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桐
[摘要]選取2006年至2015年我國西部地區八省的三次產業產值及其結構偏離分量、各省實際利用外資額、各省GDP作為原始數據,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法衡量數據之間的灰色關聯度,找出我國西部地區三次產業與FDI對西部八省產業結構的影響與關聯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灰色關聯分析 產業結構 外商投資 產業結構偏離分量
外商直接投資是集技術、管理經驗、資金于一身的有機體,被大眾認為是對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頗具吸引力的一種外資利用方式,在促進東道國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灰色系統關聯分析法,以我國西部八省為研究對象分析FDI對不同地區產業結構偏離分量的影響,并據此提出相關建議。
一、模型介紹
灰色理論是由鄧聚龍教授首創,經過30余年的發展被廣泛應用于不同領域,包括經濟學領域。灰色關聯模型不同于以往的計量模型,以往計量模型主要是通過大量數據樣本來研究歷史數據,找出變量之間的關系,但并不是所有的數據都存在某種特定的關系,因而灰色關聯分析彌補了以往計量模型的缺陷。它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參考數據序列和其他比較數據序列的幾何形狀相似度來判斷聯系是否緊密的。
灰色關聯分析的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第一步:選擇參考序列X0=(xol,X02,X03……..);比較序列xi=(Xi1,Xi2,Xi3……..)其中i=1,2,3….,n。
第二步: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本文運用均值法,即均值化處理。
第三步:求差序列,即差值化處理;并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差序列為△oi(k)=|x'0(k)-x'i(k)|,k=1,2,3…..n.其中,最大差為M=maxmax(△ri);最小差為m=minmin(△ri)。
第四步:計算關聯度系數:
r(x0(k),xi(k))=(m+§M)/(△oi(k)+§M),其中k=1,2,3….…n;i=0,1,2,3……,§為分辨系數,本文取§=0.5。
二、實證分析
先對2006年至2015年西部八省的外商直接投資額按照人民幣對美元進行匯率換算,并將其加總,再與各省的三次產業的結構偏離分量進行灰色關聯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對表1進行均值化處理,結果如表2所示。
繼續對表2進行差值化處理,結果如表3所示。
對表3的結果求最大值和最小值有:
M=maxmax(△ri)=2.67,m=minmin(△ri)=0.05,最后計算關聯系數r1,r2,r3分別表示FDI與三次產業的關聯系數,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見,從西部八省來分析,四川、貴州、甘肅、寧夏的FDI與三次產業結構偏離分量的關聯系數均呈現一、三、二的狀況,說明在這四個地區FDI與第一產業的關聯性最強,第二產業次之,第三產業最弱;陜西和新疆的FDI與三次產業結構偏離分量的關聯系數均呈現三、一、二的態勢,說明在這兩個地區FDI與第三產業的關聯性最強,第一產業次之,第二產業最弱;廣西的FDI與三次產業結構偏離分量的關聯系數呈現三、二、一的態勢,說明廣西FDI與第三產業的關聯性最強,第二產業次之,第一產業最弱;重慶的FDI與三次產業結構偏離分量的關聯系數呈現二、三、一的態勢,說明重慶FDI與第二產業的關聯性最強,第三產業次之,第一產業最弱。從西部地區整體上看,由關聯系數的平均值可以看出,FDI與三次產業結構偏離分量的關聯度分別為0.75,0.64,O.75,即FDI對產業結構的優化過程中,對第二產業的作用最小,對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優化作用基本持平,外商直接投資對西部地區一、三產業的優化效果相對明顯。
三、結論與建議
(一)進一步改善我國西部地區投資環境穩固基礎
投資環境直接影響著投資的收益和風險,因而也就成為我國西部地區吸引FDI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具體可以從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應積極利用國家各項優惠政策,著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其次,我國西部地區教育體系相對落后,培養人才的流失造成人才的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對FDI的吸引力,因而應該革新人才培養模式,留住人才并鼓勵各方面人才西進。最后,優化我國西部地區法制環境,使投資雙方有法可依,是投資商權益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從而起到規范投資環境的作用,從而吸引外資。
(二)調整策略以推動我國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升級
我國的FDI多數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而西部地區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少,因而,要充分發揮FDI對我國西部地區傳統產業的帶動作用,除了增加發達國家FDI占比,還應調整存量。首先,應引導勞動密集型外商投資企業向經濟欠發達城市分流,在FDI地區分布合理化的同時增加技術溢出效應。其次,我國西部地區在吸引FDI時應該從當地區域優勢出發,著力引進能體現當地產業特征的外商投資企業,以此來達到學習外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目標。最后,為了使FDI最大程度的對我國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發揮作用,推動產業結構合理化高級化必須規范并積極引導利用外資,使其結構與我國西部地區產業結構發展方向一致。
(三)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有效利用外資
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其他地區偏低,在吸引外資的同時應綜合考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要根據自身產業結構特點、當地市場需求、經營水平等相關因素來綜合考慮如何引進外資,引到哪里去,才能有效合理利用外資。在選擇項目時,應兼顧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與資本密集型的資源開發型項目,取長補短,提高吸收外資能力,提升外資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