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霞
摘 要:隨著生本課堂的提出,國家更加注重生本課堂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完善有關內容。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特點就如何構建生本課堂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教師構建生本課堂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生本課堂;小學數學;方法
一、了解生本課堂的有關內容
生本課堂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大多數教師在構建生本課堂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些問題,甚至有些教師在構建生本課堂的時候沒有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仍舊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模式,積極了解生本課堂的有關內容,從而保證生本課堂的順利實施,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出現諸多問題,教師在構建生本課堂的環境中就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有效解決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學習性。教師利用課余時間經常了解生本課堂的有關內容,能夠有效掌握生本課堂體現的內涵,并運用到實際教學中,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二、重視學生預習的內容
學生預習是在教師教學之前對教學內容產生自己的想法,換句話說就是學生在教師教學之前自己進行學習的教學方法,學生進行預習是教師體現生本課堂的基礎,所以教師在構建生本課堂的時候,首先應該重視學生的預習。學生在預習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不重視預習內容或是直接忽略教師安排的預習內容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讓學生預習的模式,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教師,然后考慮一下“如果你是教師,你會怎樣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三角形”時可以采取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有效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到有關課程的預習中,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咱們明天要學‘三角形這一課,你們想一下如果你們是老師,你們會怎么講好這一課呢?”學生開始積極地討論起來,有的學生說:“我會先向學生介紹一下生活中的三角形。”有的學生說:“我會通過展示三角形的模型讓學生掌握三角形的有關概念,從而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還有的學生說:“我會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三角形,讓學生理解三角形的主要概念。”然后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剛剛說得都非常好,下面老師給大家安排一個作業,根據同學們剛剛說的有關內容準備教學內容,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老師。”教師在提問環節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所以學生能夠積極完成教師安排的預習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教師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這樣能夠促進教師生本課堂的構建。
三、充分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師順利實施生本課堂的重要保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并能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教師在教學“小數”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并編號為一組、二組和三組,然后教師給學生安排任務,讓學生在小組內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了解小數的讀法以及小數移動會引起怎樣的變化,這樣的學習方法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能夠通過討論的方式加深對某些觀點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小組討論、小組學習的方式構建生本課堂,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評比活動
學生在評比活動中不僅能夠增加自己的榮譽感,還能積極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中。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評比活動,讓學生在教師開展的活動中加深對某些理論知識的了解。教師在教學“四則運算”時,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并編號為一組、二組和三組,然后向學生講述有關的規則:“同學們,下面咱們開始進行四則運算的評比活動,每個小組只有兩次答題的機會,第一次答對得兩分,第二次答對得一分,現在比賽開始。”教師給一組學生出的題目是“18+45÷9-10=?”一組學生脫口而出“是17。”教師笑著說:“想一想對嗎?”一組學生立刻反應過來“不對,應該是13。”一組學生由于失誤得到了一分,教師給二組學生出的題目是“22+12×5÷2=?”二組學生思考了一會回答說“應該是52。”二組學生回答正確,所以得到了二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四則運算的有關內容的了解。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了解生本課堂有關內容、重視學生預習內容、充分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開展多種形式的評比活動的方式構建生本課堂,從而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
學習。
參考文獻:
趙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方法初探[J].學周刊,2017(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