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師長
摘要: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所在。在新課程標準中規定“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可以說是對于閱讀十分的重視,而閱讀能力則對閱讀的效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紹了現如今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現狀和培養閱讀能力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后主要針對出現的問題,討論我們可以采用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閱讀興趣;策略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語文教學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因為語文的教學主要就在“讀”,華美的文章、精彩的語句、深刻的詞語等等這些都是要讀出來的,通過閱讀來感受其中的意境,提升自身的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作用使信息的交流越來越快,也越來越頻繁,人們要接受的信息也越來越多,閱讀能力的作用也越加重要,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真正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還需要繼續努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現狀
現如今人們的閱讀能力逐漸受到重視,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也受到社會和教育界廣泛關注,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也在不斷研究中。但是行之有效的培養方式仍沒有提出,在小學教學中教師教學方式還是以前的教學方式,沒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對閱讀能力的重視并沒有表現出來,只是盲目的要求學生閱讀,很難有明顯的效果,同時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也不是很強,過于強調閱讀甚至會產生抵觸心理,學習過程中更多的是完成學習任務,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閱讀方式,最后導致閱讀效果不佳,甚至影響語文教學成果。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方式的單一性
學生閱讀能力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效果有很大作用,教授對于培養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完成新課程標準的目標,也都很重視,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采用帶領學生閱讀或者選擇幾個學生閱讀等幾個固有的方法,根本就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導致學生不喜歡閱讀,不感興趣,自然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僅僅是在課堂上短短的時間,根本沒有給學生總夠的閱讀時間。例如,在教導一年級《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僅僅是老師帶領學生朗讀,沒有多少感情投入,作用當然不會太大,最后的閱讀效果自然也不會好。
2.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主次的顛倒性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應該是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建立高效的閱讀方式,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只是指導輔助作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還是要有學生自身為主。例如,在閱讀《趙州橋》的過程中,教師盲目的讓學生閱讀,而不是從趙州橋的歷史文化、經典典故中加以介紹,就很難真正讓學生了解趙州橋。
3.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缺乏科學系統性的指導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沒有經過系統科學的指導,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只能在閱讀中理解文章中的表面意思,而沒有辦法進入深層次的理解。在閱讀中沒有明確的目標,不能快速的找到關鍵信息,理解文章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最后只能夠泛泛而讀,使得閱讀能力難以提高。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中應對的策略
1.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應該以培養興趣為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才能夠快速的進行培養提高。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可以從讀物方面著手,可以選一些語言質樸生動,極容易讓人身臨其境,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樣可以引起學生的閱讀欲望。例如三年級的《盤古開天辟地》,可以很容易吸引學生閱讀。其次,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采用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組隊比賽閱讀,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產生閱讀積極性。再次,一定要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不能單純的鼓勵,還要給他們尋找時間,比如可以每周空出一節課的時間組織學生閱讀,舉辦一些課外的閱讀活動支持學生閱讀等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形成,走出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第一步。
2.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應該以科學系統的方式指導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應以科學系統的方法進行培養,閱讀不能只強調“讀”,還注意在“讀”的同時快速找到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對文章的內涵意義有一個簡單的了解,這就要靠教師的指導培養,以及學生進行學以致用,進行大量的閱讀,將科學的閱讀方法帶入閱讀之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例如,四年級的《桂林山水》,首先看題,就應該明白這是主要寫桂林的山水特點的,然后就要注意在閱讀中找其中的關鍵語句,分析描寫的層次,以及中心。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多注意,以科學的閱讀方法,養成好的好的閱讀習慣,并能夠在閱讀過程中發揮出來。
3.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應該重視學生的自主性
學生閱讀的自主性是學生閱讀能力培養關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學生擁有自主性,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腦筋,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重視學生的閱讀自主性,首先就應該樹立學生的閱讀自信心,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這就要靠教師在課堂上要對學生閱讀多加鼓勵,盡可能少批評,多支持,調動閱讀學習的積極性。然后就要多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在教導了科學的閱讀方法后,就更要鼓勵學生活學活用,自主學習,正所謂:“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比如在授課時《和時間賽跑》,完全可以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文章中找尋答案,讓他們明白作者具體是什么意思,“和時間賽跑”的含義又是什么。要樹立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不管是課堂上還是課后,都是如此,要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好習慣,才會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對于學生的教育也有這重要作用。在培養過程中重視學生的自主性,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同時培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宋衛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河北省任縣大屯學區吳岳學校.2015.
[2]王曉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吉林省鎮賚縣實驗小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