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擔任班主任工作已經快五年了,我常常想:作為一個教師,最有成就感的時刻是什么?那就是你的學生,像你愛他一樣愛你,像你尊重他一樣尊重你,時時刻刻銘記著你的諄諄教導,這些道理猶如一本美文,時刻激勵著他們成長,讓這些可愛的生命之花綻放的更加光彩!
關鍵詞:班主任案例;班級管理;隨班就讀;關愛
一、 情況介紹
我班有這樣一位殘疾孩子,因為有著自身的缺陷,他會在聽講上感到吃力,與人交流也有著自己的語言方式,因而跟不上正常的教學節奏,只好隨班就讀。我第一次見到他時,他大大的眼睛里透著機靈,和正常孩子一樣看不出來有什么異樣,由于他是開學第二周才來的,我帶他站在講臺上,讓他向同學介紹自己,他用迷茫的眼神看著我,似乎告訴我他沒有聽懂我說什么,我又慢慢地大聲重復了一遍,他終于聽懂了。當他開口說話的時候,我真的驚呆了,說白了是我壓根就沒有聽懂他說的什么,咿咿呀呀的就像外星人說話一樣,頓時教室里炸開了鍋,學生們笑地笑,說地說,真的把他當做了外星人一樣。而他卻一臉驚詫地望望我,再望望下面的學生,似乎不明白下面的同學為何而笑?我頓時萌生了一個念頭便脫口而出:“孩子們,我們為他鼓掌!他說的真好!”此時,下面的孩子們還沒有從剛才的氣氛中緩過神來,但是聽到老師說鼓掌,他們也就莫名其妙地鼓起掌了。立刻,他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二、 情況分析
事后,我主動和他的家長溝通,我才知道他患有先天性耳聾,半年前剛做完耳蝸手術,在做手術之前他幾乎不能與正常人交流。利用他去醫院復查的時候,向孩子們說清了他的情況,告訴學生以后,只要他上課發言,不論能不能聽懂他說什么,學生都會為他熱烈地鼓掌,他越來越有自信,喜歡和同學交流。現在的他普通話說的比以前越來越好了。性格也開朗了許多,喜歡與人交流,上課發言積極踴躍,沒有一絲自卑感。有時候還會調皮搗蛋呢!
三、 教育過程
1. 給予其應得的養分
周圍的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力很大,要想健康成長,各種養分缺一不可。以前不知道他有問題,每當他在課堂上出現狀況時,孩子們就會哄堂大笑。下課還有人圍著他看熱鬧。現在,我在對他進行關照的同時,加緊了對其他同學的教育。一旦他表現好了或進步了,我會在班里大力表揚他,為他加油,為他在其他同學面前樹立威信。課余時間,我也一直關注著他,和他聊天。他很喜歡畫畫,每次畫完一幅畫,我就耐心地聽他給我講畫的內容,他講得可高興了。看到老師這么喜歡看他的畫,這么愛聽他講的故事,他可自豪了。
2. 加倍地呵護與關愛
由于某種養分的缺失,他比別人需要更多的關愛。園丁就是護花使者,只有每一朵花都綻放了,才能說明園丁是稱職的。作為班主任老師,呵護他的成長是我的責任與義務。
我開始在教育教學中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正視他與正常兒童的差異,因材施教,對他進行特殊的關照,為他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有在良好的環境中才能茁壯成長。
每次講完課,我要給他再單獨講一遍或幾遍,直到他把知識真正聽懂為止。他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學生,不懂就問,作文也寫得非常棒,經常讓他在全班孩子面前展示他的作文,每次聽到雷鳴般的掌聲他可自豪了!他還寫著一筆好字呢,每次的硬筆書法比賽都能獲獎。
3. 讓愛注入心田
盡管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很多困難,他其實還是很在乎老師對他的看法。第一次考試,他的成績不太理想,他的父母都著急了,一起來找到了我。跟我一起分析孩子的錯誤原因。多數丟分并不是因為他不會,而是他不明白題意。尤其是聽寫的題型,老師念得快聲音又小,所以他聽不清楚導致失分嚴重,于是每次考試的時候我都會告訴監考老師在他跟前多念幾遍。我們還鼓勵他,讓他學會傾聽,要學會看口型,后來我在上課時講到重點內容我就會慢慢的盯著他講,他就不得不認真聽講了。
四、 教育效果
1. 對于他來說,由于在班中感覺不到自己的特殊性,他已能適應學校的集體生活,在學習上能按時完成作業,基本上學會了聽講。活動中能和同伴一起做游戲,融入其中。
2. 對于本班其他學生來說,他們已經能夠接受他,幫助他,理解他,學會關愛、幫助弱者。這是一個意外的收獲。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贊揚。來自他人的表揚或鼓勵,總會令人產生愉悅的精神體驗。這一點在兒童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孩子的成長要遵循自然發展規律。只要教師為他們提供學習條件、適宜的機會、良好的環境和恰到好處的幫助,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采用符合其認知特點的教學方法,配合耐心的個別輔導,有的放矢,有針對地發展其認知領域,孩子也一定會按自己的方式、速度和特點健康成長。
教師是綠葉,因為愛,才能一生與花相伴。師愛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靈也能蘇醒;師愛像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我終于明白:愛永遠是教育的真正內涵。唯有愛,才能點亮心靈的燈盞。要做好特殊孩子的轉化工作,就要給他們一份特別的關心,特別的愛,這些最脆弱、最嬌嫩的鮮花他們渴望得到甘露,渴望得到微笑、鼓勵、表揚,如果他們得到了滋潤,那么他們的心理定會感受到溫暖、友善,得到鼓舞,定會有人生的美好追求。我相信:他們都會茁壯成長,因為一路有愛相伴。
參考文獻:
[1]李鎮西.給學生以心靈的自由[N].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5).
[2]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N].漓江出版社,2014(5).
[3]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N].漓江出版社,1993(5).
作者簡介:高倩,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范家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