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科學技術不段創新,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都大大的提高,人們傳統的教育理念也開始轉變。在小學數學學科中,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核心,利用先進及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保證教學的質量的提升。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小學基礎教育工作開創新的格局,促使小學教育的改革持續加快。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方法
隨著我國新課標不斷的深化,教育部門也逐漸的提高對小學教育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教導小學生基本的教學知識外,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小學數學的核心部分,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充分顯現了義務教育對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定義
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應當理解為小學生通過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夠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去解釋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一種綜合能力。核心素養不僅僅是指具體的知識技能,也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能力。它是以數學知識為基礎,在數學基礎技能上進行升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傳達的是數學的本質與思想,是在學習數學基本知識中形成一種綜合性、持久性和整體性。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與數學的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直接相關,它對于小學生理解數學的本質、學會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息息相關。數學素養是指讓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做一個會思考、會關心的社會公民,并能夠理解數學在社會中的地位。
二、比較評價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學生數感
數感的形成是需要時間的積累和不斷訓練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的情況,以學生為出發點,培養小學生用數字表達信息的習慣。在學生培養數感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舉例,如在教學課堂中我們學習面積單位講解“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時候,學生可以分別找出同單位的東西進行比較,自主學習體會二者之間的關系,通過簡單的對比深化理解。在講解對數字的認識時,老師可以拿出小塑料棒10根,隨后拿出1000根,用更直觀的方式,讓學生感受二者間的對比。在對小學生進行數感培養的過程中,應將學生的生活與知識相結合,讓知識巧妙融入生活,學生在生活中處處都能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存在,就會更加關注,對于數感的初步培養就完成了。
三、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排列方法
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鉆研能力,學生可以在鉆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有利于他們思維的散發。例如,在四年級下冊數學的習題中出現這樣一道題目:小華家的陽臺要重新鋪地板磚,有兩家裝修水平差不多的公司,你認為選哪家比較合算?小學數學老師可以動員學生動手計算,然后在計算或列式的過程中,開發學生鉆研數學問題的能力,最后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排列方法。除此之外,學生之間要不斷地進行交流談論,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及其解決問題的思路,這樣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能力與語言溝通能力。只有經過長期的鉆研數學問題學習,他們最終才會養成科學創新的數學精神。
四、數學核心素養內涵認識及其培養實踐
數學核心素養內涵認識及其培養實踐:1.數學的本質和價值訴求。創建核心素養體系是社會發展對于教育的訴求,因此,小學生的教育活動也應該注重對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要不斷地完善和提高數學核心素養培養體系,逐步構建起本學科的核心素養。良好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不光是讓學生記住公式定理,也不光是讓學生能夠理解和運用數學公式、法則、公理,而且還要求學生能夠領悟數學的基本思想及其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在數學教學中,要對老師提出基礎性、整體性和前瞻性的要求。數學的核心素養是在數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都掌握得比較牢固的基礎上,在認真踏實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學習積累逐步養成的。數學核心素養,反映的是小學數學課本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體現的是數學思考問題的本質。2.整體的把握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有兩個層次:立足于學科整體視角和關聯學科內容領域。立足于整體視角的數學思想是抽象、推理和模型,體現了數學的基本本質,囊括了數學的發生、發展、逐步成熟的過程。數學學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廣泛的實用性。通過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具體表現為一個人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應用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過程中要注意數學思維、數學交流和問題解決能力三大核心素養的培育。
五、推動學習方法的轉變,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
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一步一步地推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從而促使他們形成好的學習方式。新課改要求學生要培養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就是教師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小學階段,學生的求知欲望比較高,同時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很難集中注意力。這時候,教師就應該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自主去探索,教師只負責監督。例如,在講授小學數學《分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先看書,然后告訴老師班級里的男女生各占幾分之幾。合作性學習就是小組合作學習,通過集體的力量解決問題。一般都是比較難的問題才會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在小組合作過程中,也會建立學生彼此之間的友誼,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的表面積時,可以讓學生分組合作探索,這比老師直接教授效果要好。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中創新意識的培養過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授課模式,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培養。數學的題目都是大體相同的,只是不同種說法罷了,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對學生創新的培養。與此同時,小學數學教師平時要注意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有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然后再通過他們學習的情況授予學生方法。只有讓從學生不斷地進行嘗試,學生的思維能力才會有所提高。然而,幫助學生在發生認識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努力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及其數學綜合素養,為今后的數學和其他科目的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馬鵬.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價值[J].小學數學教育,2011(9)
[2]付翔.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之創新意識[J].時代教育,2013(6)