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巖
摘 要:藝術是英語課堂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有著重要作用。我國改革開放的道路越走越寬闊,全球的經濟文化發展更加迅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也在加快,在這樣的環境下,初中英語教學更應該得到重視。教師應該從藝術入手,將結合課堂的案例落實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藝術之美;核心素養
當前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是初中英語教師需要解決的。本文針對如何更加有效地讓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感受藝術之美以及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一論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索,積極創新,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研究背景
當前的教育體制決定了現在的學生不僅要有過硬的基礎知識、動手能力,還要有較高的核心素養,培養這樣的人才是教師義不容辭的義務。教師要重視學生各項能力的全面提升與發展,同時通過英語學科的教學活動以及課外拓展訓練鍛煉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發現美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二、初中英語課堂的現狀
本篇文章旨在探討五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應用現狀。第二,初中英語教師對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認知以及對于教學方法的創新。第三,影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應用的因素有哪些,是什么。第四,如何解決這些影響英語課堂教學的問題。第五,如何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體會美并且提高核心素養。
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我們有以下發現:第一,教學方法應用單一,在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應用中,語法翻譯以及單詞的背誦仍然處于主導地位;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主要應用的教學方法很死板,類似于一種“填鴨式”教學,并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條件不同的學校課堂教學方法的差異較大。第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應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主觀因素有:初中英語教師對英語教學方法的重視程度和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于學生情況的了解程度。客觀因素主要有:教學條件的不同,教學目標的導向不同,學生英語知識水平的不同以及學校對于英語這門科目的重視程度不同。
當前我國初中英語教育還處在初級階段,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提高學生核心素質方面還有很多的不足。學生的核心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對于學生成績的提高起著積極的作用。當前社會死板的填鴨式教育最終只會把學生教育成只會學習的工具。而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鍛煉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最終提高學生對于社會的適應能力。
初中英語教師對于成績有著過高的追求,使得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失去了興趣,甚至是感到厭煩,這樣就造成了英語成績的兩極分化,英語成績好的同學成績會變得更好,不喜歡英語的同學就開始厭學。很多英語教師習慣于填鴨式的死板的教育,并不能因材施教,使得很多對于英語有很大興趣的同學漸漸對于英語失去了興趣。而且英語教師重視學生對于語法和單詞的死記硬背,并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從美的方面來理解英語這門學科。現在的初中英語教學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果,而忽視學生對于課外活動的需求,忽視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舉出關于美的例子,幫助學生通過感受美來提高對于英語的認知。
三、解決辦法
教師要注重課本知識和課外實踐的結合,多舉行課外活動來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對于美的感受,提高他們對于英語的認知,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多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可以給學生發現美的眼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挑選一些課外的英語讀物,讓學生在了解作者筆下的美的同時提高對于英語的認知。可以開展小組討論活動,讓學生分享討論他們對于作品的美的理解,既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加學生的情誼,還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認知能力。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開展情景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張開嘴,不學“啞巴英語”。教師要學會發掘學生各自的長處和閃光點,學會因材施教,更要做好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言傳身教。教師要做到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讓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在發現美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認知能力。堅持課堂教授的知識和課后的實踐相結合,堅持知識的教授為主體,增強學生對于社會的適應能力、創造能力還有實踐能力。
總之,教師需要重視起對于初中生的英語教育,要在現有的教學經驗上再逐漸積累經驗,做到教學相長,同時要做到積極探索、大膽嘗試,不斷地創新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讓學生在發現美的過程中學到知識,提高英語認知,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4-29.
[2]土篤勤.初中英語有效教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47-51.
[3]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初中英語教學探索·體驗·感悟[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26-33.
注:本論文為“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多媒體下英語教學中美育教學的課程研究策略》(編號GS[2017]GHB2073)”的階段性成果。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