能型和運營型與一線工作崗位密切相關,這兩類人才的需求才是企業當前需求的最大熱點,如圖2、表1所示。
3 調研分析預測
3.1 電子商務從業人員能力狀況分析
3.1.1 各層級技能人才工作任務與能力分析
各層級技能人才工作任務與能力特征分析見表2。
3.1.2 南通現有市場電子商務職業崗位分析
南通現有市場電子商務職業崗位群見表3。
3.1.3 電子商務人才職業發展體系
經過調研發現,南通市電子商務人才職業發展體系已經較為明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期:積蓄知識。從一般人員崗位做起,學習各類專業技能以及行業知識,包括貿易基礎、貿易實務、網上營銷等,積累時間一般在1年內。
(2)實操期:獨當一面。經過1~2年的學習階段,一般在第二年至第三年可間進入某一專門領域,從事相對簡單的管理工作。
(3)創新期:文武兼濟。一般在第三年至第五年向經理的職責方向轉變。對自己所主管的部門能夠進行有效規劃,有能力制定相應的戰略目標和發展規劃。
(4)領袖期:內外兼修。工作經驗在5年以上的電商業務人員,發展成為某項領域的第一監管人,在企業中從事綜合管理。
3.2 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分析
通過此次調研,課題組發現南通市及周邊地區的電商崗位主要還是以運營崗位為主,主要集中在在線客服、網頁美工(含產品拍攝)、文案策劃、網站推廣、網絡促銷、運營策劃等崗位(見表4)。而根據本地區物流配送部門的統計,由于地區優勢,做電商家紡的各種規模的企業達5000家以上。因此,我們學校五年制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應該把培養電子商務運營管理一線高技能人才作業該專業的主要人才培養方向,在綜合分析本地區崗位的任務與技能需求基礎上,提煉典型工作任務,課程內容對接工作崗位,教學過程對接工作過程,并以此為基礎,構建“商教一體”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
3.3 電子商務專業就業情況分析
南通市五年制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工作單位主要分布在中小型外資企業或民營企業,主要從事銷售或低層管理工作。究其原因是本專業畢業生相對比較年輕,企業在招聘中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學歷情結,對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其定位多在技術或營銷等工作崗位上。另外,由于大部分畢業生對職業定位都比較看好本專業的發展趨勢,并不太在意暫時的工作類型。
在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服務中,學生比較看重在求職面試中的實戰技能。所以在校學習期間,特別是實訓期間學校需要特別增加求職面試方面的技巧培訓。
4 意見和建議
(1)通過此次調研,我們逐漸清晰五年制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讓學生到企業實習;讓學生到企業兼職;讓學生親自參與電商項目動作過程、建立有效的實訓教學;校企合作辦學;讓專家、企業家到學校授課;學生自己或團隊創辦電商網站;學校開展多項目的技能創新大賽等。通過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2)要堅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辦學的道路。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讓學校和企業的人員、技術以及設備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從而切實提高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將企業引進學校后,也就是將企業的一部分運營平臺建在學校,這樣就可以在校內實行“理論學習”和“頂崗實訓”相結合的“商教一體”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既能夠解決企業場地不足的問題,又解決了學校實習實訓人員、技術和設備不足、學生管理難度大等方面的問題,真正做到企業與學校資源共享,獲得“產學研”相結合的共贏。
(3)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和師資隊伍的建設密不可分。電子商務專業需要調整和優化師資隊伍的結構,建立一支以電商專業教師為帶頭人的“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學校組織教師學習現代電子商務理論和現代電子商務技術,掌握現代電子商務教育方法和技術手段,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探討符合學校實際和教師自身特點的電子商務教學新模式。
總之,通過調研,我們更堅定認為:教學模式改革必須緊密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以電子商務職業技能要求為核心,課程內容對接崗位,教學過程對接工作過程,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商教一體”的教學新模式,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學生崗位技能以及職業能力,最終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 何松.A電子商務公司營銷策略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7.
[2] 聶林海.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特點和趨勢[J].中國流通經濟,2014,28(6):97-101.
[3] 紀漢霖,章惠.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的調研分析[J].科技資訊,2009(1):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