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亞明
摘 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當前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各個學科教學的重要任務和核心目標。但是在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中,仍有教師只注重知識的灌輸和成績的提升,不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使化學教學變得功利化,也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基于核心素養進行初中化學教學勢在必行。從聚焦核心概念、引導實驗探究和融入生活元素三方面出發,分析和探究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社會和終身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化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邏輯思維、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等內容,是具體到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具備一定的學科特點和學科育人價值。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基于核心素養展開教學一定要考慮到教學實際情況、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能力以及化學學科的特性,從而能夠找到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高效教學策略。下面,筆者根據教學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談一談自己的認識和見解。
一、聚焦核心知識,強化學生邏輯思維
啟迪和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是化學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而化學核心觀念和基本知識之間就存在著一定的邏輯性,學生掌握了這些化學核心知識,能夠有效實現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核心概念的講解和傳授,并將化學知識分為核心知識、次要知識和延伸知識,引導學生正確梳理化學知識,實現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與掌握,才會更快地掌握化學實驗的原理、注意事項、實驗過程、實驗反應和總結等等,從而完成對學生科學、理性化學邏輯思維的啟迪和強化。
例如,在教授“溶液的形成”時,筆者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熟悉的化學藥品中認識溶液的實例,建立溶液概念,認識溶液、溶質、溶劑三者的關系。這樣,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筆者通過聚焦核心知識,強化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引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實驗是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深化概念理解、分析和探究化學問題的重要方式,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必須要認識到實驗的重要作用,通過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探究。具體來說,化學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對實驗的過程、操作步驟等內容有基本的了解,然后再向學生提出探究問題或者任務,并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展開小組自主實驗探究,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并根據實驗現象和數據,以及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獲得最終結論。引導實驗探究,既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又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教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時,為了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上課后筆者帶領學生來到了實驗室。首先,筆者讓學生通過分析制備氧氣時所需的實驗裝置,以及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比較,了解制備二氧化碳和氧氣時,其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異同,初步確立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再讓學生在組裝并使用自己設計的裝置制取氣體的過程中,體驗、反思和完善實驗設計,掌握基本實驗技能,樹立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筆者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融入生活元素,增強學生社會責任
科學態度與責任是學生在思維上逐漸形成的對待科學應有的責任意識和正確的態度,是化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和終極目標。同時生活是化學的服務對象和最終歸宿,那么科學態度與責任就是更好地服務于生活的重要途徑。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可以通過將生活元素融入化學教學過程中,來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體現化學的實際運用,從而讓學生明白化學的實用性,體現科學態度與責任教育,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學品質,以落實學生科學的態度與責任意識的培養。
例如,在教授“水的凈化”時,為了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筆者在教學中為學生融入了生活元素,如,在生活用水中,我們常常會把自來水中的水燒開飲用,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的水是硬水還是軟水?生活中常用的自來水是如何凈化的?這樣一來,學生通過了解自來水的生產流程,加深了學生愛護水資源的意識,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總之,以“核心素養”為基展開初中化學教學是落實素質教育理念、推進立德樹人工程的重要舉措。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必須要轉變應試教育觀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通過聚焦核心知識、引導實驗探究和融入生活元素等方式來落實核心素養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體現和應用,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化學學科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周麗.基于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8.
[2]陳灶陽.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