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玲
摘 要:在當前教育快速發展及新課程理念的影響下,小學教學模式的改變是非常大的,逐漸淘汰了傳統而陳舊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新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重視對學生思維的開拓與發展,多角度、全方位拓展小學生的知識。小學美術教學也是一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一種較為成熟而實用的教學方式,它能夠保證小學生在美術教學中實現自主而高效。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美術;美術教學;研究
當前,新的課程標準對我們國家小學教育的目標、功能、結構以及評價等都進行了全方位的定位與詮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跟隨時代的腳步,逐步被新的教學模式所替代。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翻轉課堂的呈現,使孩子們真真正正成為了小學美術課堂的主體,小學美術教師將小學生成功地帶到學習之中去,讓他們能夠積極而主動地加入到學習之中,實現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真正高效。
一、詮釋翻轉課堂的含義
翻轉課堂就是指將小學美術課堂上的時間進行重新有效調整和分配,將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小學生美術學習上,使孩子們能夠自主參與到美術學習之中,達到細致、全面而真實地理解小學美術學習的知識。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應該充分的把握好課堂上有效的教學時間,讓學生能夠在課前自主預習美術知識。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當前網絡的先進技術,以網絡中的視頻及知識庫的途徑,找尋自己在新課程學習所需要的美術資料。課后也是一樣,學生自己也可以找出有效時間,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制訂適宜的小學美術學習計劃。同時,自主學習中不理解或是模棱兩可的知識問題在老師講解時解決。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小學生個性化的學習,真正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己探索等方式,實現更深層次的學習。
二、掌握翻轉課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要靠自己完成任務,而且需要積極加入小學美術教師所設計的課堂內容之中來,既要完成教師布置任務,也要掌握小學美術的知識。小學美術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必須將小學生放到課堂教學的中心位置上,把小學生的認知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幫助學生構建認知途徑,促進學生認知的有效發展。同時,美術教師與小學生互動與交流,這也是美術課堂的重要環節。在使用翻轉課堂進行美術教學時,教師應該知曉學生認知在課堂上交流的重要性,協助學生準確定位,找好自己的位置,更加深入地理解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互動與交流環節重點放在提高每一次交流的質量上就達到應有的教學目的。
三、翻轉課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巧妙運用視頻創設有效的美術教學情境
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微視頻組織學生進行教學,學習相應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做好準備工作,同時帶領學生一步步走進美術的情境當中,這樣不但可以將美術教學中比較抽象的畫面變得更加直觀,而且可以減少學生對自己繪畫產生的恐懼感,讓所有學生在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都能夠學習一些技巧,同時可以讓課堂更加順利地開展。因此,在教學前,美術教師應該將視頻制作完成,然后通過視頻創設一定的情境,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增強學生對美術的理解,提高其繪畫能力,最后可以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
例如,在教學生學習關于禮物的外套繪畫時,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提供一些禮物的外套的圖片或者視頻,包括一些禮物的外套的設計與應用,讓學生更加詳細地了解禮物的外套,可以從側面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其次,教師可以對學生的繪畫進行點評,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畫中的不足,發現自己的問題,可以更好地發展。
2.充分利用視頻為學生展示繪畫的全過程
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視頻的形式讓學生直接的觀看繪畫的過程,然后可以讓學生模仿著進行繪畫。利用視頻的形式,學生可以反復進行觀看,對于難度比較大或者不理解的部分,還可以暫停播放,在教師的講解之后再繼續播放。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掌握繪畫,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夠更好的掌握其中的技巧,提高繪畫學習效率。另外,在目前素質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要鍛煉學生的技巧,保證繪畫的質量。
例如,在教授學生抽象雕塑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跟著視頻的內容一步步進行制作,培養學生的素養。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創作,根據自己的想法畫出一個抽象雕塑,還能提高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發展。
四、結語
翻轉課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提高自主的能力。另外,翻轉課堂也是一種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可以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讓老師了解學生更多的情況,不斷將教學進行完善,促進小學美術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尤魯濱.小學美術翻轉課堂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15).
[2]肖巧慧.翻轉課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神州,2017(28).
注:課題名字:翻轉課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號:GS[2018]GHB0684。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