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露
摘 要:語文學科在當今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學科地位越來越高,隨著其地位的提升語文學科教育也越來越受到學生家長的關注。但當今現狀又是小學語文學習中學生進步不大,學習積極性較低,尤其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都覺得困難重重。將從教學經驗和與其他教師探討交流得到的感悟出發,試圖總結出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技巧教學;問題及對策
一、創立寫作情境,讓學生將自己的親身感受寫出來
有一次我布置了一個命題作文《一件關于誠信的事》,我看到當我寫出題目時學生很茫然,不知如何下筆,我在講完要求之后,看到學生還是很為難,于是將他們帶進課文里,感受課文字里行間表達的感情,然后我再啟發引導。最后,我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直到每一個學生帶著滿意的表情開始奮筆疾書后,我才放心。誰知,第二天我批改時才發現,班里10個學生,寫拾到100元交給失主的有12人,拾到10元交給失主的有6人,(其過程也基本雷同),偷家里錢后來又承認錯誤的有4人,其他4人。我無法求證其事件的真實性,但這也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共性的事件。
這樣的作文雷同的情況其實很常見。學生拿到題目毫無思路,尤其是看到半命題作文或者是開放型作文時手足無措,完全不知道如何下筆。在老師講解一些寫作時可用的事例時,學生往往不加思考就照搬照抄,以至于收作文上來時十份里面有八份是雷同的。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其根源是學生思維僵化,不會觀察生活,久而久之,學生沒有自己的親身體驗,事例也就不夠鮮活。要解決這一問題,我決定讓學生在每堂課的前五分鐘按照次序每個人分享最近經歷的一些有趣有意思的生活實例,為大家拓展寫作素材,也讓文章更有生活氣息。
二、合作方式解決問題,交流寫作方法
合作中個體的力量將會匯聚在一起,這個力量將會成倍增長,在寫作實踐上這股力量將幫助他們穩步提升。那么如何讓寫作這種個人化的事情變成合作化呢?我認為我們可以多開展幾次寫作主題班會,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引導為輔,老師提供一些優秀作文或者是有某種類型問題的作文讓學生自己點評,在點評其他人作文的過程中他們會更加清楚所出現問題的嚴重性,那么該如何避免這類問題的出現,相信學生將會有更多的思考與感受。除了在作文點評時強調學生的主體性,還應該不斷創造機會,讓學生溝通,讓他們逐漸培養用合作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在交流中學習寫作方法的習慣。
例如,在老師評改完作文之后就把文章交給其他的學生,分小組討論,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總結概括出別人作文的優劣以及自己可以學習借鑒的一些方法,之后向大家展示,最后由老師進行點評概括。相信學生在這樣的交流探討的氛圍之中能不斷反思,學會學習借鑒他人的長處規避自己的短處,最終達到促進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提高的目的。
三、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素材
其實,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中出現的這種種問題的根源就在于學生并不熱愛寫作,覺得寫完一篇作文只是單純地完成任務而不是用筆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為了在應試考試中拿到高分就只需要記住老師講過的“套路”就行了,到時候照搬照抄,就算得分不是很高但也不會太低。最可怕的是,這種方法往往還是行之有效的,這就讓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陷入了瓶頸,大家千篇一律可是還不能說你是錯的。這個時候教師就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師確實需要教授他們一些應試技巧,但在強調應試技巧的重要性時還應該強調寫作的快樂,引導他們進行思考與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素材。只有通過這樣不斷的努力,學生才有可能慢慢愛上寫作,認為這是一件值得我付出心血和努力去做好的一件事,否則在家長和老師逼迫下,他們只會從內心里越來越討厭寫作,更加傾向于只是用模板和套路,而很少表達真實情感,很少為了這個作文題目,進行自己獨特的思考與想象。
以上就是筆者通過多年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多年的教學實踐以及與各位老師的演習探討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幾點:(1)創立寫作情境,讓學生將自己的親身感受寫出來;(2)合作方式解決問題,交流寫作方法;(3)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素材。我認為只有從實際生活出發,從孩子們的學情出發,從當前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中存在的真實問題出發,按照上文討論出來的那幾個途徑施行,并在具體的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中不斷修正,不斷總結,逐步完善,以期最終能夠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希望在這條道路上大家一起努力!
參考文獻:
[1]曹軍韜.簡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10).
[2]朱鵬舉.讓人物鮮活起來:談小學中高年級寫作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4(10).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