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秋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美術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這個大家庭的廣泛關注。主要原因是美術課程教育中所獨特的能力培養,這些恰恰也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比及的。美術教育是整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審美、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當今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美術課堂中必須特別重視對學生自發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采取多種方法,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發散性,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美術教學 創新意識 教育觀念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208-01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進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齊白石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他博采眾長,悟出了“尋門而入,破門而出”的八字心得,這就是在告誡我們不能照搬照抄,要有所創新。
一、突出主體地位,營造創新氛圍
在美術教學中,通過師生的雙邊活動,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鼓勵其創造性的完成作業。教師應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再到“我會學”的飛躍,從而讓學生步入“樂學”的天地。藝術就要不斷創新,就要張揚個性。在美術課上,時時為學生創造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暢所欲言,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張揚自己的個性,學生有創新的地方,及時的表揚、鼓勵,展示他們的作品,這樣學生處于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觀察靈敏、思維活躍,能通過作品較完全的表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
二、激發興趣、創新思維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興趣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激發興趣是為了啟發思維,是為了實現創新。如果說創新是永恒不變的話題,那么興趣就是創新得以實現的永恒動力。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學習的動機。當學生對學習材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就會對學習活動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傾向,就會主動地參與和實踐,那么其中就會隨之迸發出難以想象的創新能力。
老師欣賞或肯定學生作品的某些方面,學生就會對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大的動力,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美術課感興趣,才能吸收美術知識和培養美術技能。學生如果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便會由被動變為主動,由強迫變為自覺,心情也就會變得愉快,進而使注意力變得集中和持久,觀察力變得敏銳,想象力變得豐富。對美術興趣盎然的學生,思想活躍,信心十足,表現出強烈的創造欲望和熱情。
三、實踐是創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徑,也是檢驗創新能力水平和創新活動成果的標準之一
《美術課程標準》強調:“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一般地,在美術創作中,很少與學生生活發生聯系,這樣的作業使學生感覺不到創作的快樂,也因此使學生失去了一次創造的機會。新課程的實施改變了這一現狀,拓展了美術課程的內容,加強美術課程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發揮了作業應有的效應,讓學生的美術作品返回到自己生活中去充實、豐富和美化。
藝術來源于生活,美術教師更應根據教育需求和學生的認識特點,讓他們更多地接觸實際,參與實踐,為獲取豐厚的創作素材、鞏固所學知識、拓展想象空間并為創新奠定基礎。讓他們參與對大自然的體驗學習,在家庭、田間和勞動實踐中遭遇矛盾時,促使他們動手、動腦,并主動參與到矛盾的解決過程中,從而激發創新意識。只有實踐才能使學生有更多的獨立與自由,才使創新型人格特征得到更好的塑造。
四、創新要與其他學科相結合
1.要與文學相結合。美術通過造型視覺藝術去傳播文化思想,文學則利用文字,兩者目的相同,只是表現手法不盡符而已。在美術課中,可以利用優秀的文學作品(故事、詩歌、散文等),優美的語言與畫結合,積極調動學生思維,仿佛身臨其境,帶著作品意境的整體印象,再聯想,再遐想,由此培養想象能力、創新意識。
2.要把音樂帶進美術課堂。音樂具有強烈的情緒感染作用,能調動人的情緒反應。在美術課中相應地引用音樂教育,將更好地輔助教學。如欣賞課中,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欣賞大師的作品,如癡如醉的樂典無形牽引我們的思想進入畫境,感染畫中的精神,畫中的韻律,更強烈地激發感情,能使學生感情上產生共鳴,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3.要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美術來源于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強烈的思想性。美術課應與培養孩子高尚的審美情趣,愛國主義情操相結合。與此同時,美育要針對教材本身的美的因素,根據教學內容進行。例如:在絢麗多姿的風景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樹立熱愛生活,創造美好生活的熱情;在描繪壯美祖國山河,故鄉一草一木中培養起愛國主義情感;在欣賞優秀的革命歷史雕塑、繪畫中,樹立起遠大的革命理想等等。
五、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發展創新思維
培養和發展想象力是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有些學生往往喜歡異想天開,有的想法甚至有些離奇,如《我在空中飛》一課中我引導學生想象說出如何才能飛到空中。像坐飛機、長翅膀、騎會飛的馬、熱氣球、龍……學生的想象力異常豐富。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施展了他們的美術才能,而且樂此不疲。我認為只要學生能夠自圓其說,我就會很高興地接受這個結果。實踐證明: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對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和繪畫水平,對于發展學生的思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總之,美術課的學習應是一個喜歡創新、學會創新和實現創新的過程。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機會無處不在,需要我們不失時機,機智地、耐心地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當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了快樂,體驗到了成功時,創新之美也就得以實現了。美術教師只有在傳授美術知識的同時,積極探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才能真正實現美術教育的獨特價值。
參考文獻:
[1]《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
[2]魯潔.《超越與創新》,2004年版
[3]路海東.《教育心理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