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興龍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語文是最基礎的教學科目,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為其他科目的教學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發展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寫作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當前的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靈活的應用了各種教學方法,模仿教學就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有效提升了小學作文教學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模仿教學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模仿教學;有效應用
隨著新課程教學的改革,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除了教授最基礎的語文知識外,還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為學生之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重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教師主要的教學目標,通過采用有效的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模仿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通過模仿教學的應用幫助學生積累寫作語言,提升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一、模仿教學在習作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他們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積累都比較少,語言表達和文字運用能力也非常弱,這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通過不斷的探索和總結,教師發現模仿教學在習作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語言
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夠反映出他們對語文知識的綜合應用,寫作就是對語言的表達,良好的語言積累可以提升學生寫作的能力。模仿教學的應用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愛好,還能開拓他們的語文思維,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語言。模仿教學的應用為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提供了新的契機,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更多寫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學生的寫作實踐能力。
(二)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還沒有發展完全,他們對抽象的事物沒有明確的認識,很難了解概念真正的內涵,在習作表達中很容易受到語言的限制,寫出的作文內容過于空洞、單一。模仿教學與他們的認知能力是相符合的,學生通過對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的模仿,加上對語言的積累,學生在寫作表達中會更加流暢,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模仿教學的應用
(一)模仿教學要循序漸進
模仿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只有引導學生從基礎開展積累才能實現質的飛躍。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比較簡單,在模仿教學中教師要先引導學生對文章中優美的字詞句和表達進行模仿,待學生積累一定量的表達之后再引導學生對寫作技巧和方法進行模仿,豐富學生的寫作手法。最后學生可以在模仿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隨著長時間的積累,學生在看同一篇文章的時候會產生不同的感受,這就是學生不斷提升的過程,將模仿的東西逐漸內化成自己運用的知識,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在模仿中創新
創新這一詞是非常重要的,在當前的社會中,創新即是進步。在小學習作教學中應用模仿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的積累和對寫作方法的借鑒實現文章的創新,在模仿過程中不斷提升對學生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針對性的寫作訓練。比如在很多文章開頭都會使用這樣的語句:我喜歡……它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像樹根一樣緊緊扎在我心里。這一表達可以說是萬能的,很多題材的作文都可以這樣表達,但是單純的模仿肯定會抑制學生的思維,寫出的作文內容大同小異,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模仿中創新,在這一表達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如我本來不喜歡...但是...,后面可以運用同樣的表達。這一表達融入了轉折,讓這種喜歡變得更加強烈,在模仿過程中逐步加深練習可以促進學生脫離模型,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表達真情實感
一篇優秀的文章是富有情感的,讀者從文章中可以感受到那種情感。模仿教學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雖然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思維,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表達真情實感,模仿教學不僅僅是引導對優美詞句以及寫作方法的模仿,更重要的是鼓勵學生在模仿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寫出的作文內容更具有個性。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寫景作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展示幾篇寫景的課文,如《春潮》、《三月桃花水》,這兩篇課文都是通過細致的描寫抒發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在模仿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課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表達的情感,并應用到寫作過程中,提高學生寫作的真實性。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應用模仿教學雖然可以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但是教師在應用模仿教學的時候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法。模仿并不是引導學生一味的抄襲,而是在理解和掌握情感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寫作技巧和技能,豐富學生的寫作思維。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給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靈活應用模仿教學,促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平.探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模仿教學的應用[J].求知導刊.2015年23期
[2]完興華.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模仿教學的應用研究[J].課外語文.2017年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