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
摘要:新課改明確指出,音樂課程的開展應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促使學生綜合素養得到提升。而現階段的小學音樂教育中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并未重視,主要還是以教學大綱為主展開教學,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對此,應加強教育改革,采取多元化教學策略全面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提升小學音樂教育水平。
關鍵詞:小學音樂;創造能力;培養
前言
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為了達到音樂育人的目的,小學音樂教育中必須積極開展教學創新,例如,開展音樂實踐活動、創設音樂教學情境、小組教學有效運用等,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同時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想象力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主要對小學音樂教育中創造能力培養的幾點策略展開分析。
一、小學音樂教育中創造能力培養現狀分析
音樂是小學的主要學科之一,也是學生比較喜愛的學科,在音樂課上可以學習到好聽的音樂,豐富自身的音樂素養。然而,從當前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分析發現,音樂教學過度注重學生音樂知識的掌握,而忽視了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使得小學生對音樂知識多以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1]。另外,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下,本身具有趣味性的課程卻變的枯燥乏味,長期以往會逐漸消磨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更不利于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
二、小學音樂教育中創造能力培養策略分析
(一)開展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造意識
創造力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合理開展音樂實踐活動,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開展音樂實踐活動,可以促進學生與教師音樂情感上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2]。例如,在《運動員進行曲》的欣賞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入一些實踐活動,小學生每年都會舉行運動會,而《運動員進行曲》則是不可缺少的音樂之一,更能激發運動員的熱情,在這首音樂的欣賞中,教師要打破傳統死搬硬套的教學方式,可以以這個音樂為主題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去感受音樂語言,感悟音樂情感,進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意識的目的。在創造意識的支持下,學生的創造能力也會不斷提升,當然,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提出一些發散性問題,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如,“同學們,這是原有的《運動員進行曲》曲調與歌詞,相信你們也不陌生,那么在這個曲調的基礎上,你們能否改編下歌詞,更能激發運動員的熱情呢?”,這樣的改編問題,無疑更吸引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能力,積極參入到歌詞改編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僅考慮的是歌詞,也會考慮到曲調和改編的歌詞是否押韻等,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二)創設音樂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對學習有了興趣,才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3]。從以上小學音樂教學中創造能力培養現狀分析中發現,現階段小學音樂學生的興趣并不高,而造成這類教學現狀的主要因素源于教學環境,過于枯燥、嚴肅的教學環境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有些學生為了應付教師而出現死記硬背的現象,沒有真正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更談不上創造能力的培養。對此,筆者認為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則需要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創設音樂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其積極投入到音樂學習中,有了積極主動性的意識,教師才能合理開展創造能力培養的方法。
創設音樂教學情境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小組合作演唱情境、故事與音樂結合情境、多媒體音樂影片播放情境等,其中多媒體音樂影片播放的情境應用較為廣泛,實踐證明這種情境創設方式也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新年好》一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新年好》這個歌曲,在網上搜集一些有關過年的相關素材,然后整理成課件利用多媒體呈現在學生面前。新年對于小學生來說并不陌生,而且小學生都喜歡過新年,有新衣服、好吃的食品、燃放的爆竹等,這些多媒體影片的播放幫助學生回憶過年的場景,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所創設的音樂情境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再開展《新年好》音樂知識的學習,并在此過程中教師應通過話語的巧妙引導,讓學生發散思維想象過年還有那些歌曲,不僅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相關的音樂知識,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音樂創造能力、想象力的塑造和培養。
(三)小組教學有效運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較多,而小組教學則是其一,小組教學模式的開展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更注重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探討,發散學生的思維,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例如,在《數鴨子》一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為學生講解完成之后,再對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安排學習任務,如,“同學們,《數鴨歌》你們都學會了,也比較熟練了,那么現在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試著在原歌曲的基礎上進行創作,在歌唱順序上的編排,在歌詞上的改變等,充分發揮出你們的想象力,要讓小組的每位成員都有個歌唱的機會,在每個小組演唱完畢后選取其中編排最優秀的一組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的任務更注重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如何才能在小組配合下演奏出更好聽、優美的《數鴨歌》。在此過程中,小組成員集思廣益,分別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在相互融合、優化,進而達到小學音樂教育中創造能力培養的目的。
總結
本文主要就小學音樂教育中創造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相關方面的分析和探討,通過本文的研究,了解到,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達到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目的,希望經本文的分析能夠引起教師同仁對小學音樂育人的重視,以實現小學音樂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促進小學音樂教學工作的高效率進行。
參考文獻:
[1]趙小慶.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6):207
[2]王盈莉.小學音樂教師課堂教學決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3]張柳.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雙基”教學中的運用[D].武漢音樂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