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保 魏雪花
【關鍵詞】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小班額;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4—0082—01
伴隨義務教育的普及,農村小學教學水平得到明顯提高,農村家長對于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民家長放棄了就近入學的原則,將子女送到教學條件較好的城鎮學校進行學習,這就使得農村學校的小班額現象逐漸增多。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談些自己的看法。
一、當前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由于農村教學資源分配處于弱勢地位,因而高等院校畢業的大學生都不愿意到農村學校任教。小班額現象多存在于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經濟條件較差且生活條件也較為艱苦的農村地區,這使得這些農村小學難以對青年優秀教師產生吸引力。很多農村小學都存在教師年齡結構老化的現象,這些教師雖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缺乏現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術應用方式,因而教師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還普遍采用說教式的方式,教學內容也主要以教材內容為主,在此種教學條件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等只能夠成為一紙空文。小班額班級的學生數量較少,有些地區的班級學生數量不足10人,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對于每個學生的關注程度便會增加,會使學生產生巨大的學習壓力,教師某些教學方法的應用也會受到限制。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排斥心理。
二、提升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 教師端正自身的教學思想。教師要端正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對小班額教學的利與弊進行全面考量,以促進后續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小班額雖然使教師的教學受到限制,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同時小班額教學卻能夠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學生。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動作的現象在農村小學的學生群體中也更為明顯。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并契合學生的思維認知方式和接受程度,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進行靈活調整,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2. 創新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對周圍的環境非常熟悉,教師可以契合這一特征,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體會數學知識的價值所在,從而提升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面積與面積的單位”一課時,教師可以充分考慮班額小的特點,讓學生在教室中觀察和推測桌子的面積和單位、窗戶的面積和單位、黑板的面積和單位,組織學生到操場上推測操場的面積和單位。通過實踐,學生對于“平方厘米”、“平方米”等面積單位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同時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和參與興趣。
3. 重視學生多樣化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由于教師固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容易導致農村小學生出現思維固化,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思想和學習方法言聽計從,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自主思考的習慣,導致學生對于教師存在明顯的依賴心理。即使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對于教師的教學內容做到了然于心,但是當學生脫離教師的指導遇到類似問題時依然覺得無所適從。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進行多樣化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積極嘗試應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解決問題。比如,在教學有關“加減法”的內容時,傳統的解題方法是應用豎式進行計算,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應用“湊十法”、“湊百法”等方式靈活解決問題,使學生熟練掌握多樣的計算技巧。
總之,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的現狀對數學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教師需要調整自身的教學心態和思想,充分發揮班額小的優勢,并通過多樣的教學途徑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教學效率有效提升。
(本文系2017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有效性教學策略探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WW[2017]GH079)
編輯:謝穎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