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摘 要:閱讀與思考是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中經常運用的兩個方面,這兩者之間相生不相克,是一種互為輔助、互為促進的關系,閱讀為思考提供素材,思考為閱讀分析提煉,促進繼續深入閱讀探究答案。在小學高年級中,這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體現得更加明顯,就此課題進行一些淺顯的分析探討,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思考
表面上看,閱讀與思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其實兩者之間是具有緊密的辯證邏輯關系的。古語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閱讀、思考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兩者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在小學語文高年級的教學中,必須要認清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把握他們的內在聯系,科學合理地運用閱讀和思考,提升自身學習效果。
一、小學語文高年級開展閱讀的積極作用
閱讀的作用對于個人的進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學校課堂的學習中,所能獲取的知識是有限的,大都局限于我們的教材內容,但是知識的海洋是浩瀚的,課文教材只是這海洋中的一滴水,剩下的知識就需要學生去探索,探索的最佳方式就是開展廣泛的閱讀。
一是可以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書是人類文明的象征,是人類歷史文化傳承的使者,學生通過廣泛深入的閱讀,就能夠接觸到更多、更新、更廣的知識,不斷地拓寬豐富自己的知識認知層面,強化自身的知識儲備。
二是能夠強化自身素養提升。人類文明的發展傳承,需要依靠書的記載,學生通過開展閱讀,就能全面深入地認知人類文明,汲取文明的精神食糧,促進自身素養的提升發展。
三是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學生在參與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學習到新的知識,但是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內容也是有限的,單純依靠課堂的學習,知識遠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成長需求,只有閱讀才是學生實現個人快速發展提升的重要途徑。
二、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深入思考的積極意義
思考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最大特征,就是因為人類具有思考的能力,才能促進人類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才能創造出一個一個文明的成果來造福人類。
一是促進學生對于閱讀知識的理解消化。閱讀是我們獲取知識的途徑,獲取的知識必須經過消化,才能轉變為營養讓我們人體吸收。比如我們飲食一樣,吃了很多事物,必須經過身體各個部件的消化功能,將各種食物轉為營養成分,思考的作用也就是對閱讀知識進行加工,促進我們理解消化吸收。
二是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思想意識的培養在于思考,一個人的大腦是處于發展狀態的,但是長期處于一種停滯不前的惰性狀態,其細胞組織也就慢慢地運轉緩慢,逐步發展成為不愿想、不會想,經常性開展閱讀思考,能夠積極提升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是思考是促進學生自我提升關鍵步驟。“學而不思則罔”,這句話就很好地詮釋思考的作用。進行知識的學習,如果只是把它當做寶藏放在倉庫中進行儲藏,再多的知識也沒有實際效果,必須通過思考步驟的認知消化理解,才能促進我們自身發展提升。
三、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運用閱讀與思考的有效策略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經歷了幾年的學習培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思考能力,在開展自我閱讀中具有獨立思考條件,在閱讀學習中,需要綜合運用閱讀與思考,提升其閱讀的效果。
一是樹立主動思考閱讀的思維意識。意識的養成需要一定的外界推動力,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是具備這種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由于長期的慣性思維模式,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習慣于跟隨教師的節奏進行學習,缺乏獨立學習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綜合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批判閱讀意識,幫助他們建立起自我閱讀學習、自我思考認知的意識,樹立我能學好學深學透的自信心,通過這種意識的強化培養,讓學生能夠主動地開展閱讀思考,綜合運用這兩種能力提升自我素養。
二是開展帶著問題的閱讀。問題就是我們思考的內容,是我們需要通過思考進行解決的難題,思考需要有具體的學習內容作為支撐,只有通過閱讀才能積累出思考的基礎,因此,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必須要帶著問題去讀,圍繞問題解決去開展有效的閱讀,為思考解決問題而做好知識儲備。例如:進行課文《長城》的教學時,長城作為我國的一項歷史建筑奇跡,是如何建成的呢?帶著這樣的問題,學生就需要通過深入閱讀,不僅僅在于教材內容,更加需要從課外閱讀中去尋找答案,有力地推動學生自我閱讀的深入開展。
三是以問題的思考推動閱讀的開展。思考的是進行問題的解決,但是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隨著思考的進一步深入,進入更深次的探究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問題又會進一步提升,如何繼續解決好這些問題,那么就需要進一步廣泛深入地開展閱讀,以問題思考促進閱讀的更深層次推進。例如:學習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從小就樹立偉大的夢想,并且一直堅守信念,實現了中華民族翻身做主人。對于這個問題,學生思考周恩來為什么會樹立這個信念呢?學生通過廣泛閱讀,理解了是因為中華民族的積弱導致的,因此周恩來樹立了這個志愿。
總之,閱讀與思考是兩個互為促進互為輔助的因素,兩者需要緊密結合才能發揮效能,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需要充分把握這兩者的辯證關系,才能真正達到課堂閱讀教學效果,實現以課內閱讀教學指導,使學生潛移默化養成閱讀的意識習慣,從而實現語文素養的全面提。
參考文獻:
[1]許艷.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3):218-219.
[2]周雪.小學語文閱讀類微課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