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初中生物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對學生了解人類、社會生活以及大自然有著非常重要的啟蒙作用。在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下,初中生物教學也獲得了重視。然而,當前初中生物教學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影響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進步。怎樣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水平是當前生物教學的一大難題。本文主要對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進行闡述,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點入手:
關鍵詞:提高;初中生物;質量;途徑
生物知識復雜多樣,初中生的生活經驗不足,閱歷不甚豐富,遇到一些抽象問題常常表現的十分迷茫,實踐操作環節的教學指導過于形象化,會使學生的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生物課程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被人們定義為“副科”,帶有一種可有可無的思想,以至于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夠端正,科學態度不夠嚴謹,同時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不良影響,初中生物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想要突出生物教學的有效性,有賴于教師們的不斷探索與研究。
一、勾起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可是在教育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好奇心帶來的影響。而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探究大自然中豐富的奧秘的學科,很多學生會被生物中神奇的生命現象以及生物界進行吸引,從而激發自身的好奇心。學生的好奇心一旦被激發,他們就會問出很多沒有頭緒的問題,而這一點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讓部分生物教師反感。例如,當學生看到水在流動的時候,就會問老師水為什么要流動。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不斷的鼓勵,盡可能的將滿意的答案傳遞給學生,切記不要對學生的問題不予理睬,還要嘲笑學生的無知。生物教師要深入教材,讓學生明白其中的深刻道理,并在一定程度上給與肯定。
二、認識到備課的重要性
通過新課標的教學實踐,深刻體會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教學中不能單打獨斗,僅憑個人經驗,自己備課,對教材細節處理可能不夠全面。但通過集體備課,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通過討論,集合眾人的想法策略,從中結合學生的實際,采用最佳的方式來教學,才能有效實現教學目標。
三、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激發學生的生物興趣
剛剛步入初中的學生們,對于生物他們只是知道小學《科學》教材上的知識,然而到了初中階段,生物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出現了,他們對此很好奇。那么,怎樣才能讓他們對生物這門學科由好奇轉變為興趣呢?首先還是得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對生物實驗的好奇心,從而激發興趣。通過做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掌握學習生物的方法,從而獲得成就感。教學過程中,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放手讓學生去做。不要像傳統教學那樣,牽著學生一步一步地走,要充分信任學生,能互相協作完成實驗。不要介意學生實驗失敗,甚至批評,應鼓勵他們去發現問題在失敗中找原因,直到實驗成功,最終學生能從實驗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放手實驗也是把雙刃劍,有一點必須注意,要讓學生先明確實驗目的再去實驗,把知識點從實驗中挖掘出來,當然總結實驗結果也是必要的。這樣,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都能體現,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物課的興趣。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許多的學生對生物中的現象還停留在一個研究的階段上,在一定程度上就會不進行深入的研究,缺乏深刻的研究性。這就要求教師要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然后讓學生可以在課上或者課下的時候通過自己的實驗或者是查資料來找到最終的答案。在上課的時候要詢問學生答案時,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肯定和鼓勵。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落實創造素質教育,值得廣大學校進行不斷推廣的,要想讓素質教育在教學中更好的落實,那么就要對學生各種各樣的實踐能力進行很好的培養。在培養的過程中,尤其是要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培養,還要將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進行培養,一個良好的思維可以對教學中的知識進行很好的理解和認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養成不同知識的結合,這樣才能更好的將素質教育進行落實。
參考文獻:
[1] 李嗣軍.初中生物教學如何落實創造素質教育[J].生物學通報,2000,35(2):29-30.
[2] 邱玲.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實現趣味性和實效性[J].小作家選刊,2017,(18):171-172.
[3] 鄭軍寧.初中生物課堂情景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