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翠紅
摘 要:近年來,素質教育的大力開展,使得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備受關注。其中,家庭教育不僅是對學生教育的基點,還彌補了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不足和缺口。而家校合作作為一種新型的班級管理模式,優化了班級管理模式,提高了班級管理效率,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展開,也使學生能夠接受到更為多元化的教育,促進著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家校合作;家庭教育;班級管理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兒童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因此對其教育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自身性格的養成。家長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起步階段,在孩子未入學之前,這是主體教育,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家庭教育主要體現在父母的言行舉止,家庭環境氛圍對孩子產生的影響,這個影響過程是一個長期性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卻以不同的姿態影響著對人的思想的初步建立以及道德價值觀的取向。甚至一些單親兒童或者留守兒童出現性格或者心理上的缺陷,也是由家庭教育的缺失所導致的。毫無疑問,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是決定性的,是不可忽視的[1]。
家校合作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育制度,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必然的教育趨勢。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中,管理人員僅有教師和學校單方面,太過單一,并且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一個教師用同一種教育方式教數十個孩子,難以關注到每個學生的發展。其次,傳統班級管理的封閉性導致家長和教師無法針對學生的現狀進行實時的交流。此外,教師和家長不同的教育觀念不僅會使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模棱兩可,不知所取,甚至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取向,在極大程度上會引發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信任危機:家長不信任教師,不配合教學工作;教師不理解家長,推卸教育責任。單親兒童和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與性格心理上的缺陷也使得班級管理舉步維艱。以上這些問題都是班級管理建設發展的重重阻礙因素。而家校合作就是克服這些班級管理障礙的有力措施。
二、班級管理中家校合作的途徑
(一)通過家校合作改變班級管理模式。一種優秀的班級管理模式不僅有利于班級的發展建設,有利于優秀班風的形成,還能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傳統意義上的班級管理模式太過于刻板枯燥,教育者和教育對象都太過單一,使得家長不配合教師,教師不理解學生,信任危機頻發。在家校合作過程中,家長的參與為班級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師可以利用手機微信、QQ建立群聊,成立家長群及家長委員會,建立積極有效的交流溝通渠道,從中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方法,明確家庭教育的地位和方向,使新的班級管理模式更加的開放平等,從中真正實現對學生科學的教育,也使家長成為班級的新一任管理者。在當今時代發展的需求下,只有科學的教育才能催生出科學的管理方式。教師和家長需要共同努力,通過積極的溝通使班級管理向開放性和科學性的方向發展。因此,家校合作能夠改變班級管理模式,是優化班級管理的重要途徑。
(二)通過家校合作克服班級管理障礙。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深入推廣,僅憑教師一己之力難以對班級實施科學高效的管理,各種阻礙性的不確定性因素層出不窮。此時,家校合作的多種形式便應運而生了。成立家長委員會,使家長能夠實時地關注教學進度,監督教學工作;通過家校互訪,比如家訪、電訪及時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成長現狀;利用線上APP建立群聊溝通了解學生在家在校信息;開展親子活動培養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感情,同時建立家校間的信任;設置家長開放日方便家長了解學生學習環境;對單親兒童和留守兒童多加關注,彌補其性格心理上的缺陷等。教師能通過以上的家校合作,以一種科學民主的形式,和家長協同管理學生,掃清班級管理中的障礙因素,甚至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的意識,不僅便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還能實現實現學校和家庭的“合作”以及對學生發展的“共贏”。
(三)家校合作,提高班級管理效率。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然而不同階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身心發展規律,每一個學生在入學前的成長環境也不盡相同,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不夠充分,在授課過程中難以關注到每一個學生,極大地壓低了班級管理的效率。普遍的班級授課制度反而成為班級管理中的絆腳石,影響著班級與學生個體的雙向發展。家校合作以其形式和性質的特殊性巧妙地緩和了這一矛盾,解決了教育方式太過單一的問題,也改變了家長和教師之間“互不干政”的現狀。
家長和教師能夠通過電話訪問、線上交流等方式,針對每個學生的發展特點進行及時到位的反饋和溝通,為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搭建了橋梁,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自制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在作業完成、制度遵守等方面都力爭上游;有利于學生的個體發展,使學生教育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都能更高效、更和諧地開展。
此外,通過家庭學校之間建立的溝通互聯,使學生受到同步開放式的教育,家長也可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渠道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的評定、決策、監督中來,從而打破教育單一的局面,減輕教師的管理負擔,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以此民主平等的機制實現家校一體,共同守護學生的成長[2]。
在班級管理中,不能單方面依賴學校教育的力量,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對于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只有做到家校協力,合作共育,合理利用這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更方便、更高效地進行班級的管理,保證學生更加全面、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方.淺談家庭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影響[J].新課程(中),2018(01):215-216.
[2]陳莉欣,杜夢雅.淺析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7(01):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