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星
摘要: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有利于學生以更加積極和平和的心態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起到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和降低學科學習難度的作用。但是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有必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合理化實施教學設計,滿足現代化教育需求和小學生的數學學科學習需求。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對于這樣的教學工作目標難以達成,因此筆者試在文章中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分析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構建生活化情境的有效辦法,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教學;運用
引言:
生活化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能夠更好地滿足小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使其積極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這對于生本課堂構建和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都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還沒有認識到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優勢,因此轉變教學觀念也是我們當前應該積極思考的問題?;谛W生的形象思維特征,本研究主要聚焦于生活化情境的創設問題。
一、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導入階段教學中的運用
生活化教學模式影響下課堂導入應該凸顯出明顯的生活化特征,小學數學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設計導入環節[1]。例如,在“平均數”的內容教學中,我將6個蘋果作為分配對象,分配給兩個學生,第一個學生得到了5個蘋果,第二個學生得到了1個蘋果,然后我詢問學生這樣分蘋果合理嗎?很多學生都反映這兩個學生獲得了蘋果數量不一致,因此這樣分配不公平。然后我從第一名學生手里拿出2個蘋果給了第二名學生,這時候兩名學生手里都是3個蘋果,這樣的分配方法得到了學生們的一致認可,結合上述導入環節,我成功引入了平均數的概念,這樣的導入過程更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征,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課堂投入度,為后續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借助日常生活情景,輔助教學目標達成
數學學科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本身就具有密切聯系,因此在生活化教學模式影響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開展教學,結合學科教學知識內容和教學目標,拉近小學生生活和數學學習之間的距離,通過合理引導讓小學生喜歡上數學學習,幫助他們樹立數學精神和意志[2]。另一方面,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生活化場景的應用可以促進課堂教學趣味性提升,也是提高數學學科教學有效性的路徑之一。例如,在講授“統計”的相關內容時,我就應用食物創設情境,我將不同種類的水果帶到課堂上來,創設“賣水果”的情境,讓小學生借助水果的價錢以及個數學習統計知識,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統計水果數量、類型、價格等信息,這樣的生活化情境起到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作用,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三、立足經驗,體現童趣
基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經驗,我們在指導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從兒童視角出發,在教學設計上體現出童趣,調動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有效實現對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逐步促進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3]。對于不同年級學生我們在生活化情境創設側重點上也應該體現出差異性,如針對中高年級學生,我們在生活化情境創設過程中既要體現趣味性也要滲透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在學習“百分數的認識”的時候,我就選擇了相對難一點的教學情境,但是也在學生理解范圍之內,“甲和乙兩杯水,水杯的容量相同,水杯中的水量也相同。在甲杯中加入半勺糖,在乙杯中加入同樣的一勺糖,問哪杯水會更甜?”,這對這樣具有實操性的情境,我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選擇讓學生就開展互動合作學習,然后通過觀察、猜想和驗證得出結論,如拿m杯子、水、糖給學生,在按照情境內容進行演示之后,讓學生品嘗水,然后得出實驗結論——相同的水量放糖多的水更甜。此外,在不方便實操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使用課件演示的方法,制作微課視頻演示如下情境:在裝有20克水的甲杯中放入3克糖,在裝有25克水的甲杯中放入4克糖,請問哪一杯水更甜?當然這個情境就比第一種情境更具有難度,但是也更接近今天的教學課題,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分組討論解題辦法。
四、構建能借助舊有知識來進行新知識探索的情境
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構建情境可以有效降低情境理解難度,這對知識基礎薄弱和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學生來說其實是很有意義的[4]。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情境創設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新舊知識的聯系創設情境,有易到難逐漸過渡,引導小學生進入情境主動分析知識構成,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2]。比如,在 “小數的性質”的內容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在正式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提出問題,“200=20=2”是否能夠存在?”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讓這個等式成立呢?這時候學生可能十分詫異,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理性思考,如可否加上計量單位,如“200分錢=20角錢=2元錢”,學生們紛紛收到啟發,有的學生又提出 “200毫米=20厘米=2分米”。針對學生層出不窮的想法,我針對長度單位要求學生將全部長度單位都換算成米,引出包含小數的等式“0.200米=0.20米=0.2米”,正式引入今天的教學內容。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路徑,但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促進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有效性提升成為我們的重要教學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可以積極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滿足小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促進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作用發揮。將生活化情境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互動中,起到了優化教學效果的作用,因此筆者將集中分析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生活化情境的有效應用方法,希望上述研究內容具有參考價值,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鄭麗娟.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2(12):169-170.
[2]郭建華.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遼寧師范大學,2017,11(05):269-270.
[3]范士鋒,張靜.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23(07):141-143.
[4]仇桂霞.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途徑和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5,33(18):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