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逐步推行,教學要求也在發展改變,教師不能將眼光局限在理論知識點的講述上,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解題能力,通過多樣化的探究途徑使得他們對教材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要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適當優化教學方案,提供高效的自主探究平臺,引導他們使用多樣化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在小學階段打好基礎,掃清未來數學發展道路上的障礙。本文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現狀,探究如何培養學生多樣化的數學解題技巧。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探究;解決方法;多樣化
數學問題解決方法的多樣化能幫助學生從深層次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點,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拓展,有效豐富知識儲備,幫助優化數學綜合能力。教師要走下講臺,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交流的方式了解每個人不同的數學解題需求,將其作為教學方案設計的出發點,鼓勵他們通過想象力的發揮用盡可能多的方式解決數學實際問題,幫助形成系統的數學探究習慣,保證未來在數學方面的有效發展。
一、 轉變教學觀念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會持有錯誤的教學觀念,認為現階段的學生數學素養較差,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多種解題方法,一味地講述數學基礎知識,忽視了消化時間的提供,導致學生在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中慢慢失去學習積極性,更不要說發散數學思維尋找多樣化的解題策略。因此,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明確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將部分課堂時間分配到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上,引導他們在短時間內融入課堂,完成知識點的理解和消化。
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要明確自身位置,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在講解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為他們提供多種實際問題的解決途徑,盡可能減少課堂對想象力的限制,樹立良好的課堂師生關系。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是鍛煉解題能力的重要保障,教師構建相對自由寬松的課堂氛圍,轉變他們對數學解題的刻板印象,不會只滿足于一種解題方法的掌握,這樣才能向學生展示數學問題解決方法多樣化的重要意義。
例如,在進行《多邊形面積計算》這部分知識點的教學時,我會重視多種解題方法的講解。在教學開始,我會給出一些常見的多邊形,如五邊形、六邊形等等,帶著他們一起學習相關的面積計算技巧,為之后教學開展打好基礎。接著我要求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探究六邊形面積計算的多種方法,這對他們薄弱的數學基礎而言是不小的考驗,但是在自由寬松的課堂氛圍下合作探究積極性明顯提升,會主動和同學交流,并且詢問我一些解題思路,最終都能用兩種以上方法完成學習任務。正確的教學觀念是學生高效學習的基礎,能很好地幫助他們豐富數學解題方法,進一步完善數學綜合能力。
二、 創建數學解題情境
在當下小學數學課堂中,受到教育改革的影響,各種各樣新型的教學手段不斷涌現,為教師提供了多種優化教學方案的途徑,情境教學法作為其中作用較為明顯的一種被越來越頻繁地應用,它能以數學理論知識為基礎,創建貼近問題本質的探究情境,將抽象內容具體地展示在學生面前,降低了問題解讀難度,幫助提高解題水平。因此,教師要發揮情境教學的優點,從根本上豐富學生數學解題方法,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
數學解題情境創建的方式有很多種,每一種對應的作用也有差異,如生活化情境,教師可以挖掘數學和生活之間的聯系,創建貼近生活實際的解題情境,使得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主動探究多種解題方法。多樣化的情境創建方式意味著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角度變得豐富,會打破僵化的數學思維,一步步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例如,進行《簡單的加減乘除》這個單元的教學時,我會選擇使用生活化情境幫助優化數學解題講解。我會先使用投影為學生展示超市中常見的一些商品和對應價格,初步完成情境的創建,接著我給每個學生分發一張購物清單,要求使用兩種以上方法計算出花費總金額。在充滿生活氣息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學習態度發生了明顯轉變,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會主動深入探究加減乘除知識點,并且發揮數學思維,拓展解題思路,對這部分內容有了更深的認識,達到了我設定的教學目標。教師要不斷積累教學經驗作為情境創建素材,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探究興趣,成功完成解決方法多樣化的目標。
三、 完善數學解題評價機制
評價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能根據學生近階段學習情況給出相應建議,讓他們根據評價內容了解自身能力上的不足,及時作出調整,防止下階段出現類似問題,同時評價機制的使用也能幫助、豐富學生數學解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投入適當的時間和精力完善評價機制,讓學生全面了解自身解題過程中忽視的細節,彌補數學思維中的短板,在小學階段幫助打好數學基礎。數學解題評價機制的完善也不是簡單的過程,對教師教學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不僅要對學生的解題能力有細致了解,更需要吸取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保證評價機制使用效果。
教師在培養學生良好數學解題能力時不能使用單一的評價方式,不同的評價途徑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效果也不同,如師生評價,教師根據學生的解題過程給出專業性評價,使得學生的轉變變得高效,對下階段的數學學習有積極影響;又如生生評價,同學之間給出的評價內容更加細致,主要體現在細節之處,能彌補學生在日常解題中忽視的問題,為多樣化解題思維的形成做好鋪墊;又如自我評價,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利用課余時間去思考問題是否還有另外一種或多種解題思維,自主完成解題能力的升華。教師要將多種評價方式穿插使用,為學生的數學能力成長提供高效平臺。
四、 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教學質量的優化,教師要吸取經驗,對解題教學方案不斷優化,使得學生不會滿足于單一的解題方案,慢慢養成良好的數學探究習慣,為未來在數學方面的發展做好鋪墊。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方法的多樣化符合現代教育改革要求,是提高學生在數學道路上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張艷華.淺談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5(z1).
[2]伍川平.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策略有效性淺析[J].文理導航,2016(5x).
[3]裴銀蕊.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2(20).
作者簡介:
夏建紅,浙江省溫州市,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永中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