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連英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氣氛;環境;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9—0091—01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是指師生能達到心理相容、感情相通,并建立一種和諧、平等,互相合作的師生關系。只有教師用心調控課堂氣氛,才能使學生有積極、愉快的情緒,也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熱情,使其注意力專注,思維敏捷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接受新知識,增進新智慧,使語文課堂教學煥發新的活力。只有這樣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學生才會以愉快的心情鉆研問題、啟動思維、自由想象。下面,筆者就教師在教學中如何調控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教師認真傾聽學生聲音,調動課堂的活躍氣氛
隨著教學方式方法的一再改革,新課程標準教學理念的提出,教師要在課堂上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發言的機會,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通過教師聆聽學生的發言,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動向、思想方向,以便及時做到改正或引導,使教學更有效,也使學生學習更有效,逐漸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兩小兒辯日》的過程中,筆者先是認真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文意進行發言、討論,這樣就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都是主角,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熱情,使他們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也使語文課堂呈現出了應有的活力。
二、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調動課堂的活躍氣氛
小學生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缺少嚴肅性、持久的專注性,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他們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是提高他們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方法。在課堂上,教師不能以我為師,高高在上,要和學生處于平等地位,互相合作,彼此尊重,相互信賴,這樣教師和學生之間才能搭建起溝通、交流的互動狀態。學生也只有在這樣寬松的學習環境中,充滿熱情、興致盎然地參與教學,發揮想象力,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反過來再用他們這種最佳的、積極的學習狀態,調動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如,教學《列夫·托爾斯泰》一文時,筆者發現學生對“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后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這句描寫托爾斯泰眼睛的句子無法理解,于是筆者就用學生們最熟悉的《西游記》引導他們:“你們說托爾斯泰的眼睛會不會像太上老君的寶葫蘆一樣能把一切東西吸進去?”學生們都說不能。筆者接著問:“老師的眼睛能把語文書吸進去嗎?” 學生還是說不能。筆者卻告訴他們說:“能。因為我能通過眼睛把這本書的內容記到我腦中。”學生們這時似乎才明白了一點,筆者又指著班上一位學生說:“我通過眼睛能把王軍吸進我的腦海中,我知道他是個勤奮好學的好學生。”在這樣引導、延伸、比喻、聯想的輕松環境中,學生漸漸就通過比較、分析弄明白了“放出準確無誤的頻波”的真正意思。
三、巧妙拋出問題,調動課堂的活躍氣氛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才能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全方位地參與教學,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呢?那就要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新穎、深刻的教學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在圍繞教師拋出的問題中,進行思考,從而靠近學習內容的重點、難點,達到教與學的目的。如,在學習課文《熱愛生命》的內容時,筆者就給學生拋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么?”還有“同學們,覺得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生死?”這兩個問題提出后,有的學生馬上問:“為什么生命會消失呢?生命的本質難道就在于死?”也有的學生提出更加尖銳的問題:“如果說生命只是一個數字,我們該如何拓展生命的寬度?”通過這種教師以引導的方式拋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學生在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的同時,又進一步的反問、反思,并形成以提問題為榮的學習風氣,這不就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課堂教學的氣氛由被動轉變成主動的良好學習氛圍嗎?
總之,教師要想有效調控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氣氛,就要在教學中構建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觀念,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激勵學生,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宗旨,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