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嬋
摘要:數學不僅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學科之一,還是其他理科學科學習的基礎,學習數學有利于開發學生大腦,擴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因此數學學習十分重要。此外,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還在于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過研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學生講解公式的推導以及公式的應用等知識點,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不僅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加強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一、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當前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停留在知識層面,更在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實踐操作能力、發現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沒有學不會的笨學生,學生學習成績差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以及不會進行自主學習,由此可見 ,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抓準指導時機消除學生對課堂的懼怕心理。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思維水平和學習基礎不同等原因,學生理解問題的程度不同,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此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發現學生的優點,使學生產生成就感,抓準時機消除學生對課堂的懼怕心理,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大膽發言,積極發言,如果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總被教師批判就會使學生產生挫敗感,失去自信心,也失去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勇氣,甚至產生懼怕心理和自卑心理,因此教師的合理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通過合理評價能夠使學生發現自身的優點,更加自信,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并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以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一課大數的認識為例,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問,同學們認為大數有多大,是多大的數啊,學生給出的答案一定會多種多樣,有的學生回答的很準確,有的學生可能會由于沒有接觸過大數就會說一個不符合大數標準的數,此時教師不能批評學生回答的不對,更不能將回答錯誤答案的學生與回答正確答案的學生相比較,說出某某某回答的真好,某某某就沒回答出來這樣的話,這種話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使學生產生自卑感,變得懼怕回答問題,害怕出錯,教師應該根據答案先詢問學生的想法,小學生的想法往往比較有創意,因此教師可以對對學生想法中有新意的地方給予表揚和鼓勵。發現學生的優點,采取鼓勵式教育,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抓準時機消除學生對課堂的懼怕心理。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情境教學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以學習正方形的特點為例,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動手操作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有趣的情境,即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折出一個正方形,小學學生的好奇心較重,喜歡自己動手發現問題,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折出一個正方形,引導學生發現正方形的四條邊長度一樣,引出學習的正方形邊邊相等的知識點,如此既能引導學生思考又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且學生動手操作過后,對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理解的更加透徹,學習的積極性也較高,由此可見,通過創設情境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的目的。
(三)鼓勵學生親身參與自主學習。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使學生通過實踐發展能力,學習知識,因此鼓勵學生親身參與,自主學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積累經驗,才能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度量單位時,教師經常會問一些一分米長還是九厘米長,一斤棉花重還是一斤鐵重等問題,小學生初學度量知識,理解較困難,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己進行實踐操作,畫一個九厘米的線,畫一個一分米的線,比較一下長短,直觀的了解一下分米與厘米的差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和一小塊鐵的重量相同的棉花,讓學生感受輕重,不僅能夠使學生有較深的印象,還可以簡單為學生講解一點有關體積的數學知識,學生通過親身實踐,自主學習,不僅對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結語
數學不僅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學科之一,還是其他理科學科學習的基礎,學習數學有利于開發學生大腦,擴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因此數學學習十分重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十分重要,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