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
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提出:語音教學是語言基礎知識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語音語調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傳達說話人的意圖,而自然純正的語音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階段是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學習正確的語音語調非常重要,所以教師應更加關注語音教學,為學生長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根據在日常教學中的實踐,談談一些認識和做法。
關鍵詞:課程標準;語音;語調;有效教學;模仿;滲透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教學策略上都進行了非常多的研究。然而,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小學生英語語音語調的教學卻被老師們所忽略,成為英語教學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從而導致數量較多學生的發音不夠純正,語感欠佳。而對語音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聽力水平、口語水平、閱讀理解水平和書寫水平。語音語調教學在小學英語啟蒙階段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目前語音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分析如下:
1.學生只是“讀”句子、對話或短文,卻沒有運用正確的語音語調進行入境式朗讀
在課堂上,教師或者學生認為只要能“讀”出所學的內容,那就是說明已經學會了、學好了。經常會出現用降調平平淡淡、毫無起伏的對話朗讀,或者是像竹筒倒豆子那樣一股腦兒“讀”完的現象。讓聽的人感覺只是為了朗讀而朗讀,并沒有閱讀的韻律之美。
2.把英語中的語音語調和語文中的聲調混淆,負遷移現象較嚴重
語文教學中孩子們朗讀課文時的感情豐富,會運用不同的聲調來表達不同的情感。很多學生或者教師錯誤地認為想把英語朗讀得有感情就可以用相同的方法。這猶如東施效顰,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1.轉變觀念,明確語音教學目標
語音語調的學習跟語言技能聽、說、讀、寫密切相關。語音語調是否正確影響著聽、說、讀、寫的順利進行,而聽、說、讀是語言運用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們在英語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所以,教師應適時轉變觀念,打破陳舊的應試思想,重視英語語音語調的教學。把教學理念自覺地轉化為課堂教學行為,以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有選擇、有步驟地進行語音語調教學,體現語音語調學習對學生終生發展的價值。
2.巧妙偷懶,培養學生聽音感知
上課時有些老師喜歡自己領讀,學生跟讀,且齊讀的次數較多,我卻偏愛教材中所配套的光盤。光盤內惟妙惟肖的動畫效果、幽默有趣的故事內容、純正地道的語音語調常常會讓學生忍俊不禁,并樂此不疲地模仿。在跟讀模仿中,我是這么操作的:
(1)第一遍只是認真聽,這樣可以整體感知所聽內容。
(2)第二遍可以繼續認真聽或者是小聲跟讀。
(3)第三遍大聲跟讀,最多跟讀兩遍,齊讀不利于語音語調的培養。
(4)第四遍個別模仿跟讀,重點是模仿錄音中人物的語調以及說話的“感覺”。
3.運用自然拼讀法,培養學生拼詞能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在二級目標中提到:“能根據所學的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Phonics就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所提倡的教學方法,它不同于國際音標,而是根據少兒學習的特點,適合少兒學習英語語音的注音系統。它的主要原理是在字母(letter)與語音(sound)之間建立相對應的關系。學生看著字母就可以直接讀出該詞的發音,能夠解決大部分不會讀、無法拼的單詞。
(1)充分運用PEP教材中提供的學習語音的材料,如在語音板塊中所提供的單詞和練習,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認真完成。Read, Listen and chant 中有一個節奏歡快非常押韻的韻文,值得學生反復跟讀,熟練說唱,而且學生樂此不疲。
(2)及時總結發音規律,在學習新課時,如果有以前學過的拼讀規則,讓學生拼一拼、讀一讀。
(3)遇到新單詞讓學生自己拼讀,如在學習了i-e字母組合后,當我們學習knife時,我會讓學生來試著拼讀它。讓學生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總結規律、歸納整理并感受成功。
(4)每隔一段時間老師幫助學生歸納所學的單詞,在所學教材中尋找符合所學語音發音規則的單詞,并加以歸類整理。如a 短音:cat,black,bag,Jack Sarah...
4.分散學習,全程浸透語音教學
浸透式語音教學的浸透有兩層含義,第一語音教學不孤立,要規范有序地浸透到詞匯、句型和語篇的教學之中;第二就PEP教材而言,語音教學不是一個單元一個課時的教學,而是建立在基于單元整體設計的意識上,有序、漸進地滲透在每個單元、每個課時之中。
(1)結合字母進行教學。其實從學生一接觸英語,一張嘴說英語的那一刻就是實際上開始學語音了。我所教的班級是一年級就開始學英語了,記得那時候學字母時就學習了letter sound,如:Aa is for apple , Bb is for bee等。讓學生對字母的名稱音和在單詞中的發音有了初步的認知,并了解了兩者的關系。
(2)結合單詞進行教學。在進行英語單詞教學時,老師需要引導學生觀察注意以舊引新、利用認知能力、鼓勵他們運用舊知學新詞。如,學過wall ,讓學生自己試著拼讀ball。如,在學習cheap時,我用學過的單詞chips來過渡,并造了一個句子Chips are cheap,使學生一下子就記住了這個新單詞。
(3)結合對話進行教學。在日常的對話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對學生語感的培養。通過多聽錄音,讓學生感受英語的語流、連讀、失爆、語調等。老師通過加強朗讀指導、示范、試讀、對比,讓學生知道英語句子朗讀不僅有升降調之分,還有重音的變化,不同的重音會給聽者帶來不同的感受。
語音的學習是個長期的任務,不是某一個年段,或者某個板塊就能達成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運用智慧把枯燥的語音教學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靈活性地教授給他們,使他們終生受益。
參考文獻:
[1]楊九詮,李鐵安.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案例式解讀:小學英語[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2]安妮鮮花.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