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平
摘要:本文主要以如何構建和諧課堂享受快樂數學為重點進行分析,從課前調查、師生平等、充分預設、課后反思這四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其目的在于增強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通過為小學生構建和諧課堂,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讓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如此來提升小學數學學習成績。
關鍵詞:小學數學;構建;和諧課堂
引言
衡量和諧課堂的標準為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數學教學活動中,是否愿意同教師與學生一起探索。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而言構建和諧課堂十分重要,其是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給予其高度重視,才能保證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足以證明了興趣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主要闡述構建和諧課堂主要方法,具體如下。
1.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課前調查為建構和諧課堂的前提條件。小學數學教師只有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特點,才能與學生密切配合。若是教師對學生了解不全面,不了解他們,師生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只有進行深思,教師同學生間的距離才會縮短,學生與教師才會成為朋友,主動同教師溝通。了解學生能夠從他們的人際交往、學習情況、興趣愛好、課堂表現等方面著手。只有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整體狀況有一個全面了解,課堂師生配合才會緊密,數學課堂才會真正和諧。
2.保證師生關系平等
平等的師生關系為高效教學的保障。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注重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注意師生情感交流,在此種情境交流中,學生會對數學教師產生較強的信任感,小學生較容易把此種情感轉移至教師所教授的學科上,進而構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情緒。小學數學教師只有真心對待學生,才會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和諧課堂需以愛為主,呈現民主且自由的氛圍。在此種氛圍中,小學生的內在潛能才能得到有效發揮,求知欲望與好奇心才能被充分的調動出。教學經驗使數學教師知道,當學生情感較活躍時,其所對應的感知能力比較敏銳,思維也比較深刻,數學教師需將自身的快樂情緒毫無猶豫的傳達給學生,需注重同學生構建一種信任關系,努力創造和諧氛圍,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3.展開合理預設
數學課堂教學盡管具備動態生成的特點,但并不意味著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開展教學活動,依舊需要教學方案,并在設計過程中預留出一些時間滿足學生自由發揮的需求,為數學教學過程形成提供有利條件。預設屬于一種主觀性藍圖,數學教師的預測一定要全面。課前數學教師需對小學生的知識基礎進行全面了解,并仔細研究數學教材,領悟教材內涵,合理設計數學教學過程。有效預設同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有莫大聯系,每位教師都需要給予其足夠重視。但只有預設是不行的,課堂上若是有教學資源生成時,教師不能再局限于預設,務必要注重所生成的教學資源。所以課堂并非是教案測試的場所,而是即時生成與精心預設統一調控的過程。合理對待生成與預設,促使這對矛盾體共生,數學課堂教學便會成為教師凸顯潛力、提升素養的主要過程。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測量》這一課時,教師需要事前做好預設工作,為學生預留一些自由研究的時間,數學教師可以利用二十分鐘講解知識點,利用十分鐘開展活動,利用五分鐘組織學生探討,五分鐘總結,通過此種結構來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在講述測量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測量課桌,測量結束每個小組出一個代表到臺上總結,此種方式不但有助于加強小學生學習興趣,還能促使學生同教師展開良好互動,拉近師生距離,構建和諧的數學課堂,對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與素養具有積極作用。
4.做好課后反思工作
教學反思為一種通過加強學生自我觀察力來推動能力發展的方法。若是欠缺對日常教學行為的反思意識,數學教師很難從客觀的角度審度自己。從該角度看,教學反思最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即課堂教學完成后或是當堂練習批閱后,便需要開展反思工作,將課堂中沒有發現的或是學生知識生成過程中的問題充分的記錄下來,為后期教學做準備。教師只有不斷進行反思,才會針對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優缺點進行剖析,有條不紊的進行判斷。小學數學教師只有不間斷的反思自身教學行為,才會發現存在于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才能做好優化與創新工作,進而保證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生而言構建和諧課堂十分重要,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如此有利于小學生學習能力與數學素養增強。和諧課堂就是充滿活力進行良好互動的課堂,通過建構和諧課堂,能夠切實拉近師生距離,為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供便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張光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成就小學數學精彩課堂[J].考試周刊,2017(51):147.
[2]王惠霞.構建小學數學和諧課堂的幾點體會[J].小學數學教育,2014(10):35.
[3]黃莉.如何讓大班化數學課堂活起來——從差異與協同的角度思考課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2(2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