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語文教學中,為了有效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許多教師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督促與合作,從而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從農村初中語文課堂開展自主性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活動入手,分析其存在的意義和發展現狀。
關鍵詞: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教學改革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課堂教師通過將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讓學生用自主學習的方式來提升課堂教育質量,改變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應用新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種改革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提高了學校的教學質量。
一、農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發展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家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國教育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國地域遼闊,教育建設難以做到全面發展,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教育資源是十分有限的,教師的教育理念也比較落后,對于當前農村的初中學生,他們自身的基礎知識相對不足,能夠獲取資料的途徑十分有限,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薄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順利開展小組自主性學習十分困難[1]。
在一些農村地區,當地對于教育并沒有足夠的重視,大多數家長只是希望孩子能夠認識字,出門不會被人瞧不起。由于地區發展的不均衡,農村學校教育設施設備落后,大多農村初中的語文教師,一般還沿用著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覺得枯燥無味。這樣的環境下,大多數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學習的興趣不夠高,精神不夠飽滿,沒有學習的勁頭,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二、語文自主性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注意事項
(一)要合理地進行學生的分組搭配
合作式的學習要求人人參與,保證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因此如何合理配置人員,以達到最合理的組合是實施語文自主性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只有堅持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最大功效。例如,將一個班分成7個以上學習小組,每個小組一般由5~8人組成。如果將平時表現活潑的學生分到了一個組里,而平時表現比較內向的學生在一個組里,那么這樣的分組就會導致組與組之間活動效果差異極大,有的組很快就能完成任務,而有的組卻無從下手難以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那么小組之間的學習與合作就難以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我們可以在學生自愿的情況下,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及學生的個性特征等情況,將全班學生分配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力求做到搭配均衡,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
(二)要注意職責明確,分工合理
分組學習提供了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讓所有的學生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觀點。為了激勵學生的責任感,也為了便于教學管理,要注重明確職責,合理分工。例如在小組內設組長,由能力比較突出和有較強合作意識的學生擔任,組長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本組成員進行分工管理,組織小組成員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與交流,在生活上能夠互幫互助,總體上負責小組內部的學習和生活。教師可以引進競爭管理機制,不斷地選擇合適的學生擔任組長一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求小組成員既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履行小組職務的義務,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三、語文自主性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措施
(一)合作預習,交流困惑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提前進行預習,能夠有效地理解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對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提前背誦古詩詞和了解寫作背景,可以簡化教學難點,減輕課堂負擔,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教師要逐步地引導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在小組內交流預習情況,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和困惑,使學生能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二)自主學習,合作講課
合作探究必須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課堂上所教授的問題,應當是學生在獨立學習的過程中發現的、教師集中篩選出有價值的問題,對這些問題在課堂上展開討論,這樣的教學活動收效是最大的。同時教師應該改革教育觀念,讓學生自主學習之后,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對學習的內容進行講解和交流。通過講課,學生得以全身心投入課程的研究中,學習更加努力,提高了學習效果,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均衡發展。
(三)作業合作,討論解惑
在班級里,小組成員在學習成績、學習能力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對于學習優秀的學生,完成課后作業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較少,能夠很快地完成作業并投入其他的興趣愛好之中;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完成作業對于他們也是極其困難的。所以要積極做好學生工作,讓其能夠合作交流,將不懂的問題拿出來在小組內討論,由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較差的,促使每個學生都有熱情參加,起到了互補的作用,最終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2]。
(四)小組復習,全面發展
通過小組內的復習,不但使學習到的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了交流合作,向他人學習,鍛煉了自己與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加強了自己與組內成員之間、不同的小組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從而提高了學習熱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促使學生在互補中共同發展。
總之,在農村實踐初中語文自主性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時,只要教師分工合理,科學引導,并明確教學的目標與要求,在教學課堂中解決不斷遇到的問題,準確地把握住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就一定能發揮它的效能,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都能獲得鍛煉與發展,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周飛.初中語文課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6):63+70.
[2]馬永安.試論語文課堂中的合作學習[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6(Z4):10-12.
作者簡介:王美麗,1976年5月生,女,福建省泉州市人,本科學歷,中學語文二級,小組合作方向。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