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國家及教育部門對當前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質量與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以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存在問題為主要切入點,就如何促進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改革進行相關研討,旨在切實發揮出中小學音樂教學在農村教育中的積極作用,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新課改;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現狀;改革對策
前言:音樂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及綜合素質具有深遠影響,理應受到農村學校的高度重視。但就目前來看,在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中依然存在著教學模式老舊,師資水平薄弱等問題,無法充分發揮出音樂學科教育價值,需要音樂教師認清新課改要求,創新教學手段, 豐富教學內容。
一、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重要意義
中小學是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及社會觀的重要階段,對學生能否更好適應未來學習社會生活具有直接影響[1]。而在農村中小學開展音樂教學不僅可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及審美水平,更能夠讓學生通過不同音樂形式及風格的學習深刻了解到音樂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激發出學生對音樂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作為農村音樂教師更應認清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教育價值,制定出長效科學的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目標及任務,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促進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現存問題
(一)尚未規范教材內容
在現階段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著尚未規范音樂教學內容問題。不僅如此,由于學校及教師對音樂學科開展重要性認知度不高,導致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始終流于表面,專業化及成人化嚴重,大大超出農村中小學學生的接受范圍,難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二)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升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升。一方面,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水平受地區經濟發展嚴重,教師流動性強,致使專業音樂教師資源稀少;另一方面,農村中小學教學過于依賴課堂教學模式,忽視學生綜合素質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與新課改要求背道而馳。
(三)教學模式過于老舊
當前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模式過于老舊,教師依然占據課堂中心地位,利用大量練習等方式向學生傳授音樂理論知識及音樂技巧,久而久之,學生對音樂學科逐漸喪失學習興趣[2]。同時,由于農村中小學學生音樂基礎及學習能力存在巨大差異性,單一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三、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改革路徑探索
(一)加大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投資力度
為進一步促進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相關教育工作者及學校應從加大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投資力度入手。首先,注重中小學音樂教學設備專項資金的籌措,添置必備音樂教學器具、修建專門音樂教室等,切實提高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水平;其次,依據不同地區發展特征,豐富原有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資源,構建特色音樂教學體系[3];最后,針對農村中小學音樂教材不規范問題,需加大教材內容研究力度,積極鼓勵相關教育工作者在新課改背景下對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整合及拓展,使其更加滿足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要求。同時,學校也可通過農村廣播站,在學生學習及日常生活中營造出良好的音樂氛圍,幫助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接觸到更多種類音樂作品,切實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二)構建高素質師資隊伍
注重在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構建高素質師資隊伍,最大限度提升音樂教學質量及效率。一方面,針對音樂教學特征及技能,在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中開展定期教育培訓工作,確保教師更加透徹的理解新課改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不斷拓展;另一方面,與各大音樂院校進行密切合作,推進高校音樂改革進程,為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輸送大批專業性及應用型教學人才。
(三)注重創新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模式
為充分發揮出音樂教學在農村中小學教育中的積極作用,相關音樂教師還應從創新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模式入手,創設有效音樂教學情境,切實激發出學生音樂學科學習興趣。現階段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模式主要涉及到以下幾種:第一,注重音樂器材的應用。在日常音樂教學中積極應用音樂器材,進一步豐富音樂教學內容,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樂器演奏教學。例如在日常教學中加入手風琴等樂器彈奏時間,提升學生對樂曲變化的敏感度,使其更好的感受到音樂作品中曲調的變化;第二,在日常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視覺、聽覺的雙重刺激下更好的理解音樂內涵[4]。例如,在某一歌曲教學期間,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音樂作品創作年代特征及作者生平,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音樂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激發出學生對音樂學科的學習興趣;第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交流與自主探究機會。例如,教師可依照學生音樂基礎及學習技能分為不同音樂學習小組,并在小組內安排學習任務或小組之間的音樂競賽,提高學生對音樂課堂的參與感及認同感,營造出積極活躍的音樂課堂氛圍。
(四)明確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側重點
依據農村中小學及學生學習需求等特征,明確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側重點。強化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歌唱教學力度,積極組織合唱活動,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感受到音樂學科的魅力,并以此切實提升音樂學科教學實效性。同時,在設置教學側重點時也應基于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適當調節教學難度,真正意義上的做到因材施教,為培養具備音樂素養的新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總結:總而言之,隨著社會逐漸趨向于現代化發展,各領域綜合人才需求量日益增長,音樂作為農村中小學重要學科之一,也應肩負起向社會輸送綜合性人才的職責,認清原有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構建起新型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切實提高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及效率。
參考文獻:
[1]張珺. 陜西省洛南縣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調查與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6
[2]石雅潔. 民勤縣音樂教育現狀調查及若干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
[3]劉婧. 基于新課標的小學音樂教師教學思維轉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4]桂妮斯. 湘南地區偏遠農村初中音樂教學現狀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