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華
摘 要:自主學習是一個學生是否會學習、是否能夠主動投入學習活動的標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結合實際教學經驗,提出教師應該通過情境的創設、問題的引領、素材的提供等多種途徑,進一步培養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高效閱讀活動的開展指明方向。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學生在自主監控的前提下展開獨立學習活動。英語本身就是一門交際性、實踐性較強的語言,只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開展高效的教學工作。但是在當前英語課堂上,絕大多數教師都采取了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對閱讀等教學活動的開展帶來了消極負面的影響。針對這一現狀,我個人覺得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進行引導。
一、創設情境,引導預測推理
情境的創設是為了提高英語學習氛圍的真實性,讓學生主動融入到生動靈活的環境之中。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語言、多媒體等不同的途徑,積極創設一種主題明確、感染力強的教學情境,不斷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這種情境的創設之下,學生能夠不知不覺產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并且能夠帶入一定的感情,展現自己對閱讀文本的思考,進一步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實效。
例如在Unit 7 The Birthday Party的We had a wonderful party教學中,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盡快融入閱讀之中,我特別播放了生日派對的視頻,并且提前搜集了學生生日時的圖片,在正式開展自主學習之前,讓學生對這些視頻、圖片進行回顧。在自己的經歷和眼前視頻內容的相融之下,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時候再引導學生進行對比閱讀,自己去把握閱讀文本中的重點,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對文本中的含義進行預測推理。除了運用多媒體素材營造情境之外,我還注重展示一些生日派對上常用的道具,讓學生能夠展開豐富的聯想,也能提前接觸一些簡單的詞匯,為后期自主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問題引領,調動探究動力
良好的提問能夠牽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來提煉出文本中的關鍵信息,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形成探究的心理,主動投入到閱讀文本中去搜索發現更多的線索,解決閱讀中的難題。在發揮問題引領作用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優化提問的方式: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競賽模式等不同的形式,在積極調動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形成交流探討,為探究性閱讀活動的開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例如在Unit 2 Keeping Healthy閱讀文本What Mothers said to Eat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盡快了解文本中的主旨內容,我就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Why do mothers let children eat healthily?What does Jane drink every day?What food doesnt Kangkangs mother allow him to eat?How do you keep a healthy diet?”由于時間的原因,我不可能一一檢查學生的解答情況。對此,我選擇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學生在問題解答的基礎上展開深入交流,讓閱讀探究活動變得更加有趣。
三、提供素材,嘗試梳理信息
豐富素材的提供能夠讓學生更容易把握閱讀中的文本信息,尤其是在鼓勵初中生開展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與分析能力有著一定程度的局限,教師更應該以豐富素材作為依托,幫助學生梳理、整合知識信息,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有所參照,思維意識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素材提供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且還需要與閱讀文本息息相關,這樣才能實現閱讀文本的擴充。
例如在Unit 3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文本閱讀教學中,課文已經給出了較多的關于英語語言的信息,包括英語這門語言使用的人數、將英語作為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的國家、英語的應用方向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在正式開展閱讀活動之前,我特別布置了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課下搜集關于英語這門語言發展的資料,思考英語為什么會得到如此廣泛的運用?在正式閱讀教學中,我進一步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分享自己所搜集到的素材,并與文本內的信息進行梳理整合,讓閱讀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充實,學生的被動聽課就會變成為主動學習。
四、延伸課外,樹立對比意識
初中生的學習負擔較重,課時安排較為緊張,因此在課堂上自主閱讀的時間往往被壓縮,造成學生不能盡興地開展自主探究、主動求知的活動,不利于自主閱讀的高效開展。因此,教師除了需要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借助課文以外,還應該積極開展課外閱讀輔導活動,讓學生在課下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相關文本,開展對比閱讀工作,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我分析與問題的解決能力。
以Unit 5 Knowing About China的教學為例,在學習完本章節的內容之后,我就引導學生在課下補充閱讀一些與中國有關的英語短文、西方學者與旅者關于中國的看法,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對我國的對外形象有更為深刻的了解。在學生課外閱讀之后,要開展閱讀心得分享活動,師生共同探討其中的重難點與思想內容,從而使課外閱讀規范而有趣。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明確學習任務、學習目標的基礎上,給予適當的幫助、自由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融入良好的閱讀氛圍之中,在問題的引領之下,對文本中的問題進行更為透徹的思考;教師還應該積極拓展閱讀的空間,讓初中生的閱讀視野得到進一步的開闊。
參考文獻:
[1]李玉潔.初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3(s2):205.
[2]薛永寧.淺談初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的方法[J].吉林教育,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