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促進了體育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體育的重要程度不斷攀升,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及時轉變自身傳統的思想理念,運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實現質的轉變,進而促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就愉快體育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個人的觀點,通過與各位進行分享,希望能夠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愉快教學;小學體育;應用策略
伴隨著新課改標準的貫徹和落實,素質教育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社會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要求程度越來越高,不僅要讓學生具備豐富的文化知識,更要讓學生的德智體美實現全方位的發展,以此來滿足社會的迫切需要。基于以上的原因,在小學這個階段,加大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關鍵時期。盡管我們國家的體育重視程度同以往相比,已經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和提升,但是依舊存在著巨大的進步空間,需要廣大的老師進行思索,在這樣的情況下,探究愉快體育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際運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現狀
素質教育在不斷推進,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帶來了質的飛躍,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體育教學仍然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按照以往的教學大綱,簡單講解體育動作技巧,然后讓學生反復練習。一整堂課下來學生都在被動進行體育運動,完全沒有良好的學習體驗,長此以往,不但會令學生失去體育運動興趣,還會讓學生倍感學習壓力,這也就違背了體育教學的初衷。如果小學體育老師一直不創新教學方式的話,很難吸引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對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礙[1]。
二、愉快體育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1.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在運用愉快體育教學時,要采用靈活多變、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從而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從而在體育鍛煉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教學活動,比如籃球小組、跳繩小組、羽毛球小組、田徑小組等等,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還充分發揮了每個學生的特長,進而促進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體驗體育所帶來的樂趣。這樣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帶給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
2.關注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每個學生之間都會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身體素質、學習能力等方面都會有所不同。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整體的“灌輸式”教學,這就導致部分學生由于某些原因達不到教師的要求,這樣不僅限制了教學質量的提升,還影響了學生體育素質的培養,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愉快體育教學時,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真實情況,對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進而做到有針對性教學,實現對學生的因材施教[2]。例如,在進行跑步訓練時,教師可對體育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速度上的練習,對一般的學生則可以要求他們完成規定的跑步距離,鍛煉學生的耐性,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則可以設置一些活動量不大的游戲活動,這樣既實現了因材施教,又能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使課堂成為學生放松身心的場所,有效實現了愉快體育教學。
3.合理利用體育游戲
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他們的生理狀態較成年人來說還不是十分的健全,所以,老師要根據學生的這個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體育游戲,保障教學過程中不出現危險情況,此外,老師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些難度適當的游戲,讓學生對游戲都能有很好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再對游戲的難度逐漸提高,達到循序漸進的教學目的,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的同時實現愉快體育教學。比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摸球接力”這個體育游戲,訓練學生的速度。一開始,從操場選一塊空余的地方,在此畫一個各邊長為十米的三角形,把實心球放在這個三角形中心點的位置,在三角形的各頂點上分別放置接力棒。其次把學生分成三組,三角形的每條邊分別站一組學生,面對中心點準備起跑。在老師發號令后,每組的第一個學生根據規定的路線開始跑,在摸球后跑完一圈并返回原點。拍下一個學生的手,先返回原點的小組就可以獲得一分的獎勵。下一個學生采用同樣的方式參與比賽,在全部學生完成后得分較多的組為贏者,并進行獎勵。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愉快體育教學,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要結合當前學生的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快樂中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宋莉娜.快樂體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8(18):89-90.
[2]馬帥.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華少年,2018(22):24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