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新型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以及新型課程標準的明確,核心素養在我國教育體制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逐漸成為教育領域里大家普遍關注和重視的一個問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符合當代社會對發展人才的需求,符合教育的目標,是我國教育事業進步的明顯表現。根據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現狀,以及學生在升學的強大壓力下,教學過程中明顯忽略了對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本篇文章就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和研究經驗,詳細地對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的核心素養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核心素養
一、 引言
一門學科核心素質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快速實現的。需要在老師的有效教學方法的幫助下,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獨立思考的精神,逐漸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素養。而根據以往的教學模式,可以發現教師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偏向于理論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沒有足夠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和時間,喪失了學生主體的地位。因此,針對這種現狀,我提出了以下幾點改進措施:
二、 樹立先進的理念,加強物理課程的設計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需要老師和學生時刻對物理保持一種探索的精神。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內容,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可以有效地進行物理實驗活動的學習。例如,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時,要養成隨時記錄實驗數據的好習慣;實驗完成后,將各種儀器設備恢復原狀并放回原來的位置,收拾好實驗室的衛生;在實驗結果沒有實現之前具有堅持不放棄的精神等等,這些都是學生針對物理學科需要具有的一定的素養。而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開設多樣性的課堂,例如,合作學習,課堂翻轉,小組討論等等,引導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同時教師要具有學科領域里先進的思想觀念,緊跟物理領域的發展動向,結合課程內容的安排和時間條件,提高對物理課程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對學習物理時刻抱有一定的熱情和激情。由于新型課程標準的實施,無論是教學大綱、教學教材還是教學目標都有了較大的變化,這需要教學工作人員能夠深刻理解和解讀變化內容,了解新標準,新思想,從而才能更好地實施到教學中,以更加正確的方向去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 豐富物理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想要學好物理,除了具有扎實的理論儲備,還需要經過不斷的實驗和探索,以及經驗的不斷積累,從而更好地掌握學習物理的技巧以及方法,這種學習的思維模式也會對今后的學習、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近年來,我們一直提倡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模式,教師引導學生對學科產生學習興趣,摒棄過去一直以成績為教學目標的錯誤想法,將學科特點和人文藝術結合,寓教于樂,不再只盯著學生的成績,有時候學生做對一道題并不是真正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而是照葫蘆畫瓢,模仿同類型的題目或者死記硬背的方式做對的,這就失去了教育的目的,完全失去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使學生失去了創造性和想象力。物理近幾年一直被評為最難的學科,主要原因是物理知識過于抽象,不好理解,從而學生對它失去了興趣,學習變得越來越被動。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去豐富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的方式,結合多媒體音頻設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盡量減少繁重的課后作業,控制好數量,追求作業完成質量。利用多種通訊工具,及時與學生保持溝通,隨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總之,要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前提和出發點。
四、 加強知識體系建設,提高學生運用的能力
通過新型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要不斷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學會將學到的知識和生活中的實踐相結合,能夠將物理有效地運用到生活中,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和物理有關的問題,這才是教學的目的。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和結構,從而提高學生物理的核心素養。高中階段是接觸物理知識比較系統的時期,各方面的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基礎,抽象思維也比較完善,在思考問題時比較全面客觀,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這種特點,設置教學任務,安排教學內容,將高中的知識既能與初中知識有效銜接,又能做到拓展和延伸,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和互聯網的技術,隨時檢查學生完成的情況,定期檢查學生實驗報告的撰寫和整理以及總結,將平時表現作為一項考核內容,最終和期末考試成績相平衡,提升學生整體文化素質。
五、 總結
物理課程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工作緊密相連,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培養學生具備物理的學習思維和能力,提高他們的創造力,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潘亞瓊.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的核心素養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0).
[2]龍國勇.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的核心素養分析[J].中外交流,2017(8).
[3]董國偉.新課改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常見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中旬,2013(6).
[4]鐘啟泉.中國課程改革:挑戰與反思[J].比較教育研究,2015.
作者簡介:王文婷,黑龍江省雞西市,黑龍江省雞西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