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巍峰
摘 要:全面處理好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難點問題是進一步提升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剖析我國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具體難點和全面解決初中化學教學難點問題的有效措施,旨在進一步提升初中化學課程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進一步提高學生化學學習成績,培養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關鍵詞:化學教學;難點問題;解決措施
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因為初中生具有對概念、原理理解能力弱, 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自控能力較差等特點,使得他們對于這一類的化學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化學用語等知識的學習,容易受到其它學科教學的影響,很難得到較好的理解與掌握.例如,學生在初二物理中曾經學過冰水化合物,但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認為水與冰在本質上都是純凈物,是同一種物質,物理學科思考思路與化學學科的思考思路具有很大的差異性.除此之外,學生在學習化學過程中容易受到日常生活經驗的影響,導致對相應的物質有很大的誤解,學生很容易把化學中的“鹽”與日常生活中的“食鹽”產生混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找準教學的難點,并積極采取具有高度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
一、現階段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具體難點問題分析
1.學生缺乏興趣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有對化學產生濃厚興趣才能夠真正學好化學,但是因為初三是整個初中學習最緊張的階段,如果化學教師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則學生很難會對新增的化學教學產生濃厚興趣,這種情況必然會影響化學的教學效果.學生對化學課程的學習出現阻礙就會喪失學習的動力,對于學習成績較為落后的學生而言,甚至會出現厭學、不學的情況.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只要產生某種學習需求,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對化學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部分,也是全面提升初中生化學學習成績的重要途徑.
2.學生認識模糊
初中生因為初次接觸到化學知識,缺乏一定的基礎性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對化學教學的有效開展產生不良影響.
例如,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為:Fe2O3 + 6HCl2FeCl3+ 3H2O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為:Fe2O3 + 3H2SO4Fe2(SO4) 3 + 3H2O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為:CuO + 2HClCuCl2 + H2O ;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為:MgO + H2SO4MgSO4 + H2O ;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為:CaO + 2HClCaCl2 + H2O .學生對很多的元素及化學方程式沒有清晰的認識,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將它們混淆,尤其是對化學方程式的含義認識不清,理解不到位,會嚴重影響到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這不利于化學課程的學習.
3.教者理念陳舊
在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要將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進行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夠引導學生在具體生活中學習相應的化學知識.但是現階段仍有很多化學老師并沒有對此給予充分的關注與重視,沒有深入的認識到化學內容體系及課程思想,沒有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為順利開展化學教學帶來難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為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不能夠充分理解化學知識的規律性,對于化學知識的普遍性沒有給予高度的重視,很難把握化學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內容.
二、全面解決初中化學難點問題的有效措施
1.利用趣味實驗,提高學習興趣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趣味性化學實驗,積極向課外擴展,有效實現實驗教學的課內外結合,提高課堂學習的趣味性,提升初中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并及時解決問題,還可以與學生展開積極的探討有效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例如,在濃硫酸稀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設置不同的實驗環節,第一個實驗教師可以向學生們演示錯誤的實驗操作,第二個實驗教師演示正確的實驗操作,通過這兩個實驗的對比讓學生們能夠全面掌握濃硫酸相關性質的知識,讓學生們在實驗結束之后積極探討錯誤實驗帶來的危害,進一步鞏固正確實驗操作的步驟,從而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
2.通過小組合作,強化知識形成
為了讓學生了解濃鹽酸和濃硫酸的物理性質,并了解酸的腐蝕性、濃硫酸的稀釋方法及原因,從而全面掌握酸的主要化學性質并認識其它幾種常見的酸的化學式.一般采用討論和探究的方法教學,教師必須積極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探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途徑,逐步培養學生形成善于觀察對比、敢于質疑、參與實驗、交流合作的學習方法.因此利用酸,進行物質性質的探究,來增強學生的實驗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通過實驗探究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向學生展示濃硫酸和濃鹽酸的物理性質的區別,并結合實驗:布條上涂抹濃硫酸,體會它的腐蝕性,蘸有濃硫酸的玻璃棒在空氣中有明顯的溫度變化,讓學生設計稀釋濃硫酸的方法.提供相關的藥品和儀器,通過分組的形式,讓小組討論探究稀鹽酸和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3.采用適當提問,升華教學難點
教師雖然提出了“不懂就問”的學習要求,但是在初中實際教學中,學生一般并沒有積極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的習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難點與重點內容上向學生提問,旁敲側擊的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養成主動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通過探究性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全面的認識,從而能夠沿相應的程序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精講多練的方式解決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例如,對于“化合價”相關知識的學習,老師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學生在一節課中就能夠全面掌握,而是通過課后習題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訓練,從而能夠按照化合價的原則實現化學式的正確書寫.
參考文獻:
[1]林美珊.任務驅動教學法融入農村初中化學教學的探析[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704:118-121.[2017-08-23].
[2]楊水金,侯倩,蔡千喜,徐明波.中學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303:66-70.[2017-08-23].
[3]方存明.“翻轉課堂”在初三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基于“技巧計算”專題復習課的設計[J].課程教學研究,2014,07:37-40.[2017-08-23].
[4]徐勝臻,曹敏惠,江洪,陸冬蓮.基于問題式學習(PBL)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以“鹵代烴”的教學設計為例[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0:5-6.[2017-08-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