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霞
摘 要:隨著近些年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現如今的中學教學模式也呈現出多樣化、信息化的教學特色。然而在中學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逐漸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如何創新出一種新穎、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中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從而達到提高中學音樂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成為一個值得人們長期研究和探討的問題。主要分析了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性,然后探究一些能夠有效提高中學生音樂素養的策略方法。
關鍵詞:核心素養;中學音樂;教學探究
多年以來,音樂教育作為對學生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教學新課程改革要求的不斷深入,我們逐漸摒棄了一些傳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其中,對于音樂教學的改革也在不斷地推進。越來越多的學校逐漸重視對學生進行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以期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促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因此,音樂教師作為傳播知識、塑造學生品格的工作者,不僅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質給學生樹立榜樣,還要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善于運用音樂教育的育人功能,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綜合提高學生的人格品質。
一、明確音樂核心素養對中學階段學生成長的必要性
在當今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人們的衣食住行逐漸得到滿足的同時,越來越注重對精神層面的追求,追求音樂的藝術層次和感受就是很好的體現。其中,音樂素養是學生的基本素養之一,在培養學生成人成才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及時對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行考核,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除此之外,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而影響人們的情緒和意志,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情緒變化多端,因此,利用音樂可以積極地調節學生的情緒,減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負擔,在充分緩解學生緊張心態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對中學生進行音樂素質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
二、培養中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策略
(一)小組合作探究,提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欣賞就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感受與鑒賞能力和對音樂的熱愛為首要的任務。在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先向學生介紹樂曲的創作背景和作者,才能讓學生開始欣賞。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布置給學生提前預習的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查詢相關資料,并在同學之間互相組織交流探討的過程中完成任務,最終再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完成音樂文化背景的呈現。除此之外,教師在布置任務時,要有針對性、全面地讓學生了解民族音樂文化,同時要合理地融合西方的音樂文化。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音樂多元文化的了解,還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例如,在《桑塔·露琪亞》的課前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以小組學習的形式去探究歌曲的作者簡介、創作背景和創作形式,學生最終通過小組的研究與探討總結出答案,并在課堂中與大家分享。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在小組中勇于發言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
(二)及時更新音樂文化,拓寬音樂視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對音樂欣賞曲目進行更新,可以把一些表現內容重復的曲目剪掉,補充一些經典的曲目讓學生欣賞,同時要以中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習慣等為教學出發點。一方面要為學生提供欣賞感受世界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的廣闊天地;另一方面增設欣賞現代流行時尚音樂的內容,正確引導中學生對流行音樂進行欣賞,拓展中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情趣,還能引導學生從本質上分析流行音樂,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及時改變、更新目標,向欣賞更加高雅的音樂形式邁進。
例如,在學習民歌《茉莉花》時,教師通過講解可以帶領學生感受作曲者內心對茉莉花的喜愛和贊揚,同時讓學生了解中國古典的歌曲形式,了解古典的曲風及人文情懷等,另外,還可以適當結合外國的音樂如《圖蘭朵》,感受意大利歌劇傳遞的文化信仰,結合民族歌曲了解深刻的人生意義。
(三)創新教學模式,提升音樂課質量
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違背了新時代教學改革中充分發揮學生作為主體學習地位的目標要求,這既不利于激發學生的音樂課學習興趣,還阻礙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教師一味地讓學生背誦音樂的理論知識難以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雖然可能會暫時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卻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長期的發展。在現代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不同水平層次來為學生設計專門的教學方案,用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提升音樂水平。
例如,在學習歌曲《中學時代》時,想必每位學生對“中學時代”都有自身的認識與了解,教師不應僅僅講授教材中的音樂內容,還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中學時代的經歷,感受當學生學習這首歌時會產生的心境,科學地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將《中學時代》更完美地展現給學生,充分引起學生的共鳴。
總之,在中學階段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素養發展特點,創新音樂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促進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在音樂課堂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音樂創造力。
參考文獻:
[1]思黃瑩.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反思[J].教師博覽,2013(2):12-13.
[2]陳曉平.音樂教育中流行音樂教學所面臨的需解決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新報,2011(1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