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嬌
摘 要:將初中政治課程革新作為重點,對國學經典內容進行了分析。將其運用在初中道德教育中,可以提高學生的素養,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得到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國學經典;初中政治;道德教育;教學方法
國學經典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內容,是文化傳承中需要保存的內容,這種思想對初中學生的成長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在國學經典學習中,可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同時,在現階段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通過國學經典的融合,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掌握思想道德的基本內容,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內容的認識,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思維意識,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革新的基本價值。
一、國學經典運用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價值
1.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國學經典的融合,教師講解一些歷史人物的愛國事跡,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例如,在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屈原跳江的歷史背景及原因,引用屈原的詩句“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等,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欲望,并形成強烈的民族意識。
2.強化學生孝敬父母意識
由于初中思想政治課程的多樣性,通過教學能夠強化學生孝敬父母的意識。例如,在課程分析中,教師可以引入國學經典,如《增廣賢文》中的“百善孝為先”“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等,同時也可以將《三字經》中的內容“孝之道,百行源;圣賢立,千載傳”作為思想課程中的素材,讓學生通過對這些國學經典內容的學習,強化孝敬父母的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3.樹立良好的處世之道
在國學經典內容分析中,很多典故都包含著豐富的處世之道以及人生哲理,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國學經典作為教學素材,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認識。例如,在處世之道課程內容分析中,可以向學生講解“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等國學思想,使學生在這些國學思想學習中形成善良待人的本性,而且對待金錢需要秉持自己的原則,不會因為利益、誘惑喪失自己做人的道德。
二、運用國學經典對初中生開展道德教育的實踐
1.構建活躍的課堂氛圍
在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師在運用國學經典的基礎上,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實現國學知識與政治課程的良好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初中政治《做意志堅強的人》課程教學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引用國學經典內容,如: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主要是指對于上行者而言,需要行得正,不用命令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若行為不正,即使命令別人,也不會得到別人的聽從。
2.進行知識的鞏固學習
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師為了強化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認識,需要為學生打開思想的大門,強化學生的探究意識。在課程內容整合中,需要在學生掌握知識之后進行課程內容的鞏固,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例如,在政治課程知識復習中,當復習到《人生自強少年始》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入國學經典,強化學生知識鞏固的過程。如,可以引入梁啟超提出的“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在這種國學經典語句中,可以讓學生樹立自強的意識,并在感受國學思想的同時,提高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堅定自己的思想,感受國學經典的文化魅力。
3.充分利用國學經典內容
對于初中政治教師而言,在政治課程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安排相應的國學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國學經典的價值,并在國學經典內容學習的同時升華自己。例如,在課堂中,可以利用課前五分鐘,讓學生學習《弟子規》、四書五經等國學經典的內容,然后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通過對國學經典內容的利用,可以將這種思想深深融入政治課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價值,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保證。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通過國學經典的引用,可以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習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國學經典思想融入中,可以使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優化教學方式,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課堂,提高初中學生的思想意識,并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初中政治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提供有效支持。
參考文獻:
[1]何娣.對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現狀的思考[J]. 考試周刊,2012(10):113-114.
[2]王效君.以“知、行、情”貫徹初中政治思想道德教育[J]. 考試與評價,2014(1):80.
注:本文為2017年立項課題《運用國學經典對初中生開展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實踐研究》使用,課題編號為:GS[2017]GHB2059。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